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成西就》――俗不可耐的经典

互联网 | 编辑: 席文燕 2007-12-07 00:30:00转载

也许你可以不知道《东邪西毒》,但是你应该知道《东成西就》,因为相比王家卫的大智大思,刘镇伟的大智若愚显然吸引着更多的人。其实蛮难以想像的,一般因为拍摄《东邪西毒》时候档期太长而临时凑在一起的演员,一个俗不可耐的剧本,一套一套的无稽之谈,没想到居然成就了九

也许你可以不知道《东邪西毒》,但是你应该知道《东成西就》,因为相比王家卫的大智大思,刘镇伟的大智若愚显然吸引着更多的人。其实蛮难以想像的,一般因为拍摄《东邪西毒》时候档期太长而临时凑在一起的演员,一个俗不可耐的剧本,一套一套的无稽之谈,没想到居然成就了九十年代除了大话西游之外最经典的喜剧,说是明星的功劳也罢,说是导演的功力也好,总之,在《东成西就》面前,我想多么智慧和冷静的人,也会忍俊不禁吧。


有种说法叫“返璞归真”,就是说一个事物,或者道理,发展到极致的时候,就回到了它本初时候的样子,我想《东成西就》说明的就是这么一个道理。喜剧,在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出现了很多变体――哑剧、黑色幽默、冷喜剧、无厘头、后现代、反讽……等等,但是其实我们或许都忘了,喜剧之所以吸引人,就是因为它好玩,无论你的意义多么的深刻,手段多么的独特,你的最终目的还是让人发笑。而做到这一点,卓别林靠的是肢体,金·凯瑞靠的是表情,周星驰靠的是语言,而刘镇伟,靠的就是喜剧本身――言和行。《东成西就》俗在言行,而成功,我觉得也是言行。

无可否认,《东成西就》的台词是俗不可耐的,一方面这和剧情息息相关,而另一方面,也和片子的拍摄仓促有关。先看看几个主演的名字:梁朝伟,张曼玉,梁家辉,张学友,张国荣,王祖贤,林青霞,叶玉卿,刘嘉玲,钟镇涛……试想,这一群大牌,无论哪一个拿出来,都是电影中的主角,每个都是独当一面的巨星,可是这么多人凑在一起,如何给戏呢?戏份的安排该如何呢?我想十个导演也许九个要想破头,可是刘镇伟偏偏就是那一个,他给了所有人最合适的出场时间,最合适的角色,最合适的台词,没有让人感到一丝的不协调。相反,这样的戏份安排还给人一种一加一大于二的感觉,刘镇伟的统筹功力让人叹服。而另一方面,这么多明星能在有限的出场时间内给我们深刻的印象,我想刘镇伟给众人配置的各种风格的语言台词是至关重要的。比如梁朝伟的台湾话,张曼玉的停顿,张学友的山东话,梁家辉的娘娘腔,刘嘉玲的男人腔,段家的英文……都是十分有特色,简直是让人“过耳不忘”。所以说虽然大杂烩很难做,但是一旦做好了,那个味道自然是十分的鲜美的。

你可以说《东成西就》的语言多么的不精炼,你可以说它的布景多么的烂,你可以说它的服装多么的简单,你可以说它的剧情多么的欠考虑,但是对于这些明星拍摄这部片子的态度,你绝对是要佩服的。虽然是一档赶档期的贺岁片,虽然没有很好的前期准备,虽然所有的演员都是临时凑在一起的,但是他们还是用自己专业的表现,给这部俗不可耐的恶搞剧作,包上了闪光的外衣。梁朝伟,张学友,梁家辉和刘嘉玲是最投入的四个演员,表演几乎已经到了随心所欲,大道无形的境界了,无论是欧阳峰的“哑巴吃黄连”,还是洪七公的痴痴傻傻,抑或是段皇爷的阴阳怪气,周伯通的粗犷豁达,都被演绎的妙到毫颠,相比起当年83版经典的“射雕”,也许十年之后的这部《东成西就》算是搞笑版的经典吧。

两段唱歌的桥段我觉得是《东成西就》中最出色的两段搞笑镜头,一段是梁家辉和张国荣的“双飞燕”,一段则是张学友的“我爱你”,都充满了无尽的创意和想像力。前者我想更多的应该是对《九二黑玫瑰对黑玫瑰》的模仿,而后者,我想更多的,怕是对于外国歌剧和演唱风格的恶搞。其实说起恶搞,我倒是觉得这部片子应该是《东成西就》开了先例。而那个时候人们看到这部电影,就像今天我们看到《大电影之数百亿》等电影一样,十分的新奇。而做为“恶搞片”,对于当时还小的我来说,是根本没有什么概念的,因为那个时候,我只知道这部片子很好玩,人都傻傻的,做的事情让人捧腹,相反,倒是《大话西游》无法理解,如今虽然知道《大话西游》的价值要高很多,但是对于《东成西就》出了少年时候爱看给的感情分之外,它如此原始的喜剧风格还是很少见的。至少,这样的喜剧片少了那些让人反感的特技和包装,很纯粹,演技,是这部电影中最动人的因素了。

很多片子现在都模仿《东成西就》,但是我却觉得很反感,大抵有的时候,模仿经典,会有“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感觉吧,毕竟那是一部“俗不可耐”的经典阿。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