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很危险?解读病毒库数字的真相

互联网 | 编辑: 宋杰 2012-04-25 00:00:00原创

每个刚刚接触电脑和互联网的人总会收到这样的忠告:要装好安全防护软件,因为互联网很危险,病毒木马无处不在。那么,目前这个星球上的互联网究竟有多危险呢?那些无处不在的病毒木马到底有多少呢?几千个、几万个还是更多,Ed Bott的这篇报道告诉了我们一个更真实的情况。

先来看这样一组数据,这是一份知名安全公司发布的病毒库更新数据。根据统计,截至到4月23日最新发布的病毒库,病毒木马和恶意软件总数为17933952个。对,你没看错,就是接近1800万个。

再对比下22号的病毒库数据,总数是17913537,也就是说,一天之内,病毒数量增加了2万余个。

看到这里,相信无论谁都会吓一跳,难道我们的互联网世界是如此危机重重吗?

其实这个世界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恐怖,稍稍看一下每个新病毒库的更新内容,会发现绝大多数都是对已有病毒数据的定义修正。而真正属于新发现的病毒极少,数量都在个位数,甚至其中还包括一些已有病毒重新打包后的检测识别定义。但即使是这样,粗算一下当天所有病毒库更新的数据,算上修正的和新增的,也就几百个,那2万余条的增量统计又是怎么得出的呢?

这似乎和采用签名标识统计有关,同一个病毒可能有很多个文件形式存在,每个文件又都有一个不同的签名,于是在统计签名的时候就变成了好多个。虽然这种统计方法比较简单,但难以真实反映出当前的安全状况。

另一方面,病毒库中还包含大量广告软件、黑客工具、玩笑程序、带有误导性的应用等类别,它们和传统的病毒、蠕虫、木马并不是一回事,不能简单的等同于恶意软件。同时,这些病毒定义涵盖了多种平台,不仅仅是Windows,也涉及Mac平台,智能手机平台等。尤其是近年来兴起的Android系统,由于其开放性,导致了Android恶意软件数量快速增长。

翻阅一下整个3月份的更新记录,总共新增了66个定义条目,其中标记为木马,病毒和蠕虫的有36个。这36个新定义里,又有五个是针对Android平台,一个针对苹果OS X平台(不是flashback),还各有一条对应Symbian系统,Linux系统以及Adobe Flash的漏洞。也就是说,真实情况并不像那些千万级的数字展示的那么可怕。

在今年初微软发布的2011年度安全情报报告中,研究人员也指出,随着恶意软件编写者越来越多的利用客户端/服务端形式(能让恶意软件不断改变自身形态来绕过安全软件)制作恶意软件,使得统计威胁种类数量的工作越来越困难,他们试图通过统计恶意软件样本特征来评估安全趋势。

简而言之,如今病毒木马等恶意软件数量的确不少,但也远没达到千万那么多,只要大家安装正规的安全防护软件,并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大部分时间里,你的电脑都是安全的。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