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的“双十”岁月

互联网 | 编辑: 2005-08-02 01:00:00转载

二十年前的7月1日,是高通正式成立的日子。在二十年的时间里,这个曾经只有7个人的技术作坊如今已发展成为拥有8000多名雇员,销售收入达49亿美元的财富500强企业。高通CDMA技术也已成为全球3G标准的核心技术。

  二十年前的7月1日,是高通正式成立的日子。在二十年的时间里,这个曾经只有7个人的技术作坊如今已发展成为拥有8000多名雇员,销售收入达49亿美元的财富500强企业。高通CDMA技术也已成为全球3G标准的核心技术。

  二十年后的今天,在取得了辉煌业绩的同时,高通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保罗•雅各布”时代。

  当我们回眸任何一个成功公司的发展轨迹,往往都会发现它们有着刻骨铭心的奋斗历程和独到的战略思想。而对于高通,更是如此。

  艾文•雅各布其人

  说到高通,这个名字就不能不提。

  在2005年5月参加全球财富论坛之际,当时还身兼CEO一职的艾文雅各布在北京如约与记者见面。72岁的他,依然是那么神采奕奕,精神焕发,用平静而富有感情的语调回忆了这些年来所走过的历程。

  艾文雅各布的家乡在麻省的New Bedford。1950年,年轻的艾文•雅各布高中毕业。当时二战刚刚结束,国家经济方向尚不明朗,导致大多数毕业生对自己的未来选择也是一片茫然。

  当时艾文•雅各布的家人都在饭店工作,所以在家人和学生顾问的建议下,艾文•雅各布进入了康奈尔大学酒店管理系学习。然而在一年半以后,对理工学科一直很感兴趣的艾文•雅各布就毅然决定转学电子工程专业。在工程专业如鱼得水的艾文•雅各布于1956年顺利进入麻省理工学院,获得继续深造的机会。

  在麻省理工学院,表现突出的艾文•雅各布很快和一些信息理论专家取得了联系,在Claude Shannon、Norbert Weiner Robert Fano、Peter Elias和Y W. Lee等一些专家的影响下,他开始涉足信息理论领域,而其中Shannon对CDMA基础理论形成所做出的极大贡献对艾文•雅各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就是从那时起,艾文•雅各布开始深入接触到CDMA的原始理论。出于对该理论的浓厚兴趣,在1959年获得博士学位后,艾文•雅各布决定留校任教,以便继续他的通信理论研究工作。在1964至1965学年期间,艾文•雅各布请假去了加利福尼亚推进技术试验室担任美国国家航天局的一名驻留研究员。在那里,艾文•雅各布第一次与Andrew J. Viterbi教授相识,而且成为了好朋友。

  回到麻省理工学院不久,艾文•雅各布接到了康奈尔Henry Booker教授的电话,邀请他去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任教。出入对加利福尼亚的喜好,他欣然接受了这一邀请。在那期间,艾文•雅各布一边任教,一边与Andrew J. Viterbi一起从事一些零散的通信技术的顾问工作。然而,由于对顾问工作需求的与日俱增,二人随即决定与Len Kleinrock一起成立Linkabit技术咨询公司,从而更有效地利用和分享三人的技术知识。那一年是1968年。

  Linkabit的早期项目几乎都来自政府部门和军队。当时,美国海军正在大量扩充在圣迭戈区域的部署,这使军用通信咨询方面的订单如雪片一样飞来。但是Linkabit的飞速成长也不只归功于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由艾文•雅各布他们三人所带领的团队以深厚的技术背景、善于解决当时最为复杂的技术难题和超常的干劲而闻名。他们日以继夜的工作,有一次为了给一支部队开发一个通信接口,整个团队甚至在野外露营了四天三夜。

