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模双待手机已成功破解射频干扰难题

互联网 | 编辑: 张蓉 2006-11-20 11:40: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目前联通正全面扩大对双模双待手机的采购规模,双模双待机已成为联通采购的主流。

1  目前联通正全面扩大对双模双待手机的采购规模,双模双待机已成为联通采购的主流。业内人士表示,未来2G向3G演进将有很长的一段过渡期,将催生出对CDMA/GSM、TD-SCDMA/GSM等双模双待机的需求,在此领域耕耘的厂商如宇龙酷派、大显、中兴、海信、三星、MOTO等厂商亦找到一片新“蓝海”。
 
  “双模双待”应势而起

  为争取更多的入网用户,2004年联通主张并推出了跨越GSM、CDMA两个不同制式的双模手机——“世界风”手机。但当时GSM/CDMA双模手机虽然做到了“一机在手、双卡在握”,但并不能做到GSM/CDMA双卡同时待机。也就是说,只有一张卡可以处于待机状态,用户要想切换网络,必须通过手动完成,满足不了消费者带一部手机就能做到双网电话都不错过的需求。第一代双模机的瓶颈在于不能有效解决两网号码同时在线问题,因而在市场发展上受到一定限制。

  而实现可两网两号同时待机,无须切换的双模双待机成为“蔚蓝色”的未开拓市场,一批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国内手机企业开始进军这一市场。2005年下半年,宇龙通信推出全球第一款双待机——酷派728率先实现这一目标,紧接着今年上半年中兴、UT斯达康的GSM/CDMA双待机产业也通过入网检测,获得联通新一批“世界风”手机的集中采购。目前市场上的双模双待机有十余款左右。宇龙酷派研发中心张光强表示,由第一代的双模机到第二代的双模双待机是一个质的飞跃,这一切都有赖于双模双待技术的进步与积累。

  着重解决射频干扰

  张光强表示,第二代双模双待机的难点在于两种制式射频互相干扰的解决和双模双待机满足不同网络呼叫控制的软件流程的实现,比单模手机的硬件、软件设计等都复杂许多。他介绍,解决射频干扰是一个系统工程概念,宇龙通过电路板内部空间设计、天线位置调整、器件选型和电路设计等不断调试和优化,解决了射频干扰问题,在双模双待技术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硬件实现上,目前双模双待机市场上主要有两种方案。张光强介绍,一是独立的应用处理器,分别控制GSM基带、射频和电源管理集成的单芯片和CDMA基带、射频和电源管理集成的单芯片,它可提供更多交互性操作,满足高端客户对商务、办公、娱乐等多任务需求,主要面向高端客户。二是一套基带芯片,控制另一套网络系统,如GSM为主控制CDMA,或CDMA为主控制的GSM,其实现交互性和多任务相对较慢,应用相对少一些,价格相对低一些,主要面向更广的中低端用户群。

  他还表示,宇龙上市的产品中两种技术方案都有,宇龙是唯一实现采用应用处理器实现控制的厂商,其他厂商大多采用第二种方案。

  赛迪顾问电信分析师蒋利峰表示,在双模双待软件流程实现的技术上,联通拥有在此技术领域的标准主导权,因而能比较深入介入手机定制。

  市场占有率将大幅提升

  日前,联通推出最新系列双模双待机,其中一款手机的市场售价在2000元以下,而在此前双模双待机的市场价位均在6000元以上。业内人士认为,低价双模双待机的出现一方面标志着手机企业研发成本的降低和产业链的逐步成熟,另一方面也表明联通在双待机上的策略调整,以低价机做“敲门砖”扩大联通双模手机的规模优势,提升品牌认知度。

  虽然双模双待机有的价位拉低至2000元,但主力机型仍然较高。蒋利峰表示,从目前手机市场看,一般价位在3000元以上的手机占整个市场的份额约为7%-8%,而双待机的平均价位更高,因而在市场上占有率约为5%。从目前定位来看,引入2000元低价机将有利于拉动其市场增长,但还存在消费者是否认可以及联通下一步如何推进等问题。

  同时,在2G向3G的过渡期内,一些不同制式的双模双待机如GPRS/GSM、CDMA/GSM、TD-SCDMA/GSM等也将成为市场新宠,国内双模双待机企业宇龙、中兴等已研发出相关双模双待产品。在联通持续推广其世界风品牌外,其他运营商也将加入到对双模双待机的采购与推广中。业内人士预测,随着3G牌照的发放,双模双待机的市场份额将在3年内上升至20%-30%。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2 页12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