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熨斗一线城市增长乏力低端占近七成

互联网 | 编辑: 2007-05-17 00:30:00转载

电熨斗是小家电中发展比较平稳的产品,根据GfK对全国21个主要城市零售市场的监测结果,2006年,电熨斗在这些城市的销售量继续保持稳定的增长势头——比2005年增长了7.09%,平均价格也有8.64%的增长。

和其他家电产品一样,电熨斗的销售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特点,2006年的销售高峰分别出现在1月、5月和10月,新年、“五一”和“十一”的“黄金周”拉动了电熨斗的销售。

GfK的监测结果显示,在21个城市销售的电熨斗主要品牌当中,欧洲品牌历史悠久,进入中国市场时间早,深受消费者的认同,与往年一样占据着市场主导地位。对比2005年,2006年欧洲品牌电熨斗的占有率进一步提高,由45.61%提高到46.57%。占有率第二的是国产品牌阵营,虽然比例有所下降,但依然凭借价格优势(平均价格在170元以下),占据近三成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三的是日本品牌,占21.28%的市场份额,比2005年的15.69%有了很大增长,日本电熨斗品牌在2006年的“丰收”主要得益于中高端产品阵营的快速成长。

在GfK监测范围内的21个城市中,销售量份额排位前四的都是一线城市,分别为上海18.36%、北京16.77%、广州8.2%、深圳7.64%,说明这4个城市仍是电熨斗生产企业争夺的最重要阵地。然而,分析其增长数据可以看出,这几个城市除了北京依然保持11.35%的增长率外,其他城市均上升乏力(上海增长6.31%、广州增长0.61%、深圳为零增长)。

2006年电熨斗销售量增长率排名前三的城市是福州、昆明、杭州。其中,福州市场的增长可谓神速,增长率高达48.95%;杭州、昆明的增长速度也很快,增长率分别为14.38%和12.11%。北京则以11.35%的增长率位居第四。由此可见,除了一线城市外,福州、昆明、杭州也已成为厂商的必争之地。

2006年,全国21个城市电熨斗的平均价格比2005年上涨了8.64%,由2005年的184元上升至2006年的200元,这主要是由于电熨斗中均价相对更高的蒸汽电熨斗比均价较低的传统电熨斗销售量增长得更快(蒸汽电熨斗增长8.32%,传统电熨斗增长3.72%),导致整体市场均价的上升。

GfK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消费者对均价低于200元的低端电熨斗产品更为青睐。2006年,监测范围内的全国21个城市销售的电熨斗产品中,200元以下的低端产品占有率竟然高达68.15%,其次则是200~399元的中低端产品,比例为25.21%。而市场中400~599元的中高端产品,以及600元以上的高端产品的市场份额都很小,分别为3.23%和3.4%。

在中国、日本和欧洲品牌中分出低端、中低端、中高端、高端4个价格段,可以看到,中国品牌在低端产品上所占的比例最大,而在其他价格段比例都较小,欧洲品牌在高端市场中竟然占有超过八成的份额,而日本品牌产品在中端的比例较大。这一点在不同来源地品牌的平均价格走势上也有所体现,中国品牌的均价最低,其次是日本品牌,而欧洲品牌均价最高。

电熨斗销售渠道中,家电连锁店和独立店的销售量份额比2005年有了明显增长,而百货商店和超市的份额则显著下降。家电连锁店增长最为迅猛,由2005年的27.3%上升到2006年的32.1%,独立店也由2005年的8.9%上升到11.0%。而百货商店和超市的份额分别从2005年的34.8%和29.0%下降到2006年的30.0%和26.9%。

作为电熨斗中的高端产品,2006年无线电熨斗在中国市场上的发展缓慢,数据显示,无线电熨斗2006年度销售量竟然是负增长,增长率为-2.03%。这主要是因为无线电熨斗更加趋向高端,与有线电熨斗的价格差距进一步拉大。GfK的监测数据表明,2006年,无线电熨斗的平均价格为612元,比2005年413元的均价上升了48.4%,而相比之下,有线电熨斗的均价为194元,比2005年181元的均价仅上升了7.2%。正是由于无线电熨斗均价的增长,相对有线电熨斗价格高昂,使得中国的消费者对其望而却步。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