  Linkabit成长飞速,平均年增长率超过50%,艾文•雅各布终于在1971年决定离开他从事13年的教学工作,全身心投入公司的业务发展。也就是那段时间,艾文•雅各布博士和他的团队开始深入接触FDMA(频分多址,AMPS/1G基础技术)、TDMA(时分多址,GSM基础技术)和CDMA在数字卫星通信中的应用,而当时距TDMA的大规模商用还有大约20年的时间。到了1980年8月,Linkabit已经由最初的3人成长为一个600人的中型公司。出于业务发展的考虑,Linkabit管理层决定把Linkabit卖给M/A - COM。随后因为M/A - COM管理层发生了一些变动,艾文•雅各布与1985年4月决定退休,随后很多Linkabit原始员工也离开了M/A-COM公司。

  但是,仅仅是躺在加州的海滩上安度余生并不能使艾文•雅各布对通信业界一日千里的变化视而不见,“离开M/A–COM 三个月后,我觉得退休之后很无聊,所以同Linkabit公司的其他六个同事决定再干一场,于是,1985年7月1日,我们成立了高通公司”, 艾文•雅各布博士兴奋的说道。

  第一个十年:公司创建到CDMA商用

  公司成立之初,高通主要是为用户提供有关信息技术的咨询服务,位于西雅图的航天工业巨头休斯公司就曾经是高通的主要客户之一。在高通成立几个月之后,艾文•雅各布和另外一位高通创始人在从休斯公司回圣迭戈的高速公路上,灵感让两位意识到CDMA技术极具商用价值。这一想法改变了高通。

  CDMA的核心技术——扩频技术可以增加网络的用户容量并可重复利用频率资源,从而增加频谱利用率,缩减网络搭建和运营成本。从最终用户的角度看,他们可以享受优异的话音质量、更高的保密性和更可靠的接通率。

  然而,CDMA在技术概念上虽然具备着GSM (即TDMA)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在CDMA正式商用之前,仍然需要无数次在实验室的试验中去逐渐完善。基于对CDMA技术的深刻理解和执著,高通在成立之初一直专注于解决CDMA技术商用化之前的技术障碍,诸如功率控制和切换问题等,终于,在1986年高通注册了自己的第一个CDMA专利。尽管如此,业界对于CDMA的猜测却仍然存在。很多通讯业内人士认为那是不可完成的任务,很多移动技术的开发商也在逐渐退出CDMA领域。

  通过两年多的努力,以艾文•雅各布为代表的高通人克服了一系列的技术障碍。在1988年10月,高通公司第一次向公众介绍了CDMA蜂窝移动通讯概念。出于对CDMA技术的信心,高通人又花费了一年时间艰苦地开发出一个样板系统,并于 1989年在芝加哥召开的一次电信行业会议上,竭尽全力向人们展示并推介这种技术。11月,在PacTel Celluar的协助下,高通公司在圣迭戈成功完成了历史上第一次CDMA呼叫试验。这次试验的成功,成为高通公司发展道路上一个至关重要的里程碑。

  之后,人们对于CDMA技术所持态度有了很大改观。但艾文•雅各布深知,试验成功只是一个基础,CDMA能否大规模商用,取决于CDMA能否尽早成为2G标准。技术标准的确立在很多行业都对行业竞争格局和发展起到决定作用,通信行业更是如此。一个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和成功运营需要系统设备、移动终端和软件平台的无缝协作,而标准就是这一协作的语言。

  然而压力是多方面的。GSM已经提前成为欧洲和美国的2G标准,CTIA认为CDMA至少在商用成熟度上落后两年。厂商和运营商也对CDMA持怀疑态度,还有些人把其视为自己对TDMA投入的威胁。面对这些阻碍,高通的做法是在商业层面寻找在TDMA领域发展相对落后的二线厂商和运营商,说服他们相信CDMA是让其重获市场先机的武器。在当时,许多发展中国家的2G数字移动通信还方兴未艾,厂商和运营商希望寻找替代性技术以赢得自身发展空间。为了向这些市场推广CDMA技术,高通公司的创业者们走访了很多国家和地区。艾文•雅各布第一次访问中国是在1993年,当时他来中国的目的就是为了向大家介绍CDMA的最新技术发展信息以及回答大家对CDMA的一些问题,并增强人们对CDMA技术的兴趣。

