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饭局里隐藏的三十六计

互联网 | 编辑: 席文燕 2008-01-22 00:30:00转载

饭局,咋一听起来就有点不怀好意的感觉在里头。明明是吃饭,偏偏要“设局”。看来,发明这个词汇的人真是太有才了。而再仔细琢磨,“饭局”二字与三十六计之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暗渡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欲擒姑纵、抛砖引玉、擒贼擒王、釜底抽薪

饭局,咋一听起来就有点不怀好意的感觉在里头。明明是吃饭,偏偏要“设局”。看来,发明这个词汇的人真是太有才了。而再仔细琢磨,“饭局”二字与三十六计之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暗渡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欲擒姑纵、抛砖引玉、擒贼擒王、釜底抽薪、混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偷梁换柱、假痴不癫、反客为主、美人计、苦肉计等等好像都有点不谋而合的味道……

  早些年,平凉人把请客吃饭或者吃请不叫饭局,多半称呼“口子”。如某君下班遇到熟人,俩人打哈哈,张三说:你弄啥去甲?李四笑答:有朋友叫着呢!张三便明白过来:哦,有口子呢!这里所说的“口子”,就是指饭局。而“口子”一词,多少有点当运气和钻空子、偶遇的意思表示。现如今,平凉人赶时髦,也不大再说有“口子”之类的话了,而是称为饭局了。因为饭局听起来比口子显得雅致,显得有文化。更重要的是,它包含了权谋与机变,隐藏了兵法与计谋在里面,透着一份得意和自夸。于是,所谓的饭局文化也跟着应运而生。
 
  要说饭局,往回倒退几年,那可是“有身份的人”才能享有的专利,一般普通老百姓一年到头也碰不上几趟饭局。不过,现在的平凉人,不管官、农、商、学、兵,可谓是处处有饭局,天天赶饭局。尽管饭局有大有小,饭桌上的菜肴有多有少,有贵有贱。然大多数平凉人对于饭局已不是那么看重,那么计较了。这一点,从平凉城里饭店、餐馆生意火爆程度就可以看出端倪。

  只要你在这个社会上混搭,只要你还有三亲六故,三朋四友,就免不了有饭局。不论你是公交、私交还是公私兼交,或是什么因为谝得来而偶交,都是交必设饭局,似乎不设饭局就不够意思。老同学聚会,重温旧梦没有个饭局就不能回忆起过去美好的时光。给孩子转个学,要办两个饭局还上人情。孩子考上大学,要办饭局以表庆贺。有亲人住院,要办饭局犒劳医生“下刀有方”。到兄弟单位学习取经,尻子还没坐热,主人就张罗着饭局,取回来的经也多半是:那某某人的拳挣得很,某某人的酒量好得很,某某人喝酒耍赖拿矿泉水当白酒喝呢……座谈会上,大家是坐而不谈或者假谈,专等到了饭桌上才边吃边喝边真正地开谈。至于这谈的内容是否和原定计划有无关联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在吃吃喝喝,拉拉呱呱中培养了感情,加深了友情,甚至是滋生了感情,不是皆大欢喜的好事嘛!于是有人慨叹说,饭局已经成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饭局已经超越了饭局本身的小伎俩,成为你是否成功或者出人头地、八面玲珑的“必杀计”了。

  至于别的地方饭局文化啥样,“半瓶子”经见不多,也说不上个子午寅卯来。单就咱平凉来说,所谓的饭局文化其实是世俗文化对“三十六计”的一种另类诠释抑或演绎吧。把一切或大或小的事情全部搬到饭桌子上去讨论,去处置,去周旋,饭局已经演化为社交活动的一个重要手段,没有饭局啥事也办不成或者很难办,摆上一桌,喝上几杯,也许就能万事大吉。也许,你跟我都不承认有啥饭局文化以及“饭局三十六计”之说,可是一切世俗现象都和人文环境、文化氛围密切相关,你不承认也白搭。

  前些天,“半瓶子”和某位文化人在饭局上拉闲说起饭局文化。文化人认为,饭局成为文化,体现在许多方面,首先是礼仪文化,在我们这个礼仪古邦,这是不可不讲究的。其次,就是权谋与机变了。譬如在饭桌上谁坐首席,谁坐次席,谁坐下席。譬如端酒先敬谁,如何说话,都要得体合礼。再譬如谁的酒该喝,谁的酒不该喝,谁的酒你就是喝高了,喝吐了也不得不喝。再者,参加有档次的饭局你还必须掌握几个关键要领:敬酒是一门艺术,拼酒是一门技术,耍酒疯是一门骗术,千杯不醉是一门防身术。

  他表示,有时候有些饭局你不能不来,来了不能不喝,喝少了说不定就是大不敬,喝多了但是不周全也可能还是大不敬。不成文的规矩是每人挨个儿敬一圈,结果第一圈下来,你就差不多喝大了,还只是刚完成基本任务。假如你坐在那里不给别人敬酒,要么别人认为你很拘,要么就是认为你不义气。说不定吃饭完还没走出饭店,就有人在后面说你坏话呢。
  当然,饭局文化还包括更多,如请客文化、点菜文化、段子文化、陪酒文化、买单文化、局后局文化……那一个,都多多少少跟谋略沾点边。

  去年,在平凉新闻网资金论坛上,一些网友曾经就饭局文化展开过一番讨论。多数网友认为:饭局这个词汇不管如何理解,它都不应该具备文化的特征,把饭局说成文化多少有些牵强附会,充其量饭局只是食文化和交际文化的一种非主流的实现手段,连食文化和交际文化中的分支文化都谈不上。但凡经常赶赴饭局的人都知道,世上没有白吃的便宜饭,除了亲朋故旧偶尔聚餐之外,大多数的饭局都是以吃饭的名义设下的“局”。请吃吃请的人,都是奔着这个“局”去的。因此,“半瓶子”以为,人们花银子办饭局抑或应邀赴饭局,也只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为之的行为,它只能算是一种社会的习俗或者风气,距离文化这个领域还很遥远。然而,饭局隐藏着三十六计,这却是毋庸置疑的。
  “半瓶子”本身就没啥文化,当然也就说不明白饭局文化。您看了听了,认为饭局算是一种文化吗?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