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体称中国互联网主要用于传播盗版

互联网 | 编辑: 2008-02-02 00:30:00转载

 

英国《经济学家》杂志1月31日文章,原题:中国网络:另类现实  

中国政府最新出炉报告显示,2007年中国互联网使用人数创新高,达到2.1亿。这一数字较2006年增长了50%,是印度互联网使用人数的3倍之多。据投资银行摩根斯坦利预测,中国网民数量将超过美国,占据世界首位。  

当然,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财富积累日渐增多,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成为互联网使用大户不足为奇。但中国互联网使用模式却与众不同。西方的网上行为改变了现有商业模式,创造出新商业。相比之下,中国的互联网用来填补空白、提供通过其它方式无法获取的内容。这一点在年轻人身上表现突出。70%的中国互联网用户年龄在30岁以下,与美国网民年龄构成刚好相反。中国网民对娱乐消遣和社会交往有着强烈需求。  

互联网在中国究竟被用来做什么?最明显的用途是传播免费盗版电影、电视节目和音乐。尽管中国政府不断打击盗版行为,但很难找到盗版国外媒体的源头。中国政府一直为盗版问题头疼不已。免费流入的国外资源可能阻碍中国国内媒体行业的健康发展,但目前来看,大众免费的状况仍将持续。  

通过互联网盈利的最大市场是向手机用户发送移动梦网内容。中国有超过5亿的手机用户,是美国、日本、德国和英国使用人数的总和。近一半多的手机用户都向移动梦网门户网站定制了手机铃声、笑话和图片。每下载一次这些内容花费几分钱,费用中大部分流向门户网站,手机运营商则通过人们转发笑话、图片等获利。一次下载费用虽少,但数亿用户数次行为的累积足以形成不菲收入。  

在线联众游戏是互联网使用的另一重要领域。这些游戏在中国迅速风靡,许多人受到影响耽误工作和学业,令政府忧心忡忡。仅几家大型网络游戏供应商的几款游戏就拥有玩家数亿。  

一些网站还经常提供各色闲杂新闻,偶尔夹杂荤段子,时时行走在法律边缘。美国职业篮球联赛和英国足球联赛风靡网上,与其绑定的动态广告也成为中国国内新兴产业。  

最具动态,也是网络外行最难理解的内容是网络社区。网络社区为用户提供即时信息服务和网上社交。一位用户表示,现在独生子女数量庞大,家中没有兄弟姐妹,所以会到网上结识朋友。对于他们和许许多多中国网络用户而言,互联网算不上一个万维网,只能算一个中国网。(环球网 沈珺 译)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