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名状》里的四大历史疑点

互联网 | 编辑: 席文燕 2007-12-18 00:30:00转载

看完《投名状》,心里生出好些谜团。于是,翻翻历史,做些“学问”,试图找出事实真相。 (1) “投名状”究竟是什么? 我是从《水浒传》里知道“投名状”的。林冲火烧草料场后逼上梁山,王伦本事低微、心胸逼仄,不愿意容留林冲,便逼他纳个“投名状”来。“林冲便

看完《投名状》,心里生出好些谜团。于是,翻翻历史,做些“学问”,试图找出事实真相。

   (1) “投名状”究竟是什么?
    我是从《水浒传》里知道“投名状”的。林冲火烧草料场后逼上梁山,王伦本事低微、心胸逼仄,不愿意容留林冲,便逼他纳个“投名状”来。“林冲便道:‘小人颇识几字,乞纸笔来便写’。朱贵笑道:‘教头你错了。但凡好汉们入伙,须要纳投名状,是教你下山去杀得一个人,将头献纳,他便无疑心,这个便谓之投名状。’”陈可辛电影里却不是这个意思。庞青云、赵二虎、姜午阳三人结拜,以鲜血立下“投名状”:“生不能同生,死愿同死”,“杀我兄弟者死,乱我兄弟者死”。一个是杀人示诚的人头,一个是带有诅咒性质的生死文书,也不知道哪个“投名状”更正宗?

    (2)庞青云(马新贻)因何而死?
    谁都知道,《投名状》翻拍自《刺马》,而《刺马》取材清末四大疑案之“张汶祥刺马”。《投名状》里,庞青云和莲生两情相悦,然而莲生也知赵二虎“是好人”,她在“红纱帘”和“绿纱帘”之间委决不下,好生煎熬。但情感纠葛并非庞赵的主要矛盾。庞青云一意向上爬,杀人如草,赵二虎却重兄弟之情和承诺之重,两人的世界观早已水火不容。再加上朝廷大员的挑拨:“你山字营是姓赵的呀”,为了隐隐约约的老大之争,庞青云杀了赵二虎。

    老电影演的是戏文里的故事:两江总督马新贻在尚未发迹时,曾和张汶祥、黄纵结为兄弟,马新贻为老大,黄纵为老二,张汶祥老三,老二和老三皆为绿林中人。马新贻得势,老二、老三前去投奔,身份上的差异使他们不像从前融洽。因老二之妻貌美,为马新贻所占,并害死老二黄纵。张汶详为替二哥报仇而刺马。

    实际上,庞青云就是马新贻。“张汶祥刺马”史有其事,《投名状》和《刺马》谁更接近事实呢?关于马新贻被刺的原因众说纷纭:第一种是老电影里说的马新贻“渔色负友”,张汶详为友复仇,刺杀马新贻。第二种是说马新贻因审理江苏巡抚丁日昌之子丁慧衡致死人命一案,造成督抚不和,招致杀身之祸。第三种是讲因为马新贻力剿海盗,张汶祥为友出头,刺杀马新贻。第四种则是马新贻私通回匪,张汶详为之不平,决意刺杀。第五种是由于政治原因,马新贻被湘军集团设谋而杀。《投名状》里安排了这条线,在姜午阳把刀刺向庞青云时,一直视庞为异己的姜大人派来的杀手也在暗处开抢击中了他。

    (3)与庞青云对阵的是谁?
    细心的观众可能会纳闷:《投名状》里这三兄弟这是跟谁战斗呢?那个被赵二虎劝降了的书生气十足的敌方将领是谁?憋在瓮城里被射杀的那些头包红布的士兵是哪部分的?血流成河,不清不楚。

    张彻导演、姜大卫和狄龙主演的《刺马》里,历史背景是真实的,与马新贻交战的是“长毛”。在香港的意识形态里,“长毛”和义和团、红灯照一直是愚昧倒退、祸乱历史的邪教组织,在影视作品里常被歧视和丑化。李连杰早年演的《黄飞鸿》系列里,就没少和这些妖人们动手。但在大陆的历史教科书上,“长毛”被称为太平军,他们发动的起义被称为“太平天国运动”。《投名状》以内地市场为主要目标,自然要归化主流意识形态。“长毛”是不好再提了,“太平军”也不能随便演义,干脆就完全模糊了敌人的身份和名号,影影绰绰有个意思就行了。

    马新贻是在两江总督任上被杀的,而不是片中的“江苏巡抚”。马新贻的前任是剿灭“长毛”立头功的曾国藩,马新贻被刺后,前来收拾局面的仍是曾国藩。因镇守苏州而殒命的太平军将领是谭绍光,他是被叛变的部下杀害的,并没有像片中那样口称“苏州是个大牢”并自寻死路。马新贻根本没有参加围困苏州的战役,劝降守军的也不是孤胆英雄赵二虎,而是程学启。当时,苏州城内的太平军,除了谭绍光以外,几乎都觉得战局无望,因而与程学启搭上了线,领头的是“纳王”郜永宽。程学启与郜永宽拜了把子,焚香设誓,如果背盟,天诛地灭。郜永宽派人割下谭绍光的脑袋,杀了一千多人,开门投降。

    (4)苏州“杀降”是谁干的?
    “杀降”实有其事,庞青云和赵二虎的辩论也很像程学启和李鸿章的言语交锋。程学启进苏州城以后,见“长毛”多得很,觉得难制,要求李鸿章处决郜永宽等人。李鸿章说,“自古以来,杀降不祥!”程对曰,“我亦知道杀降不祥,而且我还跟郜永宽赌了咒的。不过贼势过大,郜永宽至今不肯剃头,居心何在?他们反了的话,不说我们的弟兄,城里的百姓不知道要死多少?现在拿八个人的性命来保全几百万生灵,有何不可?”其时城内的太平军至少也有三、四万人,全部被杀。这就是电影中瓮城惨祸的来历。

    当然,南京就更不是马新贻打下的了,那是曾国藩任全局统帅,曾国荃为前方司令,苦战经年才得的大功。进城以后,曾国荃大索数日,将太平天国积攒的珍宝搜罗一空,然后一把火烧了天王府。朝廷虽对太平天国巨额财富失踪心存疑窦,但也终无实据。据说马新贻曾受命暗中探察此事,才遭了湘军的嫉恨,成为牺牲品。像片中的庞青云一样,曾国藩打下南京后拥兵东南,一时成了朝廷的大忌。有人劝曾国藩“鼎之轻重,似可问焉”,但他全无背叛朝廷自立之心,更主动裁撤湘军,终于赢得慈禧太后的信任,根本没像庞青云一样被朝廷暗杀。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