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段时间微博的消息真的不少,官方的、坊间的可以说是层出不穷。从搞微博支付开放到自媒体计划,从切入生活点评到进军手游。想必微博的小伙伴们忙得也是不亦乐乎,真的应该过去慰问一下。
虽然业界一直认为微博反复在其产品上“做加法”是值得商榷的,但“做加法”本身并没有什么错,还是要看这个算术题做的是否逻辑清晰,三观正确。这样来看的话,那么眼下微博举措频繁也是情理之中,毕竟作为上市公司,其商业变现的能力才是时下的关键。IPO后,微博在产品的策略上有了明确的目标,这绝对是一件好事。但除了加强商业变现能力外,微博其实最需要做的还是优化自身的内容,这才是社会化媒体平台最该做的事儿。
这两天听微博的小伙伴说,微博一直在搞信息流优化计划,而且已经“秘密”实验3个月了。听到这儿,笔者忍不住要为微博管理层击掌叫好一下,折腾了这么久的微博,终于知道要优化信息流了。要明白,商业化的种种概念,那都是基于信息流的啊。
信息流才是微博最核心的价值。
玩了四年多微博,期间有段时间还运营过企业微博。在笔者眼里,无论你各种增值功能做得如何,对于用户而言使用最集中、最频繁的部分依旧是信息流,可以下一个结论:信息流就是微博最核心的功能。
总的来说,微博的巨大传播力、流量引入、营销矩阵之类的优势,以及微博自身的商业化能力,都是要通过信息流来实现的。对比一下其他互联网产品,就说微信:微信集IM和社交于一身,虽然可供想象的空间潜力貌似大于微博,但微信的核心功能是什么?想必在通讯与社交之间难免要涉及到一个抉择,或者说倾向性的选择。
对于移动互联网市场来说,其实微博也好微信也罢,包括其他产品都不是直接竞争的。竞争的唯一共同点只有一个:那就是用户使用时长。
如果信息流是微博的最核心的价值所在,那么用户在信息流里积累的有价值行为量越高,微博所凝聚的价值也就越大;这就意味着在用户使用时间一定或者增长的前提下,如何让用户生产更多有价值的内容到信息流中,如何更高效的转化有价值的用户行为内容,显得尤为重要。
其实这也可以佐证一个逻辑:大家讨论的微博活跃度的下降,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下降,而是因为用户的使用时长被微博之后的其他新生产品转移,而恰好这种新生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所以,认清了信息流的核心价值,对于微博而言就是明确了自己最核心所在,微博才能做更好的自己。
信息流优化 企业微博不破难立
前面忘了说一下这次信息流优化的策略:优化计划分三个阶段——实验的3个月期间主要通过大数据识别对低质量低互动信息限制展示;即将启动根据用户举报对营销信息降频,下一步将对默认关注、刷屏账号降频。
如前文交待,笔者以前做过一段企业微博运营。对于这三个阶段,个人觉得如果实施到位的话,可以预料到一个结果:企业微博的玩法要城头变幻大王旗了。
大部分企业微博运营者甚至企业管理者的思路都相对固定,无外乎是要“多发、多转、多评、多粉”,于是微博上大部分的企业微博就开始发起“微博总动员”,盲目追求微博的量化效果。
笔者当主页君时,有幸经历了那段岁月,比如早安、晚安必不可少;大佬语录不可不转;屁大的活动强制转发并@好友;微博的考核机制也是要看每天发了多少,加了多少粉儿为纲领。于是,笔者与主页君这项职业再无缘分。
那个时候,在一切以数据为准绳的考核机制下,微博的信息流质量也就被各种翻来覆去转发、低质量的互动内容、强制性的营销骚扰信息所影响。你会诧异的觉得一家做投资的公司怎么和一家做快消的公司企业官微与那么多的相似呢?
微博信息流的优化势在必行,作为微博最核心的价值呈现,信息流是要让企业账号建立更多的活跃关系、让用户看到更多的信息,主动参与到传播中。让以前刷新1500条微博能形成的行为价值在750条就能达到,改变以往“唯数据是瞻”的观念,打出差异化精细化的服务,这才是企业微博运营者最需要理解的。
信息流优化才是真正去中心化
什么是去中心化,用个最通俗易懂的说法就是那些个城市的宣传语:让XXX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XXX。看似很官方生硬的话术却蕴含着互联网运营的真谛——让用户生产信息,让其他用户听到你的声音。
笔者一直在强调,信息流是微博价值的源泉。用户的点滴贡献,才得以汇聚成信息的海洋。翻了下微博的公开数据,DAU近7000万,平均每天发布近1亿条微博,图片、视频、文字、分享形态各异。其中普通用户和中小V是绝对主力。以刚刚过去的世界杯为例,微博上参与讨论的用户中90%以上是个人用户(普通用户、达人和橙V)。提升普通用户和中小V的体验,促进他们发布有价值的内容,进行互动,远比那些大V单方的推动更符合微博的现状。
中小V要品牌力的曝光和提升,普户要看到有营养的内容和存在感,微博要明确自己已不是早期需要明星大V的微博,如果把微博信息流看成一座金字塔,那么一定要底部坚挺厚重才能屹立不倒。
对于微博自己,可以用一个比喻来阐述和用户的关系:微博不生产价值,只是用户价值的搬运工。那么这个搬运工只有做好自己的工作,才能搬运、汇聚更多的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