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消费“换客”忙 网上热换节日礼品、卡、券

互联网 | 编辑: 张蓉 2008-02-13 09:35:00转载

春节长假期间,不少消费者通过互联网把鸡肋礼品交换出去或直接打折卖掉;另一些则通过手中的优惠券或代金券和网友进行交换,在很短的时间里淘到自己心仪的优惠券、购物卡、代金券以及美容健身卡等各种卡券。

互联网正在日益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也影响着很多人的消费观念。春节长假期间,不少消费者通过互联网把鸡肋礼品交换出去或直接打折卖掉;另一些则通过手中的优惠券或代金券和网友进行交换,在很短的时间里淘到自己心仪的优惠券、购物卡、代金券以及美容健身卡等各种卡券。

网上热换节日礼品

春节期间,你来我往,正是礼品“扎堆”的时候。为了避免礼品闲置,许多网民开始加入“换客”行列:登录专门的易物网站,拿自己用不上的礼品去跟别人交换自己需要的东西,或是打折卖掉换些钱花。

“海鲜一箱,老婆单位发的,无奈送不出去。报价300,打5折出售,150元卖了!”这是记者黄金周期间在分类信息网站客齐集上看到的帖子,后面还附上了箱内海鲜品种,等待“淘宝人”前来购买。另一位网友则表示:节日中收到朋友送的一盒“稻香村点心”,但是自己不喜欢吃甜食,搁在家里浪费。于是,她便发个帖子,配上照片,等待需要的“换客”跟她交换。这位网友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现在有许多分类信息网站,还有不少社区论坛。大家春节都会收到礼品,其中免不了有自己用不上甚至不喜欢的,但恰好可能就是别人需要的。所以就可以用来交换。”她表示,换客主要是本着物尽其用,并不一定完全等值,双方各取所需就成交了。

记者了解到:节日期间,“以物易物”或者大打折扣、半卖半送的礼品交换活动在网上十分热闹。记者登录很多分类信息和社区网站都发现:上面有专门的“节日用品/礼品”板块,网友发的帖子铺天盖地,其中,贵的有白酒、名烟、礼盒,便宜的有糖果、点心、莲子羹、豆油等。几乎每张帖子后面都有网友希望成交的留言。双方一旦在网上达成意向,就可约定地点见面了。

一些网站负责人告诉记者,春节期间易物网站为网友搭建了一个礼品交换平台,大家可以拿不用的东西去换来实用的东西,既避免了浪费,也成了今年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

卡、券大淘换

“我这次过年看上一件新款春装大衣,不打折。所以回家就在社区论坛上淘换那家商场的贵宾卡呢!结果不到半天就从一个网友那里找到了,给我省了100多元钱。”北京的小肖开心地向记者表示。长假购物潮来临,不少消费者开始通过手里现有的优惠券或代金券和网友进行交换,在一两天内就换到自己心仪的优惠券、购物卡、代金券等各种卡券。因此,今年春节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都会在购物前,先去网上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优惠券或是打折卡了。

“中友消费卡两张,每张500元,9.4折转让;或是交换等值家乐福购物卡。”一家IT公司职员施先生对记者表示:年底自己单位发了百货购物卡作为员工的福利,但自己最讨厌逛商场买衣服,很想换成比较实惠的超市购物卡。而肯定会有网友手中有超市购物卡,却想去百货商场购物的,所以干脆在网上自己“周转”一下。而在一家外贸公司工作的李小姐则对记者说,“我们单位发了一张百盛购物卡,可我看中的那件衣服在百盛没有,于是我在网上发帖,如愿将百盛的购物卡换成了全城联名的卡。”

记者在不少网站上看到:转让或求购购物卡、优惠券的信息比比皆是。据了解:每逢长假,一些单位以代金券、超市购物卡等形式发给员工当福利,有的卡是亲朋好友之间馈赠的礼品,还有的是业务单位答谢客户的,这些卡在辗转中被网友放到网上打折出售。

自称是淘券族的梁女士认为:自己经常在分类信息网站和各社区论坛上浏览,发现近来很多网站更新的速度极其惊人。每天的发帖数都有数十页之多。其中既有酒店住宿券、百货商场购物卡、家电卖场提货卡,也有洗衣卡、大闸蟹提货券、加油卡、体检卡,可谓无所不包。同样参与淘券的赵女士说:网上淘券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价廉、实惠,而时效性限定越强的卡券打折幅度也就越大。自己曾5折买到快到期的KTV免费欢唱券。此外,一些演唱会或话剧等演出的门票,快到演出时间,转让者也会以超实惠的价格出手。

作者:张牧涵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