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司机注意了,别用车里的USB口随便充电

互联网 | 编辑: 龚健 2016-12-05 00:00:00转载

智能手机急速发展的时期只有7~8年,诞生了一种蔓延全世界的病——手机依赖症。现在大多数人都是低头党,不管是工作、旅游、蹲大号、睡前……无论到哪儿基本都离不开手机。而手机党最害怕的事情,莫过于手机没电。

当“手机没电恐惧症”发生在车里的时候怎么办?很多人说充电宝,但充电宝没带或者没电的窘境每一个人都遇到过。于是当这类“病人”在车上看到USB接口的时候,会产生一种安全感。然而,这些车内自带的USB接口真的适合用来充电吗?

连老司机都不知道,那些USB口不宜用来充电!

大部分车型,尤其是2013年前生产的车型在设计时都没有把“给手机充电”当做一个很重要的需求,车内USB口的设计目的是往往用于给音频数据传输而设置的。

这类只供数据传输的USB接口真实输出电流只有5V/ 0.5A,而这个数字会带来什么影响?其实很简单,目前大部分手机的输入电流需求为1A,一旦与车内的USB接口连接的话,这些接口仅能输出0.5A的电流,会大大延长充电时间,对于重度手机使用者而言,充电效率慢显然是无法接受的。

老车型的点烟口,该如何有效利用?

既然USB口不能充电,那老车型用点烟口来支持“车载充电器”仍然是在车里给数码产品充电最好的选择。

市面上最早出现的那种一托三充电口,不仅会引起线团的杂乱,如果外接的电量过大,会烧断保险丝。所以近几年流行的单插转USB的子弹式车充在安全性上更有保障。较新的子弹头车充一般会配有2个USB接口,输出总功率控制在15W以内,不仅保证充电速度,同时兼顾对于充电设备的安全保护。

当然,子弹头式车充产品市面上很多,因为其生产的技术门槛并高,但是绝对做到安全高效与高品质却有很高的难度。

首先在功能上,必须保证准确的电流电压控制,这就需要一个控阀芯片来保障电流电压的稳定性。

其次是过载保护和短路保护,因为车充自身也会发热发烫,如果没有这些保护很容易引起燃烧,直接伤害爱车的电路板。

最后是材质,塑料最为常见,但塑料在长时间高温中会变形甚至燃烧,存在安全隐患;烤瓷材料虽然阻燃同时热传导效果好,但是本身容易变脆导致损坏;目前比较理想的还是纯金属材质,坚固且迅速导热,让安全性得到很好的保障,同时若在外观上采用拉丝或者抛光效果,质感绝对超越塑料产品。

考虑耐用度和使用体验,尽量选择大牌金属车充

金属车充虽属小众,但其在选材特质上的优势,已经促使一些大品牌研发这类产品,相比那些山寨品牌,大品牌生产的车充,在充电保护方面往往做得更加全面,会加入针对过压、过流等问题的安全防护措施,因此也更受车主们的青睐。

公牛日前便针对车载市场打造了一款金属质感爆棚的车载USB充电器(U118C),其采用一体化纯铜珍珠电镀工艺,目的不仅是为了美观度,更重要是确保散热性和稳定性。这款车充采用目前流行的双USB口设计,能为2台USB设备同时充电。输出方面,公牛车载USB充电器(U118C)的2个USB口均为单路最大2.4A设计(同类产品大多一个2.1A另一个1A),即使同时为两部手机充电,也不会影响充电效率。

我们知道不同车型其点烟器的输出电压电流特征都是不同的,需要车载USB充电器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证充电安全。公牛车载USB充电器(U118C)能够兼容12V-24V不同的电压输入,可以适应市面上几乎所有车型。坚固的卡口设计不仅保证与点烟器结合牢固,更能让负极弹片与点烟器负极有跟好的接触,保证电流的输出稳定。

今年双十二,公牛更是卯足了劲,新一轮钜惠狂欢蓄势待发。届时,用户将以超低价购买超实惠公牛产品,是惊喜还是惊吓,双十二揭晓!

购买链接:

https://detail.tmall.com/item.htm?spm=a1z10.3-b-s.w4011-15016882317.60.ZTXykJ&id=537054579500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