传山寨之父联发科身陷“扒皮门”

互联网 | 编辑: 张蓉 2009-12-29 00:00:00转载

近日,传“山寨之父”联发科因推VRE解决方案与下游手机厂商争议升级,联发科继08年“短信门”之后又身陷“扒皮门”。

引发下游手机厂商“腊月围城”的是联发科的VRE计划。今年年初联发科并购沃勤,并推出采用沃勤手机中间件平台VRE(VirtualRuntimeEnvironment)的解决方案,意图试水手机软件市场,不料方案未热祸起萧墙。联发科传统客户及山寨机厂商群起抗议,更有厂商人士直指联发科此举,“‘由硬变软’扩展业务是假,榨取下游手机厂商利润,“扒手机厂商的皮”弥补价格战亏空是真”。

自2006年以来,联发科即通过推行MTK手机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成功成为了国内手机芯片市场最大供应商,而其中生产超过1.5亿部手机的山寨厂商群体更是联发科芯片采购的最大用户。据业内人士介绍,由于联发科采取价格双轨制战略,大代理商、厂商和普通客户芯片采购价格存在价差,以联发科主要盈利产品MT6225芯片为例,仅基带芯片大客户与普通客户采购价差就为5元左右。而套片,即主控芯片、射频芯片、电源管理芯片、基本功能按钮等集成产品,价差还要更高。因此一级代理商、大客户手机厂商,通常会超量采购,并将弹性部分转售给规模较小的手机厂商,获取部分差价。这种芯片转售途径,也是山寨手机厂商获取低价芯片的主要途径,亦是代理商、大客户厂商重要利润来源。此前出于控制市场的考虑,联发科有意放松代理商管理,联发科、代理商、国产手机大厂商、手机小厂山寨厂商皆相安无事。

然而随着市场逐步成熟,行业内竞争加剧,展讯、晨星等类似价格策略和产品定位的芯片厂商,成为联发科市场独占地位的有力挑战中。以展讯为例,根据美国投资机构Needham分析显示,相比联发科60%-62%的毛利率水平,展讯通信不仅产品直接定价更低,产品毛利率目标也压缩至30-40%。对于低端市场而言,展讯等一批厂商的定价策略,显然更有吸引力。

面对同业低价策略逼宫,在今年开始的一轮价格战中,联发科被迫两次降低了MT6225、MT6253等支柱芯片价格,降幅高达15%。然而尽管如此,有业内人士表示,相对其主要竞争对手展讯6600L芯片,联发科芯片仍然高出近15元。连续的价格战,不仅打乱了联发科芯片开发的规划,也使得联发科面临财务数据压力。根据联发科发布的10月份营收报告显示今年10月其合并营收预计为新台币96.37亿元,相比较9月下滑15.33%。收入下滑趋势不减。不少MTK芯片手机厂商认为,这正是促使联发科下决心强化芯片销售控制,弥补价格战利润损失的原因。

从去年开始,联发科即尝试采用“onebyone”模式,加强代理商销售管理,要求代理商不留存货,按单出货,减少一级代理商的货源弹性。但是“onebyone”模式可以收紧代理商货源,却并不能干预手机厂商采购转售,仍然不能完全扼杀小手机厂商获取差价芯片的途径。此次强势推动VRE解决方案,相关手机厂商人士认为,联发科有借助软件平台“后门”,监控芯片最终流向乃至厂商销售情况的意图。而联发科此前亦有劣迹,去年年底,联发科短信门轰动一时。而作为芯片提供者,搭售软件平台的MTK芯片,完全有能力实现这种数据监控。对于手机生产厂商来说,联发科此举无异于是进行利润“扒皮”。

目前,不仅八月份就正式商用的VRE解决方案应者寥寥,而原本从联发科采购的手机厂商也人心浮动。山寨机厂商更是未雨绸缪,在作为中国山寨手机风向标的深圳华强北手机市场中,记者了解原本许多专营MTK芯片山寨机的店铺,正悄然换上采用展讯芯片的同类山寨机。这里的手机商城销售者大多本身也是山寨手机生产厂商,随机采访经销经理们认为联发科做大其实靠的就是山寨手机,现在反过来打压小厂商家利润空间,如今倒戈,也是迫于无奈,实在是因为联发科对做法“太让人心寒”。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