  从1989年到1993年第一个CDMA网络的部署,经历了4年的时间。而当时几乎所有主流运营商和设备商都是GSM联盟的成员。虽然大部分通信专家都坚信CDMA在技术上的确比GSM有着更强的技术优势,但当时GSM的标准刚被确立,在短时间内再引入另外一种新的技术标准,难度可想而知。高通所要做的就是要用大量的事实去说服标准制定机构,让他们相信CDMA技术要大大优于GSM,只有这样才能让电信工业协会(TIA)接纳CDMA。在此间的几年中,高通都是在各种方式的演示中渡过的。

  终于,1993年,TIA采用了蜂窝标准IS-95。此标准成为基于CDMA的蜂窝系统全新时代的基础。1995年, CDMA 被指定为个人通讯业务(PCS)的标准之一,正式进入2G技术标准竞争的舞台。1995年,全球第一个商用CDMA网络在香港部署。在此之后,CDMA技术成星火燎原之势。

  第二个十年:CDMA与WCDMA并肩发展

  同年11月,CDMA技术在中国商用,中国长城通信公司采用了CDMA技术部署了区域性的移动通信网。在2002年1月,中国联通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开通CDMA移动通信网络。

  在CDMA网络加速部署的同时,移动通信最重要的载体——手机终端也在不断发展中。一方面,高通把更加丰富的功能集成到更小的芯片中,另一方面,CDMA产业链上的手机终端制造商也在不断优化终端设计,使得手机更加人性化、功能化。

  技术的发展始终没有终点,CDMA的发展更是如此。

  为了加速CDMA手机芯片研发工作的快速发展,2005年2月高通公司推出了加速的产品研发路线图,计划将研发划分为四大平台:第一个平台是经济型平台,主要服务于低成本的入门级手持终端;第二个是多媒体平台,主要运用于功能丰富和具有数据能力的终端;第三个是增强型平台,适用于具有高质量多媒体应用能力的终端;第四个是融合平台,用来体现无线通信终端和消费电子产品之间的融合。“在几年后,我们可以预计,人们身边唯一的电脑就是掌上的手机。它将具备强大的计算和数据处理能力”,艾文•雅各布对此充满信心。

  在CDMA2000技术方面,高通也在一直不断地推动着CDMA2000 EV-DO商用网络的部署,帮助运营商稳健地迈向成功。EV-DO的传输速率可达到2.4Mbit/s,数据吞吐量达到1.5Mbit/s,远远高于其它无线传输方式,能更好地促进各种多媒体业务的应用。

  目前,高通又推出了EV-DO新的版本A。EV-DO版本A拥有更快的传输速率:反向链路可以达到1.8Mbit/s,而前向链路则可达到3.1Mbit/s 的峰值速率。可更好地支持QoS,根据用户上网或游戏等不同应用对网络数据不同的实时要求进行网络容量分配。

  截止到2005年4月,全世界共有16家运营商部署了EV-DO网络,为1200多万用户提供高速无线服务。

  除了CDMA技术,高通也一直在关注WCDMA标准的发展:早在1999年高通公司就开始了对WCDMA技术的研发,并于2000年开始跟运营商做一些互操作性的测试。高通公司用行动证明着对WCDMA的承诺:2004年10月,高通公司宣布与 NTT DoCoMo, Inc. 携手推动 WCDMA 的全球部署,一系列内置高通芯片组以支持多家外国运营商的手机将能够在 DoCoMo 的日本 FOMA 网络中漫游。一个星期后,高通公司又宣布和西门子集团达成合作协议,双方将合作制造一系列基于高通WCDMA芯片组的无线多媒体手机,这标志着高通的WCDMA解决方案在欧洲——WCDMA发源地的进一步成长。在2004年11月的香港3G世界大会上,高通公司展示了可以在WCDMA网络上运行的BREW解决方案。

