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笔者在电视上刚刚看过一个节目,某嘉宾在节目即将结束时匆匆抛出的一个观点却让我一时感慨颇多。“对于一个行业而言,一家公司,尤其是一家创业型公司更像是一颗种子,它里面包含有未来一个时代和一个行业的基因密码,只待寻找到合适的土壤便可孕育、发芽、生长。”在今天这个时代,并不是搜索引擎最初发明人的谷歌,和并不是平板电脑最早开发者的苹果都成功了,然而,最初的“发明人”却往往被甩在后面,为时代所遗忘。
在这位嘉宾看来,很多企业在建立之初,都会高调宣称它将在未来1年、3年、5年、10年做成怎样的巨无霸,成为怎样的幸运儿,而事实上,很多一开始就明确地报出自己的5年规划和10年规划的企业,最后往往都不了了之。
FACEBOOK农场中的“种子”,给我们这个行业带来了什么?
问题出在什么地方?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这家企业能否根据自己当时所处的时代气候和土壤进行随时的调整。
具有时代生命力的“种子”与为人类提供简单营养的“粮食”之间的很大不同,便在于前者肩负着某种后来才被发现的历史使命,它可以自我展开、自我生长、自我完美。在笔者看来,谷歌、FACEBOOK、360、京东和腾讯也都是这样的一颗颗互联网种子。
中国的很多种子都曾经变异过甚至杂交过。从而具有了更为强悍的性格和更坚忍的基因。拉手来自于G和F的杂交,腾讯也曾屡屡陷入“抄袭门”的苦闷。抄袭并不是种子的特性,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作为种子,它必须要根据自己所处土壤的性质决定自己的生长方向,从头顶大石的缝隙中艰难生长。否则,面对它的便只有黑暗和死亡。
上一轮闹得沸沸扬扬的“微博病毒”事件中,我也无奈地中了招儿,当时很巧合。我终于步业内一位重量级加V人士的后尘,和他一起做过一次“抢银行”游戏后便一发不可收地共同成为一颗坏种子……然而,说穿了,我们每个人都是一颗坏种子,每家企业也同样如此。
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的目标并不仅仅是创造一家所谓的“公司”,而只是要实现一个更实际的目标,然而却意外地成就了一个充斥着偶尔性的互联网帝国。“扎克伯格悖论”的出现,更深刻地揭示出坏种子的意义。
姜奇平在《FACEBOOK效应》的推荐序中提出,FACEBOOK在借助SNS这种模式,完成了一次社会化的“返祖行为”,是一种“分享社会化”击溃“专有社会化”的成功。笔者认为,FACEBOOK成功的一个前提是,它终于等待到了可供分享社会化时代的到来。而这在若干年前同样是无法实现的。
这些坏种子在不断发掘和探测着社会和各种系统中存在的弱点和缺漏,但它们与病毒却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与人类类似,这些坏种子除了能实现病毒一样的自我复制和模式传染力之外,还能够实现一定的创新能力。
在行业文化贫瘠的土壤中,疯狂吸金成为众多同质化种子的唯一出路。物竞天择是生态准则。但是,疯狂的互联网行业虽然并不存在绝对的慈善园丁,但是仍然会生成一次绝妙的平衡。
好种子,坏种子,在不同的人和不同的时代看来,有时是完全不同的结果。
我的观点不代表其他人,仅代表我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