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A两大阵营优劣大透视

互联网 | 编辑: 2004-12-22 00:00: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现在很多朋友都想买一个PDA,作为自己的“电子秘书”,不过PDA对大多数人而言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如果你有朋友很熟悉PDA的话,问他们当然是没错了,但如果没有怎么办?不用担心,笔者在这里为大家献上一份厚礼,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当今PDA两大阵营,以及我们该选哪个阵营的PDA

PDA两大阵营优劣大透视 三

三、PocketPC的历史发展回顾

和Palm比起来,其实PPC只能够算是一个小弟弟,但是由于这个小弟弟出身豪门,因此虽然才刚过4岁生日,这个小弟弟已经能够和哥哥一较高下,在PDA市场之中各占半边江山了。

PPC的出现要追溯到2000年4月中旬,微软总裁巴尔默(Steve Ballmer)在美国纽约联合其合作伙伴Casio,HP,Compaq正式推出PocketPC产品,向Palm发起挑战。其实微软并非在2000年才开始涉足PDA领域,早在1996年,微软就推出了自己的手持电脑设备操作系统WindowsCE,并且搭配Palm-Size PC销售,这个古怪的名字也可以看出当时的Palm已经俨然PDA的代名词。微软初期的产品不但速度缓慢,耗电量大,而且应用软件也很少,因此除了依赖微软的名气之外,本身和Palm相比根本没有优势。

2000年4月中旬推出的第一代PocketPC是搭载WindowsCE 3.0系统的,从功能上而言首次接近了Palm,从而成为了能够和Palm势均力敌的对手。PPC刚推出的时候在市场上面并没有造成很大的反响,但是随后Casio和Compaq推出的两款产品却在市场上面掀起了Palm的风暴,它们就是Casio的Cassiopeia E-125和Compaq iPaq 3630。Cassiopeia E-125的造型虽然不潮流,而且灰色的搭配略显得“老土”,但是作为第一款65000真彩色的PPC而言,它的方向键和功能键左右分离的设计却让其成为学生和游戏迷的至爱。而且150MHz的CPU、32MB内存、CF II插槽也是当时的主流,因此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唯一的缺点就是价格较高,当时折合人民币要差不多6000元。而Compaq iPaq 3630则完全是时尚潮流的设计,206MHz Intel处理器、4096色的TFT液晶屏幕,内置16M固化内存和32M内存是相当诱人的配置,可惜其不带扩展槽,要扩展功能的话只能购买相应的设备来支持扩充。

市场的逐渐红火让PPC阵营对Palm阵营展开了更大的攻击力度,2001年开始Palm的市场占有率开始下降。在这一年里微软将WindowsCE 3.0升级到了PocketPC 2002,采用了全新的使用界面,输入法更加方便好用,多媒体功能也得到了加强,特别是首次支持MSN Messenger,用户可以很方便地用PPC和网上使用MSN Messenger的用户进行沟通。同时更多的厂商也加入到PPC的阵营之中,更多的经典机型相继推出,支持蓝牙的PDA也首次出现,Palm的日子就更加不好过了。

从2002年到2004年,虽然PDA的销售进入了历史低迷期,但是PPC的技术改进一刻也没有停止过。2003年6月,微软推出了全新的移动操作系统Windows Mobile 2003 for Pocket PC,这个新版本的操作系统在网络浏览和多媒体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大大扩展了Windows的产品线,也让包括JVC,Gateway和松下等一线大厂加入Pocket PC的怀抱之中。此外内置摄相头,内置GPS导航系统,内置GSM/GPRS等强调整合功能的PocketPC产品也相机推出,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一代的青睐。到了2004年,微软再次发布Windows Mobile 2003第二版,提供了对VGA(640*480)分辨率的支持,可以自由切换横屏竖屏显示。同时Intel也发布了下一代的XScale处理器,最高频率达到624MHz,多媒体和游戏性能进一步提升,功耗却大幅下降。可以看出未来PPC的走向除了走行业定制的路线,主攻行业用户之外,还会往多媒体娱乐方向发展,抢夺包括MP3随身听、掌上游戏机(GBA之类)和数码相机的市场。

HP 3400采用Windows Mobile 2003第二版,搭载蓝牙和WI-FI双无线、还有130万像素的摄像头。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