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阅读平台“社会化媒体”猜想

互联网 | 编辑: 黄蔚 2011-02-24 00:00:00转载

数字阅读作为网络冲浪重要体验之一,如电子杂志或RSS订阅等表现形式,一直受到广大网友们的喜爱。而今移动互联时代,移动数字阅读则无孔不入地在智能手机与各类平板终端上与用户拉近距离,并以用户自定义方式,跨入社会化“自媒体”时代。

本期微创力,“读览天下”CEO陈迟、副总裁李森和将就“自媒体”时代的阅读方式、传统媒体变脸等话题,展开对数字阅读讨论。

■TheDaily不符合潮流

传统媒体近年从内容采写到广告营销至发行,都受互联网重大冲击。传媒大亨默多克也不得不向苹果妥协,不惜重金打造的iPad电子日报——《TheDaily》,已于2月初问世。这份电子报纸对传统媒体而言,仿佛是他们在移动互联时代的看到的“救命稻草”。

“读览天下”副总裁李森和告诉3G小编,他于第一时间体验了《TheDaily》,阅读质感确实很棒。“TheDaily对于之前iPad上的新闻类应用,在整个排版、布局、效果非常精致,更加接近了杂志读本的阅读效果。其次数据传送是比较实时的,同时整个发行的效率跟带宽量要小很多。”

“但它走得还是传统媒体的路子。”尽管精雕细琢的《TheDaily》在iPad登陆,李森和仍认为这份电子日报,与移动互联时代提倡的社会化媒体概念并不相符。他说道,移动互联时代的信息是多渠道、碎片式的,更强调用户之间的互动性效果,来体现对信息的反馈。

“从这个层面而言,它只不过最终把制作出来的内容发行到iPad上,而不是纸媒。我们认为下一代的数字阅读应该是让更多的用户产生内容,不仅仅一家媒体组织了很多编辑来制作内容。”李森和说到。

■三分钟助推传统刊物“变身”

在过去10年中,传统媒体都强调“报网合一”——线上(电子版+手机报)与线下(实体刊物)相结合。当社会商业形态在互联网平台到达一定成熟形态时,这种“报网”合一的方式逐渐丧失广告主的青睐。

“读览天下”CEO陈迟对此体会深刻。他说到,传统媒体“失意”主要是广告收益量的下滑。广告主过去把投放的主体,从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转移到门户网站上。但是传统媒体的发行量并非飞快下降。

目前陈迟经常面对的客户都是传统媒体,能体会到传统媒体态度都是很积极地在转型。“但问题是,他们没有技术,对于整个移动互联网了解不是很清楚。”他说到,“读览天下”拥有的技术与互联网经验优势可以帮助传统媒体。“传统期刊与我们合作,都是零门槛进入。只要刊物在印刷前给我们,我们三分钟就帮你发行到所有移动平台上。”这些移动平台包括PC、iPad、电子书、智能手机等。简而言之,通过数字阅读发行,给传统刊物线下发行作为补充。

陈迟认为,这个对传统媒体而言,不需要投入任何人力、资源,也不用为未来所有的事情担心。他以《理财周报》举例,2007年与读览天下合作起,到去年《理财周报》的发行收入已经超过了30万,整个在线的发行量已经超过了100万。“他们不需要付出发行成本,或其他物流成本。其次作为理财工具类刊物,给到用户的信息是具有时效性的。用户也会为此买单。”

移动终端多元化与普及化将是移动数字阅读重要助推器。根据易观国际一份报告显示,2010年第4季度中国电子阅读器销量达到31.78万台,环比增长20.11%。纵观全年,2010全年的销量一共达到106.69万台,破100万台,比预期105万台略高。但易观国际也同时预测,2011年电子阅读器增速放缓,全年销量达145.78万。至2012年初左右,伴随政府对打击盗版的进一步落地,电子书标准的出台,内容平台建设的成熟使得电子阅读器市场环境将得以改善。

■“自定义杂志”:SNS的又一个入口?

社会化媒体因移动互联网正在崛起。在“硅谷预言家”凯文凯利的蜂巢理论看来,媒体应该是读者的代理,控制用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阅读也是同样道理。李森和认为,当海量内容通过聚合平台统一呈现时,用户可以自定义“自己的杂志”,“这样出来的东西可以及时地和好友做一个互动跟沟通。因为有时候大家在热点问题上大家在评论、互相互动的过程中会碰出很多火花,大家都有不同的看法,这样可以整理出有价值的内容。”陈森和越聊越兴奋,拿出iPad向3G小编展示“读览天下”最新的应用“Zaker”。

3G小编看到,Zaker通过聚合平台方式,通过一个期刊目录,可以让用户通过自己的喜好或关键字自行定义“自杂志”的内容模块。而这种应用一经推出立刻受到用户积极的反馈。“首先,第一周的下载量非常疯狂,超出我们的预期。其次,有相当多的合作伙伴,看到了这个机会,目前有好几家国外的广告媒体愿意代理Zaker上的广告。”他表示,目前已接到近千个用户的反馈,促使Zaker继续修订改善。

上述人士也谈到,这种方式与传统阅读平台并不冲突。“在长远来看的话Zaker会更加偏向社会化的元素更多一些,定制的东西会多一点。”如此来看,Zaker通过用户自定义杂志,产生互动,是否将成为SNS的一个入口?

“我们不想把它打上这个标签,阅读这件事情是我们的强项,我们还是想把阅读这个事情做好了就可以了。”李森和微笑地回应道。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