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面板登陆有限 从业者忧失竞争力

互联网 | 编辑: 叶迎森 2010-03-31 12:00:00转载

在数年的奔走呼号后,台湾面板企业终于得以西进大陆投资建厂。即

在数年的奔走呼号后,台湾面板企业终于得以西进大陆投资建厂。即便如此,它们仍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尚未完全解除的政策“紧箍咒”、大陆正在筹建中的8条高世代线和日韩竞争对手猛攻市场

在和当地主管部门的艰苦博弈中,台湾面板业者在日前小胜一局。

2月9日傍晚,我国台湾地区行政机构负责人吴敦义核定《大陆投资负面表列修正草案》。翌日,台湾地区经济部门正式公布了具体内容。这份草案被台湾业界视为新一波高科技产业登陆松绑政策,尤其因为涵盖面板、芯片等敏感新技术产业而广受关注。

过去10年中,由于担心技术外流及岛内产业空心化等问题,台湾当局对台企赴大陆投资实行“管制”政策,尤其对半导体、面板、石化等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投资审核最为严格。而在去年,大陆高世代线项目层出不穷,背负沉重政策包袱的台湾面板业看在眼里,急在心头。

此番西进大陆放行政策出台后,最兴奋的非面板行业莫属了——它们对此已是望眼欲穿。相比大陆和日韩同行,它们已经迈迟一步。

千呼万唤始出来

关于台湾将放行面板业登陆大陆的传闻由来已久,可每次都是企业急切地高声呼吁,监管部门的实质性动作却一拖再拖。

2008年8月起,台湾当局取消对大型企业赴大陆投资的限制,同时放宽对中小企业的限制。但令面板业遗憾的是,它们被排除在外。时为台湾经济部门负责人的尹启铭当时预言半导体、面板等“应该在9月可以松绑”,结果是迟至近日方见下文。

台湾面板业西进大陆的进程广受关注,主要原因是大陆正在成长为全球最主要的面板市场之一。仅以液晶电视一项为例,调研机构 DisplaySearch预计,到2011年,中国大陆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

在全球面板市场,台湾企业整体实力仅次于韩国,排名第二,与日韩业者呈三足鼎立之势。但是,在台湾面板企业还在承受政策紧箍咒的同时,日韩业者正向大陆疾行。从去年8月末起,夏普、三星和LGDisplay相继登陆,均准备投资建设7.5代及以上的高世代生产线。

面对日韩三大面板企业紧锣密鼓布局大陆,不仅台岛内部忧心忡忡,外界也着实替台湾业者心急。“等大陆的八代线量产后,大陆彩电厂商的选择余地会宽得多,到时更像是个买方市场了。”台湾元大证券面板业分析师盖欣山指出,如果持续现状,台湾“面板五虎”中的友达、奇美等目前拥有的优势,三四年后就不一定有了。

去年9月,现任台湾经济部门负责人施颜祥表示,台湾各方将在年底前就面板产业赴大陆投资一事进行协商,敲定政策方向。

台湾面板企业在对此消息表示欢迎的同时,依然没忘继续催促当局。其中,友达董事长李焜耀结合三星和LGDisplay进军大陆的动作指出,“以近期同行如此积极的态度来看,台湾方面的动作恐怕要再快一点才行”,他认为当局不应坐视全球面板行业格局变化,而要赶快做出明确决定,以免台湾面板业流失竞争力。

力度有限

临近农历牛年岁末,台湾面板企业终于等到结果,只不过被附加了条件。

施颜祥称,开放是一定要走的路,但台湾当局的看法是要秉持“深耕台湾、连结全球”的基本政策,确保“台湾技术领先,台湾投资优先” 的原则。

根据上述原则,台湾面板企业赴大陆投资6代以下工厂将不受管制,6代以上的工厂,台湾当局则把总量限制在三座以内,并须经“关键技术小组”审查,而且必须比投资企业在台湾已有的量产之厂区低一个世代以上。另外,台湾面板企业不得并购、参股投资大陆面板厂。

对于台湾的技术政策,iSuppli高级分析师顾文军告诉本刊记者:“技术领先,需要界定这个‘领先’的含义,是在大陆领先还是在台湾领先?因为台湾的技术比大陆先进多了。”

在放行政策公布后,友达发言人萧雅文对外表示,该公司将尽快申请在大陆建设7.5代面板工厂。目前,友达在台湾已有一座8.5代厂进入量产。早些时候有消息称,半年前,友达已经开始派出面板线技术人员,进入其设在苏州的模组工厂,为建设面板生产线做前期准备工作,只等放行政策出台。

反观即将与群创及统宝三合一的奇美,其目前在台湾最高只有7.5代厂量产,首座8.5代厂尚在兴建中。按照最新规定,奇美眼下只能申请在大陆建设6代厂。为此,即将操刀“新奇美”的群创董事长兼总经理段行建认为,台湾当局仍太过保守,如果新奇美仅被允许在大陆设6代厂的话,松绑政策吸引力不高。

段行建的观点不无道理。从去年初起,面板高世代线在大陆扎堆筹建。除三星与苏州工业园合作的7.5代线、夏普与南京市政府、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合作的8代线,以及 LGDisplay与广州市政府合作的8.5代线之外,还有龙腾光电的7.5代线、京东方的8代线和龙飞光电的8.5代线等。

FPDisplay产业研究中心的首席分析师张新岗也认为,台湾此次开放的步伐相对仍较小,若奇美只能建6代线,它们在大陆的竞争力有限。

他指出,从大陆市场的实际情况看,8代及以上生产线能满足大尺寸液晶电视的需要,更有竞争力。

大陆电视厂商的确是台湾面板企业的大客户。继它们去年赴台完成34亿美元的采购计划后,元月20日,海信、海尔、创维、康佳、长虹、 TCL、熊猫、上广电和厦华9家整机厂商与友达、奇美和中华映管再度握手,计划于今年向后者抛出53亿美元采购大单。

大陆整机厂商对采购台湾面板的热情有增无减,同时,自己也正在向上游挺进。就在上述9家厂商与台湾面板企业签署采购协议之前几日,由TCL与深超科技总投资245亿元的8.5代面板生产线项目动工,该项目一期工程预计2011年底实现量产,如果不出意外,TCL由此将成为打通液晶电视产业链的彩电企业。

另有业内人士指出,台湾面板企业在获得当地监管机构放行后,还需要在大陆过审批关。然而,正在大陆筹建的8个高世代线项目中,迄今只有京东方、龙飞光电和TCL三家真正得到政府批准。据接近工信部的人士透露,为抑制面板产业投资过热,并防范产能过剩,工信部将有针对性地出台指导意见,今后对项目审批可能更为严格。

如果目前筹建的面板项目全部落实,国内市场缺口有望在2013年被填平。顾文军表示,3年后国内面板市场将出现产能过剩,在此之前是台湾业者的机会,但现在看来,因台湾地区当局在想赢怕输的心态下,其放行政策到底会怎样,还要看实施情况。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