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S”来袭 泰安TYAN S2932严阵以待

互联网 | 编辑: 徐晓赟 2007-03-05 00:00:00转载-投稿

“SAS”即Serial-Attached SCSI 或SATA SCSI的缩写。“SAS”作为新一代的SCSI系统,其性价比上的优势随着用户基数的不断增加,其成为服务器存储未来霸主的地位正在与日俱增的体现出来。

对于服务器和存储服务器的管理员来说,SCSI是一项最舒适也最受认可的技术。近20年来,SCSI给大家提供了快速且灵活的硬盘接口。SAS作为未来必然的服务器存储系统,自然有其存在的技术优势。而要体现出这些技术上的优势,我们就必然需要比较目前主流SCSI的传统优势项目,由此我们能够明白“SAS”的市场价值及使用价值。

  1. 高性能:这是SCSI在服务器市场上被追捧20年的根本原因,其320MB每秒的传输速率,至今为止依旧是市场上传输率最高的系统,即便是SATA的出现,其速率也不过是150MB每秒。但是SATA作为串行系统,有着自己的技术前景,600MB/每秒的SATA系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而对于传统SCSI来说,320MB每秒的传速率几乎已经达到了极限。就此看来SCSI已经不再具备绝对的优势,对于大吞吐量的服务器运算来说,SAS系统的传输率更能符合需求。
  2. 高可靠性:这是传统SCSI所宣称的第二要素,由于服务器365x7x24小时的工作强度需要,SCSI被用户一致推崇为最为稳定的存储系统。然而随着SATA和SCSI技术的结合,SAS的高可靠性也得到了保证,在此对比上两者可以说是打一个平手。在某种意义上来说,SAS打消了客户对传统SCSI的依赖。

在传统优势上,SCSI与SAS比较已经不占据优势,很多技术敏感性的用户已经意识到这点。自2006年起,SAS硬盘的销量便一路走高。除了对传统SCSI的挑战,SAS还有着SCSI不具备的优势特点。

  1. 更简约的连线。传统SCSI采用并行接口,因此粗大的电缆是不可避免的,线材的使用费用,曾经也是困扰SCSI用户的问题。而SAS采用串行结构,连接导线要简单而简明得多
  2. 2004年起,电脑内部也在进行一场串行革命,USB,SATA,HT总线,无不采用串行结构,SAS也作为串行结构,在数据交换上更具性能优势。

SAS要成为市场上的公认,取代20年的用户习惯,除了SAS硬盘的成本不断降低以外,具有SAS功能的主板也是必不可少的。作为服务器一线大厂的Tyan泰安电脑,推出了一片全新的板载SAS功能的服务器主板—S2932WG2NR。


Tyan S2932 WG2NR 采用了 nVidia nForce Pro 3600的芯片组,在其主板上板载了LSI 1608 SAS控制器,板载了8个接口的SAS系统,每个SAS接口的传输速率为3.0Gbps。能够提供给客户完整的SAS功能,足以应用到数据库,ERP等大型的存储系统中。

除了板载了数据库所需的SAS存储系统,Tyan S2932 WG2NR 还提供了6个标准的SATA接口,连接普通的SATA硬盘,一样提供了高达3.0Gbps的传输率


14个串行硬盘接口的配置成为了Tyan S2932 WG2NR的最大特点。使其能够应对新”SAS”时代的需求,符合存储服务器使用用户的需求,成为传统SCSI的最佳替代。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