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库李日学谈中国原创,想“走出去”先“静下来”

互联网 | 编辑: 李佳佳 2018-01-08 10:57:37转载

寺库平台上目前有近千个原创品牌。这些品牌之所以选择寺库,用李日学的说法,是因为寺库可以给合作品牌带来“平静”。

伴随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近年来中国高端消费市场整体呈井喷状。从今年来各大销售平台、网络代购等不断兴起可以看出,国人在注重价格的同时也逐渐将选择重点倾向于产品品质和品牌文化上,可见消费观念已逐渐转型。精致生活倡导者寺库的创始人兼CEO李日学对于目前消费市场有着自己看法,他认为,在目前的消费环境下正确认知并充分激活文化能量,将是寺库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随着近年来中国国家影响力及国民消费能力的提升,中国文化日益受到世界关注,东方元素越来越频繁地被运用于全球各大奢侈品品牌,风靡整个欧美设计界与时尚界。但与此同时,中国能够真正“走出去”的设计品牌数量却并不多。在寺库创始人兼CEO李日学看来,中国并不缺乏本土设计品牌,内联升这样的百年老店就是代表,大多数人之所以并没有意识到它们的价值,根源上还是缺乏文化自信。而一个国家的品牌要走出去,一个大的前提就是文化自信。

寺库创始人兼CEO李日学认为,中国如今的消费主流是90后,他们成长在互联网时代,懂价值,懂审美,尊重原创,而与其需求并不匹配的是,目前中国设计师品牌中普遍的文化不自信现象。他将这一现象背后的症结归为三点:首先是基础文化的素养太低,没有足够的文化积淀去进行设计上的输出;其次是观念比较保守,不敢去跨界尝试,使得传统文化元素难以在各种产品上展现;第三则源自中国高端产品制造的产业链条还不够完善,即使设计师有想法也难以找到合适的原料与生产者,无法将中国元素进行国际化的产业表达。

寺库目前聚力描绘的发展蓝图上,就为重振中国文化自信留出了核心版块。如何让中国文化,尤其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更多人所了解与传承?李日学认为“非遗一定要走出博物馆,才能有传承”,其中的关键则是产业赋能。“让消费者更懂自己,让生产者更了解自己”——这是他给寺库确立的努力方向。

在这一领域,寺库已经展开了积极探索和布局,并初见成效。一个典型案例是前不久寺库与内联升合作推出了一款售价998元的限量款布鞋,首批就迅速售出一千多双,连内联升都大感惊异。但李日学一点都不意外:“它有设计,有原创,又有环保,所以物有所值。”这双鞋还作为礼物送给了洛克菲勒第四代掌门人,对方收到后直夸“太漂亮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朱炳仁铜,也是寺库高度关注的合作伙伴。在帮助其增加文化元素、提升制作工艺,从而实现产品增值之余,寺库还开拓了全新的合作思路。李日学透露,寺库正在和碧桂园酒店集团探讨合作打造主题房间的方案,即通过文化元素和一系列高端产品的融入来提升客房附加值,“可能那个房间叫朱炳仁铜房间,里面的鞋,拖鞋有免费的,有定制的,床单、浴巾都可以定制。”

寺库平台上目前有近千个原创品牌。这些品牌之所以选择寺库,用李日学的说法,是因为寺库可以给合作品牌带来“平静”。“比如一个工匠,一个绣娘,他一年只要出一个作品,生活就没有问题了,因为他的作品可能会得到一个非常高的价格。如果他辛辛苦苦做出来的东西还不够养活自己,这就很麻烦了。你想让他做出了不得的产品,这怎么可能呢?” 

通过对中国原创能力和消费者需求的洞察,寺库创始人兼CEO李日学发现目前的趋势已经从“买全球”转变成“卖全球”。而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寺库需要做的是为那些工匠和设计师们提供一个完整的后端产业链,“让他们更体系化,让他们能更产业化,我觉得中国未来十到二十年一定会出来很多不错的品牌。”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