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网通联王毓:内容营销+情感营销不落伍

PChome | 编辑: 蒋斌 2015-08-07 17:30:00原创
随着第十四届互联网大会落幕,O2O、互联网+、大数据等概念再次成为行业热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利用这些新概念、新思路寻求企业的新发展。而在这其中,不论是线上线下的模式,还是利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渠道和技术优势,这些都可以作为企业传播、营销的新利器,这也催生了“互联网营销热”。
 
关于互联网营销热,我们发现,除了在传播渠道、方式以及载体方面有了新的变化之外,互联网营销呈现出“快、准、佳”的特点:以微博、微信、支付宝、大众点评等新型社交、支付、O2O移动平台拉近了企业与客户的距离,实现了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快速行销;大数据理念细分了用户群体,给企业提供了精准营销理念;而用户的参与、互动的增加则让互联网营销获得了极佳传播效果。
 
而在新型渠道和传播方式增加同时,我们也发现了诸多问题。互联网快速发展的确让企业在营销传播过程有了更多渠道选择,但是对于多数企业而言,其最缺乏往往是行之有效的传播思路和理念。
 
那关于互联网营销,究竟是渠道至上,还是内容为王呢?针对目前互联网行业发展现状、企业互联网营销面临的困局、企业如何利用做好互联网营销、情感互动式营销的重要性等问题,我们采访到了国内知名移动营销专家微网通联总裁王毓女士,以下为专访内容总结:

微网通联总裁王毓女士

互联网浪潮不可挡,全民移动营销时代已经到来
 
王毓认为:最新数据显示,我国互联网网民规模已达6.68亿人,其中九成网民通过手机上网,而在其中多数网民通过手机完成了购物、社交、支付、娱乐、信息获取等各种行为,可以说现在的情况是:手机在手、天下我有。以智能手机、平板等在内的智能设备已经完全把我们的工作、生活拉进了移动互联网时代。
 
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发现,全民营销理念正在普及,各种移动社交、支付、购物的平台让全民营销有了实施的可能性。说到全民营销理念,王毓认为,全面营销的理念其实很简单,我们以前都是主动向客户推送信息,现在企业要转变思路,要把主动推送变成互动传播。“互联网+”浪潮中,无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拥抱互联网、用互联网思维去经营企业都必然会成为它们的选择。对于企业而言,社交化的互联网趋势要求营销必须向互动性、情感化转变,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关系不能仅仅只是赤裸裸的供需关系、利益联结,企业在营销上要尝试和用户做朋友,“打感情牌”深度互动的情感营销才是企业转型互联网的“敲门砖”。
 
“互联网+”浪潮下,情感化互联网营销将成企业转型“敲门砖”
 
“精准化的互联网营销针对性更强,依托于社交媒体,互联网营销足以将信息传递给目标群体。通过转换营销形式、深化营销内容、提炼营销理念,互联网营销会使得用户主动去传播产品信息,这才是提升产品销量、打造企业品牌的长远之道。”王毓表示:“互联网营销的目的是提升用户粘性,而用户粘性会带来产品销量的提升和企业品牌的树立。而互联网营销的社交属性使得它自带传播性,所以营销效果必须要以用户主动传播量为判定标准。”
 
王毓还提到了当年风靡朋友圈的《围住神经猫》等互联网营销案例,她直言,这种微信游戏或APP短期内的确会给企业带来巨大流量,但从长远来看,用户记住的只是游戏IP,对于企业长期的品牌战略毫无助力。
 
她认为,一个成功的营销应该是走心的,有情感的互动,更有社会正能量的传播,是能够吸引用户主动传播的。像广告界人士熟知泰国潘婷经典案例,以卡农版“泰国潘婷”MV广告为例:一个励志故事、一首悠扬的曲子加上一头飘逸的头发,搭配唯美的镜头与完整的情节,直到MV结尾才有潘婷的品牌露出,这个MV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主动转载。我想,这才是互联网营销的核心,我们创造了内容,然后通过社交媒体渠道把它传播出去,而内容吸引用户主动地去扩散。”
 
互动式的情感营销会开启互联网营销新纪元
 
在企业的实际营销过程中,多数企业都只是机械地生成内容,然后通过互联网渠道发布,最终通过媒体形成大密度、高频度的传播矩阵。在王毓看来,对渠道的倚重使得多数企业忽视了互联网营销自身的社交属性,多数用户只是被动的接受,只有极少数粉丝会主动地传播。
 
王毓认为:“互联网营销,内容依旧是核心,渠道只是内容传播的载体。营销的本质在于传播,传播的关键在于渠道,传统营销中渠道是掌控在媒体受众的,而互联网营销自带社交属性,渠道是掌握在用户手中的,这也是很多企业花大力气做互联网营销而得不到效果的根源”。
 
“在UGC时代,微博、微信、豆瓣知乎等社交媒体的壮大,使得每个用户都是媒体、每个粉丝都是企业的媒介,而企业要做的就是去打动他们,让他们与产品产生共鸣、让他们主动与企业互动,最终使其成为企业的粉丝。”
 
目前,国内互联网营销尚处于摸索期,渠道至上与内容为王的矛盾,其实质是短期快速见效与长期持久获益、用户被动接受与用户主动传播的矛盾。情感营销是内容营销的升华,符合互动式、体验式的互联网思维模式,能够持续不断地增加企业品牌的势能,有望开创国内互联网营销新纪元。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