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pace中国版的本土生存之道:内容差异化

互联网 | 编辑: 张蓉 2007-11-26 11:41: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顶着美国社交网站领头羊的光环,Myspace从今年年初正式登陆中国时起,其本地化问题就一直备受业界关注。

第一页

顶着美国社交网站领头羊的光环,Myspace从今年年初正式登陆中国时起,其本地化问题就一直备受业界关注。此前EBAY、谷歌等众多国际互联网巨头在中国的发展都遇到本土化的阻碍。前车之鉴。Myspac中国又将如何应对?

Myspace中国首席执行官罗川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Myspace中国将采取自建服务器、推出中国国家级域名Myspace.cn的“中国品牌”,主打符合中国网民文化消费特点的内容,为自主创新奠定坚实基础。

Myspace的中国化之路

社交网站是Web2.0(第二代互联网技术)潮流的最时尚代表,其全部内容均来自用户创造,功能包括为用户提供个人博客、群组、照片、录像、音乐以及其他多种互动交流的方式。2005年,新闻集团创始人鲁珀特·默多克以5.8亿美元的天价将MySpace收购,使其成为全球最知名的社交网站。

2007年5月,MySpace进军中国。在默多克“全球化视野,本地化操作”名言的指引下,MySpace进行了一系列中国化的改革,包括由默多克中国妻子邓文迪直接操刀,以及雇用了微软MSN前中国区总裁罗川担任总经理。

罗川上任后,摆在其面前的主要任务是如何进行更深入的“中国化”。

互联网首先是文化产品,要与所在国家文化一致,罗川对这一点深信不疑。注册以中国顶级域名“.cn”为标志的网址,在互联网上有一张“中国身份证”,成为本地化的第一步。

罗川介绍,在Myspace进入的所有国家里,唯一采用所在国域名的是“中国版Myspace”。罗川说:“这意味着Myspace对中国这一全球最具活力的互联网市场的重视。既然是做一个扎根于中国的企业,选择CN域名是Myspace释放的本地化最强信号。”

“也许有的企业会认为国际域名‘.com’会更具有国际视野,但事实上,现在注册‘.com’域名越来越长,从战略性上考虑,我觉得不如选一个精炼的域名,更简短也更容易记忆。此外最重要的是,我们需要CN域名对中国用户的亲和力,这是在中国土地上开展互联网业务的必需。”

Myspace.cn内容注重差异化

除了注册CN域名之外,中国版Myspace越来越多地展现出与美国Myspace的不同。“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讲,Myspace.cn与Myspace.com之间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不同。Myspace.cn将根据中国网民的特点和需求,研发出各种适合的产品和服务,在满足网民的同时实现企业的成长。”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2 页12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