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伤有理 卡巴斯基诺顿不提赔偿

互联网 | 编辑: 杨剑锋 2007-05-23 09:30:00转载
 本报讯(记者 沈衍琪 杨汛)“卡巴斯基并未针对任何一款特定软件。”在本周众多用户电脑中安装的瑞星卡卡上网安全助手被卡巴斯基杀毒软件当作病毒删除之后,昨日,卡巴斯基网站上挂出声明,称一切都是为了用户安全。

  与此同时,另一家国外杀毒巨头——诺顿也遭遇了“误杀”WindowsXP程序的尴尬,而且影响面远远大于卡巴与瑞星之争。两款表现颇为“强悍”的杀毒软件同为进口,也同对赔偿一事绝口不提。

  卡巴斯基公司表示,接到瑞星投诉之后,卡巴斯基立即安排病毒分析工程师对瑞星卡卡在用户计算机内的行为进行全面评估。公司负责人称,鉴于卡巴斯基在全球均奉行“用户安全第一”的保护原则,对任何可能对计算机安全造成威胁的进程都会向用户提出警告,即使这些进程来自于商业软件。

  也就是说,虽然瑞星与卡巴一样同为网络安全软件,但只要其中包含了被卡巴视为风险的程序,就会被“格杀勿论”。正因如此,许多商业软件厂商在将其软件推向市场时,都会考虑与卡巴斯基反病毒软件的兼容性。不过,像瑞星这样的竞争对手显然并不买账。

  相比之下,生产销售诺顿的软件供应商赛门铁克公司则低调许多。事件发生后,诺顿立即发布了更新文件对这一失误进行修正,并发表致歉声明。不过诺顿的声明中惟独对用户最关心的赔偿问题只字不提,甚至搬出免责条款来应对用户的索赔要求:“在任何情况下,赛门铁克公司及其特许人的责任将绝不超过软件的购买价。”

  “卡巴斯基和诺顿一向都以安全性著称,怎么会近期连续发生事故?他们太不重视中国市场了。”一位网友在软件论坛上表示了对国外杀毒软件的不满。技术人员指出,在杀毒软件业内曾一度使用“白名单”测试制度,以免误杀“好软件”,目前国外大部分软件公司已经取消了该项测试,但瑞星、金山等国内企业依然坚持使用。因而不少用户感觉本土杀毒软件相对“温和”一些。而一位软件业内人士则为国外杀毒软件说了句公道话:“卡巴斯基和诺顿一向以‘杀伤力’大著称。如果你是专业人士,能够对每次提示的风险软件进行辨认,选择国外软件还是不错的。”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