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军备竞赛!写在宾得K-30发布之时

PChome | 编辑: 徐嘉 2012-05-23 06:30:00原创

不过,宾得对于K-30的定位也并非纯粹的中级产品。用他们的话来说,这是一款对于初学者(或者初次接触DSLR的用户)而言可以“一步到位”的机型。

今天下午宾得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会议中心召开了一次小型的新品发布会。当然了,除了一台卡片机外,对于本次发布会的主角大家其实已经很明白——反正这几天各大谣言站泄露出来的内容都把宾得K-30的性能说的七七八八了,我们到现场去也就是为了能在第一时间摸一把真机而已。

蓝色外壳的宾得K-30

事实上,我对于这款产品本身性能并没有太多疑问,只不过对于它的产品定位感觉有些模糊而且奇怪的命名方式也叫人对宾得的产品策略感到奇怪。宾得对于我的提问回答的非常干脆:宾得K-30就是K-10D、K-20D的正统后续机型,之所以最后没有字母“D”做结尾,只不过是因为如今大家都已经知道新产品是数码相机了,所以没有必要再把Digital拿出来说一遍;宾得的产品命名规范是:"K"系列是宾得单反系列(不过实际还要考虑到有K-01这个可换头的无反相机),而K-r、K-x这样以单字母命名的型号都是入门机种,带有两位数字的则是中级产品,单位数字的当然是上级产品。不过,在宾得的完整序列中,旗舰机型唯有645D这样的大型机,而K-5目前依然是被归入中(高)级的。如果按照这个命名规则来看,未来的宾得入门单反可能会叫宾得K-z,高一点的则是K-40(50),再高一点的或许就是K-3或者K-1了?

宾得对自家产品的定位范围比较大

不过,宾得对于K-30的定位也并非纯粹的中级产品。用他们的话来说,这是一款对于初学者(或者初次接触DSLR的用户)而言可以“一步到位”的机型。简单来说,这款相机由于体型小巧且带有大量自动功能,所以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够轻松上手。而由于它本身又带有很多高端产品才具备的特性,所以即使当用户对摄影对器材都有了一定的认识,也无需再去购买更高端的产品——K-30足够你继续使用下去。也就是说,这款产品的适应人群跨度很大,既有中级机的特征又能让入门者也能轻松掌握。

K-30的目标人群

K-30的主要产品卖点

虽然少掉了一个肩屏,但宾得K-30也很有一些值得我们玩味的东西。首先是它的1628w有效像素CMOS,大家理所应当的认为这玩意就是用在宾得K-5身上的那一块。不想宾得日本方面居然很坦诚的告诉大家这块CMOS与K-5上用的并不一样:K-5上用的那块高感性能更强一点而这块则更省电。我在听到宾得那位日本来的技术人员给出这个回答时当时就一口水喷了出去:哥们,你真是太实在了!很少能听到厂商方面承认新机与老产品在画质上有差异的,不过从我们现场找到的对比图来看,实际上K-30的高感性能还是很不错的。如果不是厂商故意弄虚作假(这真不是宾得的作风),那么K-30的高感性能很可能要比K-r高一档。

APS-C感光元件与处理引擎

新款CMOS与前代产品的高感画质对比

接下来是宾得K-30的机身性能。首先这是一款防水防尘机身,其次它采用了一块100%视野率的五棱镜光学取景器。我不管它还有什么防震啊、双拨盘、全高清、6FPS、9个十字对焦点啊等等特性,光是防水机身和100%五棱镜这两样就足够让人咋舌了。很简单,过去这些功能只出现在高级甚至旗舰DSLR机身上,如今被宾得下放到K-30身上。我们一边看着宾得在那边大谈这台介于入门-中级之间的机身有81处水密以及100%光学取景器的种种好处,一边想着尼康刚刚把入门DSLR的像素提升到2400w像素,不禁要感叹这简直就是数码单反领域的“军备竞赛”!

