阚凯力:07年手机资费必须大幅度降低

互联网 | 编辑: 张蓉 2007-01-02 08:00:00转载

全国不少地区的消费者感觉2006年的手机资费降了不少,自己终于得到了一些实惠。但是这还远远不够,今年的手机资费还必须进一步大幅度降低。这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移动运营商的利润水平严重偏高。

中国移动通信公司2005年的业务收入为2430亿元,而其税后净利为535亿元,高达22%。2006年,其利润增长更快,仅仅在上半年六个月的1370亿元收入中,税后净利竟然高达302亿。相比之下,全世界电信运营商的利润率没有一个超过10%,而美国最大的移动运营商的利润率仅为1%。如此骇人听闻的超额利润,只能说明我国移动资费的水平还是严重偏高,今后必须继续大幅度降低。

其次,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信息产业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但是移动运营商却对其中的许多规定拒不执行。例如,手机到外地漫游几乎没有成本,运营商却一直收取每分钟二角的漫游费。为此,信息产业部早在2005年就规定手机漫游费属于市场调节价,要求移动运营商降低乃至取消。但是迄今为止,除了个别地区以外,我国的移动运营商却都拒不执行。

又例如,运营商为了发展新用户,往往开设新的套餐和优惠,却不准多年的老用户享用,明显是对老用户的歧视。为此,信息产业部在2006年9月就宣布,从今年1月1日起,允许消费者在原有手机号码不变的条件下更改套餐,并由运营商在12月1日前上报执行方案。但是,我国的移动运营商不但迟迟不报方案,而且不约而同地宣布“执行有困难”,明目张胆地拒不执行监管部门的规定。

第三,目前我国不同地区的手机资费相差悬殊。虽然许多地区近年来下降的幅度很大,但是在北京等大城市,尽管网络设备的利用率远远高于全国,其成本也因此在全国最低,但是手机资费却比全国大部分地区高出好几倍。其原因就在于移 动与联通在这些地区形成了“双寡头”垄断,串谋勾结,操纵市场价格,从根本上破坏了电信行业的有效竞争。

第四,随着电信技术的发展,近年来电信成本已经有了超出想象的降低。例如,国际电信联盟的研究报告就指出,横跨大西洋(6.75,0.14,2.12%)的海底光缆,在1996年每分钟通话的传输成本就已经不到百分之一美分,即不到人民币的0.8厘。正因为如此,所以西方许多国家的手机不但没有漫游费,而且没有长途费,手机资费在全国统一。

我国手机资费没有降到位,其根本原因在于体制。首先,近年我国的移动通信业一直维持着双寡头的垄断格局。尽管小灵通的出现对它产生过一定的冲击,但是其技术的本质缺陷和由固网运营商经营的体制使它不可能对移 动通信业造成根本的威胁。第二,我国的电信运营商都是国有企业。因此,移 动资费只要下降,就有一些部门神经紧张,大喊“国有资产流失”,生怕影响其“保值增值”,想方设法地利用各种行政和人事的手段予以制止。因此,虽然我国在90年代疾风暴雨的体制改革使我国的移 动通信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是我国的电信体制改革还远远没有到位,有效竞争的局面还远远没有建立。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两年来的通信技术又出现了一个根本性的飞跃。它们就是通过因特网打电话的网络电话和作为因特网延伸的无线宽带覆盖(WiFi和WiMAX)。到2006年6月,全世界包括我国台北地区在内的400多个城市已经实现或正在实现无线宽带覆盖,突出的例子就是一个多月前新加坡政府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向全民提供免费的无线宽带覆盖,像道路一样作为政府提供的“第五基础设施”。这样,不但全体国民的宽带上网免费了,而且在其上的网络电话更使所有手机的通话免费。我们相信,随着我国电信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这在我国也将在不远的将来实现。

预测:我国手机资费没有降到位,其根本原因在于体制。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产业政策与发展研究所 阚凯力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