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黄3G一再亏损曙光难现 李嘉诚苦不堪言

互联网 | 编辑: 张蓉 2008-02-01 11:19: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一再亏损的3G业务,让和记黄埔董事局主席李嘉诚苦不堪言!

第一页

一再亏损的3G业务,让和记黄埔(下称“和黄”)董事局主席李嘉诚苦不堪言!

日前,李嘉诚在集团周年晚宴上再次推迟了3G业务的扭亏时间表,预计公司全球3G业务将在2009年实现盈利。

但对于这句话,人们再也激不起兴趣,如同“狼来了”的故事听多了一样。在过去几年里,李嘉诚多次放言公司的3G业务即将盈利。只是,一向对人守信的李嘉诚,也有失信于人的时候。

自2000年捷足先登进入3G市场以来,和黄至少投入了250亿美元。虽然截至2007年6月,和黄全球3G用户数增加到1590万,但这些用户带来的收入,与庞大的投入相比,实在微不足道。过去几年,公司在这一业务上亏损了150亿美元以上。

和黄的3G业务何时能告别亏损,这是一个大问题,李嘉诚心里也没有底——3G所带来的困难,超乎他的想象,包括手机终端的限制,沃达丰等通讯巨头价格战的打压以及ARPU值(人均消费贡献率)的下跌等。

2007年上半年,和黄3G业务亏损了113亿港元,丝毫看不出盈利的迹象。而整个和黄的盈利,主要靠出售印度市场的2G业务所带来的现金流,此外,另一大支柱就是公司在内地的房地产业务,每年为公司创造上百亿元的利润。但和黄囤地牟取暴利的行为,已经遭致了媒体的揭露,并因为大面积闲置土地8年之久,被东莞当地政府罚款近8000万元。

现在,能盈利的2G业务已经卖得差不多,而中国政府对囤地有了新的处罚措施,李嘉诚头疼的时候到了!

不过,相比2004年和2005年的巨亏,2006年开始亏损的额度有所收窄。而2007年,和黄展开了大量的增值服务,这一切都有利于聚集用户,也表明公司在3G业务上的坚持,是对此前公司有意出售欧洲3G业务传言的有力回击。

3G亏损难见底

2007年8月,和黄曾表示,预计公司的3G业务可于2008年实现收支平衡,并将进一步实现盈利。但李嘉诚日前在集团周年晚宴致词:“2008年和黄的3G业务将翻开崭新的一页,预计2009年即可实现盈利。”这也意味着,他将自己此前允诺的2008年实现盈利的计划,又往后推了一年。

其实,这已经不是李嘉诚第一次食言。2006年时,他同样说过,2007年公司的3G业务可以盈利。不过,向来以诚信闻名的李嘉诚,栽在了3G头上——3G所带来的麻烦,远超乎他的想象。

从和黄的业绩来看,3G业务还没有止亏的迹象。2007年上半年,和黄在意大利、英国、爱尔兰、澳大利亚、瑞士、丹麦以及奥地利等国家和地区的3G业务总计亏损了113亿港元,与2006年同期亏损119亿港元相差无几。

但从整个和黄来看,业绩不错。2007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87.6亿港元,2006年同期为188亿港元,净利润增长53%。不过,利润来源却有些尴尬,绝大部分是靠房地产暴利和出售印度2G业务获得的一次性收益。如果抛开这些因素,和黄将亏得一塌糊涂。

和黄持股69.22%的和记电讯国际在2007年5月完成了出售旗下印度业务Hutchison Essar的交易,并公布出售所得693.4亿港元。凯基证券首席营运官邝民彬表示,和黄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一次性项目。他担心和黄未来能否保持高速增长,虽然3G业务在改善。

2007年,和黄的3G用户增长迅猛,截至2007年6月底,已经达到1590万户,在英国、爱尔兰、 澳大利亚、瑞典、丹麦和奥地利等国家和地区展开3G业务。但与此同时,它的ARPU值也在持续下跌,至2007年上半年的44.74欧元。这主要是欧洲电信运营商大幅降低了电话资费,让和黄不得不采取跟随策略。

自2000年以高价获得欧洲3G牌照后,和黄业绩就开始受3G业务拖累,几乎每年都要依赖出售资产、会计安排等手段来填补亏损。退出Orange两个月后,和黄在2000年向英国政府支付44亿英镑购得3G牌照,此后便负债经营,2005年净亏损13.7亿英镑。

虽然和黄已在1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3G牌照,覆盖欧洲大多数国家,但高额的牌照费以及网络铺设产生的费用,在用户规模不够的情况下很难摊平开销。而更糟糕的是,受制于手机终端、下载速度慢等缺陷,和黄的3G服务并没有获得消费者认同。

李嘉诚原本设想3G中的高利润来自于消费者对高级别语音、图像等多媒体内容的处理、传输的需求,但目前看来,这部分内容似乎没有足够的诱惑力。在沃达丰的价格战影响下,原本走高端路线的和黄,最后却不得不选择大规模降价以赢得市场。

饮鸩止渴

7年前,眼光超前的李嘉诚满怀信心地投资3G;7年后的今天,李嘉诚却为深陷3G业务巨亏泥沼而苦恼不已。而为了弥补亏损,李嘉诚即使出售了印度的2G业务也无济于事。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2 页12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