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DIY:风水轮流转 SSD市场硝烟四起

PChome | 编辑: 孙伟 2012-08-02 05:30:00原创

上半年SSD市场的疯狂杀价也是为新品铺路,接下来将准备进入新一代制程节点,而SandForce的DuraWrite将藉此凸显光辉?眼下越来越多的晶圆厂加入SandForce阵营,看OCZ和浦科特发力Marvell新一代主控能否逆转乾坤?

上半年SSD市场的疯狂杀价也是为新品铺路,接下来将准备进入新一代制程节点,而SandForce的DuraWrite将藉此凸显光辉?眼下越来越多的晶圆厂加入SandForce阵营,看OCZ和浦科特发力Marvell新一代主控能否逆转乾坤?http://t.cn/zWNVs0d

今年上半年固态硬盘市场给人的感觉就是在不断蓄劲,虽然亮点不少,但好像还有东西没有释放出来。其实如果仔细理清一下思绪,终究可以总结出几点。这个时候我想起一句话,前年就有人预计今年下半年随着闪存制程导入到20/19纳米节点时,固态硬盘的价格将下降到每GB一美元,市场将迎来真正的爆发。现在来看这个,新的节点还没导入,价格已经杀来。

价格一直降,降价背后是新品?

我依稀记得今年春节后美光M4 128GB的价格还是1100,如今还不到半年时间已经是700边缘了。三星830也早已来到难以抗拒的价格点上,就不用说那些采用异步闪存的SandForce固态硬盘了。本人是一直坚持摩尔定律所映射的价格规律,你说杀价也没什么问题,不过更多人猜测是新品要来了。

Marvell蓄力击溃SandForce?

不同阵营之间的厮杀不可避免,虽然用厮杀未免有些言重,但各家依然期望能把自己产品好的一面呈献给消费者。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以Marvell 9174主控对数据模型的不依赖性以及长期使用不掉速的特性对抗SandForce阵营的压缩机制。美光M4的大卖以及浦科特的TrueSpeed让市场的天秤偏向了Marvell阵营。

归结下来SandForce主控550/500的标称数值水分太多,同时还存有使用一段时间掉速的情况。虽然这种掉速是为了保证耐久性主控做的特意限制,但是消费者能管这么多么!加之SF-2281主控一直存在BSOD问题,初期让人诟病不已。

NAND众厂商加入SandForce阵营

虽然Marvell阵营在性能方面的表现抢眼,但是SandForce阵营却越发强大,究其原因就在于授权机制。SandForce可以提供全套的硬件公版设计和固件,拉低了进入的门槛。而且英特尔发布了SSD 520系列更是为该阵营打了一剂强心剂,象征SF-2281终于走向成熟。

不久之前,东芝、闪迪以及海力士都纷纷发布了自有品牌新款SSD产品,均采用SandForce SF-2281主控,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闪存。前两者采用24纳米Toggle DDR 方案,后者则采用26纳米ONFI同步闪存。

这么多的上游厂商都力挺SandForce,下游厂商们该如何抉择呢?

三星仍凭一己之力,美光开始变心?

三星是目前众NAND厂中唯一一家拥有SATA3.0控制器、缓存到闪存全套方案的厂商,高度垂直整合的产业链使其830固态硬盘拥有极强的竞争力。三星830采用自家三核心主控搭配27纳米闪存,840系列也将于晚些时候推出,闪存制程预计将升级至21纳米。

另外据透露一直坚守Marvell阵营的美光将在下一代产品中转投SandForce阵营,依然是SF-2281主控。不过目前还不知道美光的新品何时发布,这件事还存很多变数。

SandForce是被命运选中的?

你真的可以说SandForce是被命运选中的,刚刚谈到的授权机制是其一,更多的则要在于其DuraWrite特性。了解这一特性的用户就会发现它既是水分的来源,也是被攻击的对象,但却是SandForce制胜的法宝。

DuraWrite可以对待写入SSD的数据进行实时压缩,减小写入量,既提升速度又减小对闪存的损耗,更使得其平均写入放大小于1。加之SandForce不支持闲置垃圾回收,更是杜绝了额外的损耗,保证耐久度。

DuraWrite成新工艺制程的敲门砖!

谈及耐久度,随着制程的提升,闪存的P/E次数也会越来越低。25纳米闪存普遍为3000次,目前量产的一些20纳米闪存只有1500次。但闪存的价格几乎决定了整个SSD的价格,采用制程更加先进的闪存是降低价格的唯一途径。

显然SandForce的DuraWrite和RAISE机制可以更好地应对耐久度问题,这足以让各大闪存厂商更快速、便捷地导入全新一代制程。并不是说Marvell阵营新一代88SS9187主控力不从心,由于Marvell不提供固件打包方案,第三方团队就需要花费更多精力自行开发,无疑增加了研发成本。

OCZ的转投与另一忠实伙伴浦科特

自Vertex 2开始一直坚守SandForce阵营的OCZ在收购Indilinx之后推出的首款基于Marvell 88SS9174(梵高)主控的产品就是Octane,而几个月前全新发布的Vertex 4则是基于Marvell 88SS9187(莫纳)。不过Vertex 4近来却遭遇了不少质疑,主要便是围绕其固件算法。况且Vertex 4采用的还是英特尔原厂25纳米ME3颗粒,这也让OCZ导入20纳米制程闪存增加了不少难度。

而浦科特则是一直坚守Marvell阵营的伙伴,从M1S到M5S一路走来,即将登场的M5P据悉将同样采用Marvell 88SS9187主控并率先搭载东芝19纳米Toggle DDR Mode闪存。M5P在性能方面比M3P更进一步,看起来浦科特在固件方面已经做好了准备。

风水轮流转 下半年SSD市场硝烟四起

从去年美光M4和浦科特M2P的光辉,到如今SandForce阵营的不断扩大,你真的不得不说这就是市场的变迁。借以DuraWrite以及RAISE,SandForce可以让固态硬盘制造商更快速地导入全新工艺节点,可以说是极具远见的,目前已经有厂商推出了基于英特尔20纳米F3颗粒的SF-2281固态硬盘,以及英特尔即将推出的SSD 335系列都是最好的证明。

市场风云变幻,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加入SandForce阵营,而OCZ在收购Indilinx之后却着手研发Marvell的方案,浦科特凭借强大的研发团队依然坚守原来的阵营,并领先业界率先采用东芝19纳米闪存,三星仍凭一己之力PK群雄,下半年SSD市场继续亮点多多,积蓄的力量也将不断释放出来!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