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卷的富士X100连载之1:初次试用印象

互联网 | 编辑: 徐嘉 2011-03-23 00:00:00原创 一键看全文

我个人对于本机的机身做工和质感可以给出一个相当高的分数,尽管不一定能说服一些对此有异议的网友,但至少我觉得如果仅仅用重量和金属厚度来评判相机的“质感”或“手感”还是有失偏颇的

期待许久的富士X100终于到手

我是在昨天下午从富士中国那边拿到富士FinePix X100数码相机(以下简称富士X100)的,由于之前中关村在线的兄弟们已经抢先完成了首发评测(他们没有等待厂商送测试样机,而是直接冲去卖场自费买了一台回来!),所以我对于这台已经让我们觉得等到海枯石烂的机器也不再特别的着急。当时手头正好有一台国内媒体圈子中很少见的松下GH2,因此我还打算先笃悠悠的完成对GH2的报道,然后再回过头来看富士X100。

不过出于炫耀的心理,我还是跑去新浪微博(http://t.sina.com/chunjuan)上喊了一句富士X100到站,没有想到刚刚发出去不到1分钟,我就收到十来条回复。于是我意识到,网友们对于这款相机的热情远远大于松下的M4/3旗舰,所以又赶忙跑上楼去请视频编辑同事帮忙拍摄一段讲解视频外加个人“玉照”一张。到今天晚上我开始动笔写这篇连载时,这几条微博的受欢迎程度看起来还是蛮不错的。

由于今天下午还跑去参加了卡西欧的一个新机体验会,因此富士X100实际在我手上的时间并不长。好在按照惯例,连载系列的第一篇文章通常会是简单试用和图赏,从第二天开始才会进入详细的机身分析和测试环节,所以我还是很乐意在相对压力较小的氛围下试用这款新机。

应该说,富士X100是2011上半年PChome数码影像产业线最为关注的一款相机产品,没有之一。我们过往虽然也曾经遇到过一些期望度很高的产品,但是能像富士X100一样在实际尚未到手就已经写了超过20篇相关报道(包括小道消息、新机预测、参数分析、海外编译等等)的机器在这一两年内实在是绝无仅有。究其原因大约有三点:

1、富士长久以来都在用户特别是较高水平的摄影用户中拥有良好的口碑。但是富士在S5pro以后已经很久没有推出过真正代表其水平的旗舰级别产品,因此X100作为富士数码相机的中兴之作自然会格外引起我们的注意;

2、目前微单产品盛行,而大家一致对早早就加入4/3和M4/3阵营的富士毫无动作感到奇怪。尽管X100并不是一款可换镜头的产品,但是全新的APS-C幅面SuperCMOS让我们看到了富士在“大底相机”(这种称谓方法源自无忌论坛,我深以为然)方面做出的努力,也让我们不仅对其未来发展充满幻想;

3、同样采用大型感光元件但不可换镜头设计的大底相机目前已经有适马的DPx系列以及徕卡的X1。这两者中,前者在机身性能和操控方面始终都不能让人满意,而被誉为“相机中的劳斯莱斯”的后者价格又始终难以叫人承受,因此定价处于其当中位置且有良好过往口碑的富士X100显然会让人口水。

关于富士X100的开箱,这几天在各大论坛网站上已经比比皆是,我也不再多言。有这方面需求的网友请访问本站摄影编辑小星星同学拍摄的富士X100开箱美图赏析。我想说的是,这台相机的包装对比目前任何一款主流DC而言都更加精致,这一点从其纯黑色的分体式包装以及衬垫在机身下的黑色丝绒上就能看出来;不过,如果想要对比徕卡或者其他真正以奢侈品或者工艺品定位的相机而言,富士X100的纸质包装还到不了那种胡桃木级别的高度。富士X100的包装只不过看起来的确比较高档,仅此而已。

对于机身细节部分,我打算明天再做详细评述,但是有一点我是要说清楚的,那便是富士X100的机身质感的确如很多人想象中那样完美。这句话怎么理解?我相信很多人是拿徕卡M系列的手感来衡量富士X100,事实上我自己也对曾经把玩过的徕卡M6以及带去法国拍摄样张的M9坚实牢固且沉甸甸的金属机身念念不忘。把徕卡M系列拿在手中,你就会觉得那是一件真正用厚实的金属材质紧密加工后得到的完美机械杰作,甚至是一件真正的工艺品,那种金属特有的冰冷和分量(纯机身就接近600克,而每一颗徕卡全金属镜头的重量也相当惊人)便能让人觉得物有所值。

然而富士X100呢?很遗憾,连带固定镜头本机重量“仅有”405克,仅仅和佳能G12相当。由于采用了镁合金材质,富士X100相对给人的感觉是轻巧,有网友反映说唯有加上电池和存储卡后机身重量才比较有感觉(445克)。另外,有关于镜头盖到底是不是金属的问题在富士X100发布会前也曾经引发过争论,直到富士设计部门的河源洋先生跑过来澄清说镜头盖的确是金属块整体切割出来绝非塑料后这种争论才渐渐平息。由此可见,有网友觉得富士X100机身质感不够完美的主要问题集中在:1、重量 2、是否全金属材质。

我个人觉得,像徕卡M9那样沉甸甸的厚金属设计在带给我近乎完美的产品第一手感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让我在长时间使用后觉得吃力。在法国使用徕卡M9拍摄时,我开始把它用肩带缠绕在手里,但通常到了中午以后就不得不把它老老实实的挂在头颈里,而到下午我就会开始手提与头颈悬挂与左右肩膀轮流单肩背替换着使用了。连带镜头2-3斤的重量虽然的确比DSLR小,但不可否认这货也真不能算轻巧。

而不到500克的富士X100则应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至少在今天我上班在书包内背着它,中午吃饭和下午扫街的时候也一直把它戴在身边。虽然时间不至于一整天,但我相信自己对于一台500克不到的相机应该不会有什么负重方面的问题。至于在机身材质方面,我相信河源先生没有必要欺骗我们。所以,我们并不应该简单的把手感或者质感简单的与重量等同起来,在欣赏富士X100精美外观工艺的时候也不妨想一下为什么富士会采用比钢、锌铝、铜更轻一些的镁来制造相机。采用金属材质,同时又能够长时间让你方便灵活使用而不觉得劳累,或许这也是一种“手感/质感良好”的表现吧。

当然,对于富士X100的机身材质我也并非全部都是赞誉之词,其实你既然都已经把绝大部分机身都搞成金属材质了,那为什么还要把电池舱盖弄成塑料的呢?这大概算是我对于富士X100机身制造方面的唯一抱怨了吧。。。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3 页123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