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做得好不如财神爷好 新飞电器被康佳4.55亿元收购

PChome | 编辑: 彭重君 2018-07-03 13:41:56原创

新飞的遭遇是典型的崇洋媚外所导致的悲剧,要提升品牌形象没有太多捷径可以走,只有踏踏实实搞研发提升产品档次……

“广告做得好不如新飞冰箱好”,依稀还记得这句小编童年时的台词,可惜一度成为绝响。河南新飞电器全部股权6月29日公开拍卖,最终,康佳以4.55亿元,成功竞得新飞。

河南新飞电器集团曾经有过一段光辉历史,不仅位列中国工业企业500强,而且还是中国信息产业百强企业。自从1996年以来连续8年产销冰箱突破一百万台,2002年,新飞冰箱的产销总量跃居中国冰箱行业前两强,光是国内市场占有率就高达18.88%以上,仅次于海尔。但是自从2011年起新飞电器开始了一路向下,2011年至2016年的亏损金额分别是5166万新币、1.17亿新币、3763万新币、6064万新币、1.1亿新币、1.3亿新币,六年时间亏损总计5.07亿新币,按照当前的汇率换算,亏损额约合24.83亿元人民币。最终在2017年11月初,新飞电器发布重整声明并停止生产活动。

从曾经与海尔称兄道弟,到现在凄惨得被人收购,一代冰箱巨头是如何走向不归路的?细心的网友会发现,刚才刚才描述亏损时用的货币单位是新币,原来新飞已经是一家新加坡企业?

让我们还是把目光回到它最风光的时候:2002年。就在这一年新飞电器同新加坡企业丰隆集团实现合资,并且到2005年新飞电器国有股份再次转让,39%的所有股份进入外资手中,新加坡丰隆电器的股权上升到了90%,全面接手新飞电器的经营管理权。悲剧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引入国外投资者的新飞不仅没能让新飞成为对标西门子的“国际名牌”,反而造成了新飞的全面衰败!

原来,新加坡丰隆集团是靠房地产和酒店起家,并不具备丰富的家电企业管理经验,确偏偏喜欢给新飞空降管理员,几年时间不到,新飞的中层管理人员从改组前的不到100人增加到了三百多人,最频繁的时候每个月都有人事任免,结果就是兵不知将将不知兵。

中层管理人员恶性膨胀的另外一个结果,就是挤占基层员工的薪资福利,1999年的时候新飞的工人工资是一千多元,是当时新乡本地平均工资500元的两倍以上,但是之后工资水平快速上涨的时候,新飞的员工工资还没涨,一线员工的福利津贴越来越少,十年没有涨工资成为一个常态。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在新飞各种作死折腾的这10年,市场却在飞速的发展之中,作为行业领军的海尔、西门子、美的等企业纷纷抓住消费升级的大潮改进产品,提升品质,吸引消费者。特别海尔,进行了力度相当大的组织扁平化改革,大幅度调动了基层员工的积极性,从研发到销售都在大踏步的前进,成为中国白电领域当之无愧的龙头企业。而新飞由于工资水平竞争有限,研发部门形同虚设,技术人员流失严重,其中九成进入了竞争对手企业,成为了业内的“黄埔军校”……

编辑观点:新飞的遭遇是典型的崇洋媚外所导致的悲剧,要提升品牌形象没有太多捷径可以走,只有踏踏实实搞研发提升产品档次。盲目引进外国投资者,可能会因为管理上的“水土不服”而起到事与愿违的效果。希望这次的收购能给新飞带来新生,让那句童年的广告词再次响起。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