令人惊异的100%视野率五棱镜

过往旗舰机身上使用的防水特性

按照宾得展示的数据,尽管微单无反领域也出现了一些高端产品,但大部分用户消费机型都集中在中低价位区段,这一区段的新品数量剧增;而与此同时,单反价格却显得相对稳定,变化较少。单反们的主战场依然是中心价格带的机型。所以,各大DSLR主力厂商普遍将以前用在高端机型上的特性下放到中级甚至入门级机身上,这一方面是为了在DSLR内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形,另一方面也无疑是为了提升产品整体性价比来抵抗来自微单无反们的大举入侵,留住心思不定的消费者们。

宾得公司杨加平经理进行讲解

在发布会现场,我有机会简单的和朋友们一起把玩了一下宾得K-30实物,但遗憾的是厂商方面不允许媒体插卡进行ISO测试(工程样机)。从外观角度来看,本机蓝、白、黑三种颜色中我最喜欢的还是比较亮骚的蓝色,特别是当看到这个蓝色是带有珠光漆面时,更是觉得炫目。有网友问,为什么宾得不出一个红色珠光漆版本的K-30呢,这样岂不是可以对外宣称是“钢铁侠”纪念版?

K-30机身顶部特写

如风帆般高高扬起的内闪

对于宾得K-30造型我非常非常喜爱的一点,就是它那个极其“深刻”的手柄位。宾得显然自己也意识到机身整体偏小,为了保证男性用户也能稳固的把握住机身,因此宾得K-30的手柄部分向外凸出非常多,拿在手中感觉相当牢靠。另外,由于整个机身侧面是一个向下的弧面,所以机身内闪logo位置向前凸出,这也使得整个内闪的弹出高度非常惊人,简直如同一片蓝色风帆非常拉风。

相对简单的机身背面设计

从机身控制角度来看,虽然失去了肩屏但由于有双拨盘所以我并不觉得有多少可惜。宾得在发布会上详细谈到了它利用双拨盘和绿色按键组成的超级P档,事实上这个模式在此前的宾得机型上已经出现过,所以不用多说。有网友问起宾得K-30的对焦性能,按照官方的说法,再次改进了对焦模块(主要是加上了一片衍射透镜以改善对不同镜头传来光线的响应速度和精度)。不过在现场实际试用中,由于我对于新套头的性能并不是很了解,所以也没有感觉到对焦速度有什么特别大的变化。这个问题看起来还是要等到真机测试时才能有结论。

手感极佳的手柄设计

DA 50mm F1.8

另外,宾得在现场还发布了一款DA 50mm F1.8镜头以及一部LS465卡片机,由于时间有限对于这两款产品我并没有做太多深入,大家不妨看看我们DC频道的发布会现场报道文章。

总体来看,尽管宾得自己已经连续出了两款无反相机(Q与K-01),但很显然这家企业到目前为止还是把精力放在传统DSLR机身上。从这次K-30中级机身上带有不少过往高级产品才有的特征来看,宾得显然也意识到了微单无反类产品对自己传统业务的冲击。适当的让自己的产品性能变得更强悍一些,产品定位更厚道一些将有利于赚取更多的市场利润。毕竟,想要靠高端产品赚大钱可能性并不大(并不是每家企业都有富士那样的好运气),中端产品市场才是既能争份额又能赚利润的主战场。在无力与C/N正面角逐全画幅市场的情况下,宾得是绝对不可能放松对中端市场的争夺的。

作者在现场试用宾得K-30

这里也正好回答了不少网友关心的,宾得什么时候出全画幅的疑问。我个人的意见是,暂时还不会有。且不论宾得是否已经有足够的新镜头群来应对全画幅的挑战,就算宾得真的有了这样一台全画幅相机,你觉得它与C,N(马上还有S的新机)目前的几款全画幅产品相比,性能上能有多大胜算?又真有多少用户会购买宾得的全画幅机型呢?所以,还不如用好田忌赛马的策略,自家高级机的性能下放到中级机上,然后去比拼别人的同价位同级别产品——你看宾得不已经骄傲的宣称,K-30是同级别产品中唯一一款实现100%视野率的机型了吗?

最后是价格问题。按照海外报价,本机售价应该在5XXX元。不过今天在现场听到该产品的市场媒体报价在7k出头,这个定价显然高于我们的预期。不过,考虑到媒体报价一向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再考虑到我们的关税问题,想来宾得K-30在六月底正式上市时价格应在6XXX元。当然,作为一款配置较高的中级机这个定价并不算高,但我还是希望宾得能够进一步的提升K-30的性价比,小小拉开与C,N同级产品的价格差距,让喜爱宾得的消费者们得到更多实惠。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