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爱“扣肉”Core2Duo初接触

互联网 | 编辑: 2006-08-01 00:00:00转载-投稿

  7 月真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月份,在这个月,我盼望已久的 Conroe 处理器终于上市了,真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在今年的 3 月份,英特尔正式发布了 Core 微架构 , 据英特尔的介绍,下一代桌面处理器将使用这一架构,这意味着家里的火炉终于可以下岗了。由于 Core 微架构是由 Pentium M 架构所演变而来的,所以在功耗方面相比现在的处理器肯定要更加低,在加上采用 65 纳米新工艺,相信性能会提升不少的。

  这消息一传开,对于像我们这样子追求性价比的 DIY 一族来说,这个英特尔的“扣肉”便成为我们日常讨论的对象了,茶余饭后、偶然相遇……凡是有时间碰头,朋友没有总会对其讨论一番。

 

  在经过漫长的等待之后,愿望终于实现了。今天一大早便接到电脑城工作的朋友的电话,说“扣肉”已经到货了,价格也与原先预计相差不多,马上叫他帮我拿一颗 E6300 。拿到处理器时,心里兴奋不已,手有些颤抖,等待了几个月之久的处理器终于出现了,以往只能在一些媒体的图片上看到,现在可以真正一睹它的芳容了。

 

  Core 2 Duo 是双核心产品,采用先进的 65nm 工艺,支持 1066MHz FSB ,晶体管数量为 2.91 亿,核心尺寸 143 平方毫米,支持 Intel 虚拟化技术 (VT) ,不过遗憾的是,并没有加入超线程技术。由于 Core 2 处理器采用 65nm 工艺,与 Athlon 64 X2 相比,核心尺寸也更小,使得 Intel 在成本控制方面更灵活,价格更具优势。

 

  “扣肉”大刀阔斧,一举把原来 31 级砍到了 14 级,与 AM2 的 17 级流水线相比,大大降低了延迟,同时分支预测单元也做了不少的改进,流水线架构的高效,分支预测能力的优秀,在性能自然比 AM2 要高出不少。“扣肉”的一大突破就在于核心架构内建了 4 组指令编码器,处理器的执行单元真正执行的是解码后的微指令,还有 3 个算术逻辑单元,使得处理器的处理性能大大提高。

 

  在二级缓存方面“扣肉”采用了共享式的设计,两个核心可根据需要直接调用缓存数据,提高了缓存容量的利用率,加快处理速度,减少了缓存数据一致性对性能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大大提高了处理器的处理性能。

 

  此外,“扣肉”处理器用户众多工程师引以为豪的独特功能,即宽动态执行、智能功率能力、先进智能缓存、智能内存访问以及高级数字媒体增强五大创新功能,确保了处理器在拥有强劲性能的同时,还能够达到很高的能源效率。外置的内存控制器,在性能稍微逊色,不过内存预测技术和预取单元以及内建预先撷取器,弥补了这一缺陷,而在功耗方面少了内集成控制器可以减少发热量,同时能够应付不断变化的内存技术,减少了升级成本,选择空间更大。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