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联通资费套餐自动升级消除流量恐慌

互联网 | 编辑: 张蓉 2010-05-19 22:31:00转载

由于身在通信媒体的缘故,身边不少亲朋好友在打算尝鲜3G业务、选择无线上网卡时常爱跟本人提一个问题:到底用哪一家运营商的好呢。如果对方没有特殊需求,我一般都斩钉截铁地推荐:“就用联通的3G无线上网卡,至少不必为流量恐慌了。”

我的推荐理由很简单,联通3G无线上网卡采用了“资费套餐自动升级”的策略,从而一劳永逸地解决了用户在业务试用期间,对流量(时长)超出套餐部分的资费心里没底的问题。大家知道,3G上网资费标准各家运营商大同小异,基本都按流量(或时长)分档,超出部分另外计费——俗称“小包月”。而不限时长、不限流量的套餐叫“大包月”。而我所了解的很多3G新用户,常常是“受舆论影响,自发需求模糊”,不知道3G上网能有什么体验,更算不出3G上网要产生多少流量,因此,通常选择最低一档的套餐来试用。众所周知,超出部分的流量,其资费与套餐相比是比较贵的。有时无意中上网产生的费用甚至超过最高档包月的资费。这无形之中给新用户一个非常不好的暗示——没事少上网。这样,当有新业务向其推荐的时候,由于不清楚要产生多少额外流量,这类用户常常避而远之。

为了避免额外流量带来过高支出,不少运营商营销人员常常劝说用户采用更高档位的套餐。事实上,这是很困难的。一方面用户要先体验才会形成应用习惯,而另一方面,用户体验本身会产生较大的流量。一旦用户选定一种有限的流量套餐,很自然对其3G上网行为产生的流量的不确定性持有某种程度的“恐慌”。而“资费套餐自动升级”就解决了这一烦恼。这让用户不用再操心自己的上网行为到底会产生多大的流量,因为流量超额后自动套用更高一档的套餐标准,不管怎么上网,产生的资费对个人来说总是最优惠的,从而,让用户更加放心去使用。

但在消除用户流量恐慌的同时,也要注意避免其对流量的肆意放纵。带宽是一种宝贵的社会资源,过度占用带宽也是对资源的过度消耗。在国家力倡节能减排、ICT应用低碳化大行其道的今天,与“大包月”相比,“资费套餐自动升级”无疑是一种值得鼓励的 “节约型”资费政策。回顾家庭宽带业务的发展历程,第一代ADSL网络为什么很快就走向拥塞,一个很重要原因是资费分档过于粗放,缺乏弹性,大包月成为用户首选。而不少用户选择大包月后出于“物有所值”乃至找平衡的心理倾向于过度占用带宽,即使不在家也常在网上挂着,下载各种大流量文件。粗放的资费体系对用户行为形成不良的引导,反过来又加大了运营商在网络维护和带宽升级等的成本,使得“吃带宽”成为业务发展的一大顽疾。如今在国际上,已经出现了不少运营商因为采用移动宽带包月形式,导致用户使用数据业务时无所顾忌,3G网络因为流量激增而出现瘫痪的现象。在国内无线宽带业务推广中也应对此给予高度重视,以更加合理、更有弹性的资费政策,引导用户以轻松的心情,有节制地消费带宽。

作者:胡虎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