  如果说WCDMA作为GSM的演进正在步入成熟期,那么HSDPA作为WCDMA的演进正在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而这其中具有标志性的事件就是高通公司和北电公司于今年1月26日合作在法国成功完成的业内第一次商用网上基于HSDPA的端对端呼叫测试。这次宽带呼叫使用了高通公司的MSM6275™ 芯片组和北电的商用WCDMA网络基站及无线网控制器。此次测试的成功是HSDPA商用化进程中的一次飞跃,标志着一个高速无线通信网络服务时代的到来。到今年晚些时候,高通公司下一代的WCDMA HSDPA将会被集成到芯片产品当中,成为业界第一家把HSDPA解决方案融合到芯片组中的厂商。从网络到芯片,从语音到数据增值,对技术创新的不懈追求让高通在WCDMA战线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二十年:不断创新与独特商业模式成就高通

  如果说对CDMA技术的执著和深刻理解是高通公司成功的基础,那么高通独特的商业模式则是其通向成功之门的关键。高通通过向手机制造商、系统设备制造商以及增值业务领域内容和服务提供商提供核心移动通信芯片和技术,使他们获得行业技术优势和市场先机,从而成就自身的发展。在这种商业模式得到了充分的论证后,高通的企业发展战略也显得更加清晰:长期引领移动技术创新,推进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这一战略决定了高通的发展和产业链合作伙伴的发展息息相关。高通的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发展,而移动通信产业发展又进一步成就高通的成长。因此,高通一直在投入更多的研发力量推进着技术的进步。公司2004年投入创新和研发的费用达到7.2亿美元,占全年收入的15%。为了保证创新的活力和激情,高通在全球拥有来自100多个国家的数千名工程师。这使高通企业文化中始终保持着一种“工程师”的精神和作风。

  因为经营模式的确立,高通先后把手机生产部门和基础设备生产部门卖给了京瓷和爱立信。在那之后,高通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技术创新和合作上。高通的CDMA芯片和技术被越来越多的合作伙伴采用,这进一步加快了CDMA移动通信产业链的形成。

  事实已证明,高通公司在全球的合作伙伴都从3G CDMA技术中受益匪浅。2004年9月,世界上最大的CDMA运营商Verizon Wireless的CDMA2000 1xEV-DO无线数据服务在美国扩展了11个新的城市和20个机场,其名为“BroadbandAccess”的3G高速数据网络在美国为个人用户和企业用户提供了市场上最快速的大范围无线互联网接入服务,使用户无论走到何处都可以保持在线并开展工作。此项技术为Verizon Wireless带来了巨大的利润:两年前Verizon Wireless的ARPU值大约在30美元左右,而在提供EV-DO服务之后,这些把EV-DO作为互联网接入方式的商业用户的ARPU值达到了90美元。

  在中国,高通也与各领域的合作伙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自从2002年中国联通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开通CDMA移动通信网络以来,高通与联通就一直保持着亲密的接触,并于2003年2月成立了合资公司——联通博路,随即于7月正式推出基于BREW的无线数据应用。截止到目前,BREW的活跃用户已达到190多万,国内已有200多家 BREW开发商为用户提供了800多种基于BREW的应用,BREW解决方案已成为中国联通ARPU最重要的来源之一。

  同时,中国本土的设备制造商们凭借着高通的先进技术,也正在走出国门,走向世界。2004年12月,华为更是首次携带着中国生产的网络通信设备踏上了北美大陆,与美国电信运营商NTCH合作部署CDMA2000 1x网络并推出相关的无线服务,这是中国通信产业走向世界的一大里程碑。也正因为这种支持,高通公司连续两年被华为、中兴评为“年度最佳合作伙伴”。

  在手机制造领域,国内手机厂商与高通也开始了“亲密接触”。2004年11月,夏新在中国部署3G网络之前抢先推出了商用的3G终端,为中国本土终端企业参与全球竞争开创了先列,而这些终端所采用的就是高通公司的手机芯片和解决方案。

更多权威的网络通信资讯,请点击进入 PChome网络 中心

如果对本栏目有任何建议、意见或问题,或者有任何网络通信资 讯、新闻、专题、专栏、活动、视频内容合作,欢迎点击 PChome网络中心联络页面 发邮件或致电021-64480216/7*222联系,惟冰会尽快给予回复 ,并且感谢大家对PChome网络中心一贯的关注和支持!

更多优惠 ,更多惊喜,请拨DELL免费电话800-858-2336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