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走向世界 OPPO品牌建设发展路

PChome | 编辑: 卫钟 2013-11-25 03:00:00原创

最近几日,手机界刮起了那么一阵风,明星开始做手机了!若是以前,明星最多在各种流行快消品或者奢侈品上做做门道.

最近几日,手机界刮起了那么一阵风,明星开始做手机了!若是以前,明星最多在各种流行快消品或者奢侈品上做做门道,比如陈冠希的CLOT、齐豫的齐辣什么的。明星之所以做这些东西,包括现在的手机,都主要是依靠自己的个人品牌。

但若真要说品牌,明星的个人品牌或许可以响亮一时,但真要说成为什么百年老店,这还是要看正规企业的。像苹果、三星这样的国际一线厂商,之所以能够溢价销售自己的产品,依靠的还是自己的品牌价值。而品牌价值恰巧又是国产厂商最为薄弱的一项,哪怕是中华酷联这样的顶级国内大厂,也在苦苦提升自己的品牌价值。但偏巧国内有那么一个品牌,虽然不是超级大厂,但其知名度却足以与很多国际品牌抗衡,那就是OPPO。

 

多重形象多变化

其实说到OPPO,有个很有趣的现象,至今还是有很多消费者以为这是一个韩国品牌。这主要是与OPPO手机早期的时尚风格,以及广告方面的投入分不开。韩国女星鞠知延为OPPO手机拍摄的一系列的广告,给这个当时还算年轻的品牌,注入了极强的韩流气息,也让众多消费者一下就接受了这个品牌。自那时起,OPPO手机就成为较为高档产品的代名词。

韩系清新风格奠定了OPPO早期的路线

不过显然,韩系形象不十分利于OPPO的发展,因为那样只是一种模仿。因此当OPPO进军智能手机领域时候,当时邀请的代言人则是好莱坞红人——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这位先是在《泰坦尼克号》上崭露头角,又在《纽约黑帮》和《禁闭岛》等片中证明自己实力的一线大牌,确实花了OPPO不少钱,但也让OPPO的名字几乎为所有人知晓。而在代言期间,莱昂纳多的《盗梦空间》一片,更是证明了他作为代言人的价值。

莱昂纳多给OPPO带来的不只是代言人那么简单

可以说,OPPO在广告和代言人上的成功运作,让其品牌知名度迅速提高,甚至已经超过了中华酷联等老牌制造商,结合其产品的精致、创新和高品质,在很多国人心目中,成为了可以与进口品牌对抗的国产智能手机典范。

手机广告新经典

如果说鞠知延与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代表着OPPO品牌营销的成功的过去,那么随着Ulike 2和Find 5的上市,OPPO的品牌营销迎来了新的巅峰。《享 自由》系列广告片,OPPO则是邀请到了陈漫、曲婉婷等时尚ICON女性,将Ulike美颜自拍神器的女性定位,清晰表达。

江一燕在《她不知道的事》中美得惊人

当然,近期伴随OPPO N1上市的广告片《他/她不知道的事》,更是成为了手机广告的新经典。无论陈坤还是江一燕,都足以称得上形象与实力兼备,由他们主演的微电影《他/她不知道的事》,则是将一个动人的故事与手机功能完美结合。目前《她不知道的事》点击量超过300万,评论量超过12000条,效果惊人!

你很难想象,他们只是在“推销”手机而已

可以说,OPPO在品牌形象推广上,已经找到了自己的特色——丰富细腻的人文感情、略带清新的气质和不僵于硬件的表达,在代言人方面更是大手笔且高效率。

玩转N1新代言

从韩系风格到国际明显路线,再到本土大牌明星,OPPO似乎在证明自己是一家立足中国走向世界的企业,事实来说OPPO除了手机之外,其蓝光机产品已经在海外市场立足脚跟,且成为相对高端的品牌。现在,OPPO则是要向世界推广自己的手机了!

今年11月7日,OPPO全球大使第三轮招募开始,其在OPPO英文官方论坛和Facebook上召集全球大使,参与OPPP产品翻译、体验等,声势浩大。同时OPPO还推出了新的广告片《一起来中国 · 玩转OPPO N1之旅》,出镜的人物除了15个大使,更有安卓定制大神CM系统创始人Steve Kondik,以及大OPPO创始人TONY,真是下足了功夫!

一起来中国 · 玩转OPPO N1之旅》视频

OPPO全球大使招募活动,可以说是OPPO对自身品牌的突破,对其发展来说意义重大。OPPO对国人来说,其实已经是一个相当响亮的品牌了,但是对于一些比较倾向国际品牌的消费者来说,则是需要更高的认知度。而将自身品牌不断国际化,则可以帮助OPPO为更多国人所接受,道理就在这里。

总结

对于OPPO这个品牌,个人来说还是比较有感情的,毕竟在这个智能手机经常千篇一律的时代,OPPO经常以其强劲的创新能力,带给消费者耳目一新的体验,比如曾经的超薄手机Finder、首款美颜主打手机Ulike、国内首款1080p屏幕产品Find 5和首款旋转摄像头大屏智能手机N1等,真是惊喜不断。

OPPO是一个善于建设自身品牌的公司,也是一个率出精品的公司,对于这样的一起企业,我们自然希望它今后更加出色!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