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硕易PC掀起笔记本低价之争

互联网 | 编辑: 2008-02-22 15:17:00转载

 

作为第一个切入低端笔记本领域的主流厂商,华硕的一举一动都备受瞩目。其代表产品易PC上市之初创下的销售热潮,不仅使得低端笔记本行业之利暴露无遗,也让其他巨头们意识到这块曾经遭受忽视的市场竟然如此巨大  

低端笔记本市场究竟有多巨大?在联想、戴尔和惠普等行业巨头都不敢以身相试的情形下,华硕用新近上市的易PC给出了精彩答案。 

11月22日,华硕面向内地市场的首款低端笔记本产品——易PC(Eee PC)在北京正式发布。华硕电脑中国业务群总经理石文宏宣布,易PC系列产品于11月24日上午10点起在中国大陆销售,媒体报价2499-2999元人民币。这使得这家台湾企业成为首个切入低端笔记本市场的主流PC厂商。 

据《IT时代周刊》在现场了解,该产品是基于华硕公司“易学 易玩 易携带 易PC——超便携易用新时代”的新产品策略而打造,并得到了微软和英特尔两大行业巨头的支持。此前,华硕易PC已登陆美国、英国、泰国、菲律宾、新西兰、澳大利亚和中国台北等市场。而其销售形势也颇显火热。10月,华硕Eee PC在中国台北首卖当天最快的销售记录为每6秒一台,11月初在美国上市即成为Amazon(亚马逊)电脑类产品销售冠军,同时在美国CNET.com集团“20个最想要的圣诞礼物”票选中,进榜第一周就荣登榜首。对此,华硕方面乐观地预计明年全球销量可以达到500万台。 

华硕易PC的市场表现带给业界不小的震动,低端笔记本市场立刻成了各大厂商的兴奋点。此前一直对华硕冲击低价笔记本市场并不看好的宏基随后宣布,已正式在公司内部成立计划小组,预计2008年加入低价PC市场的争夺。惠普公司也对外表示:2008年该公司将抢攻低价商用笔记本市场,未来更有意加入超低价PC领域。 

对此,有业内人士断言华硕易PC将可能拉动更多高端品牌厂商加入低端笔记本战局,加速市场争夺,而低端笔记本市场有可能成为未来PC行业的新热点。 

市场蛋糕有多大 

面对易PC的走俏,华硕副总裁沈振表示希望能借易PC在2008年下半年成功打进消费笔记本领域,并实现300万-500万台的销售量。业界人士对本刊记者表示,未来全球笔记本市场占有率排名的竞赛中,低价产品所占的比重势必得到加强,华硕发力低端,是寄望以易PC提升自己在笔记本领域的排名。 

Current Analysis分析师Toni Duboise提供的数据显示,到2007年第二季度,全球笔记本出货量增加43%,收入增加22%,平均售价下降15%,达到800美元,笔记本市场的销售情况对厂商市场占有率的影响已经越来越明显,但整体价格却没有大幅提升。 

据统计,2007年第四季度笔记本的出货量连续增长6%左右,但较过去几年同期下降了11个百分点。分析人士认为,因笔记本中高端市场供需接近平衡,才导致出货量降低,而市场的品牌之争也早已进入了全面的价格战。面对竞争白热化的笔记本市场,业界早已对笔记本获得高额利润不抱希望,在原有基础上增加市场份额成了各个厂商短期内最为追求的目标。而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开辟新的战场,将笔记本的销量稳步提高是困扰众多厂商的难题。 

随着易PC的趁势而起,一直未被重视的低端笔记本市场开始进入了巨头们的视线。IDC预估,2008年全球笔记本电脑总出货量约为1.2亿台,而低端产品只占2%-3%的份额,这显示低端市场尚有巨大潜能待挖掘。 

此外,DisplaySearch的调查也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全球笔记本市场华硕排名第9,而对手宏基通过收购Gateway和Packard Bell排名已升至第3位,紧迫形势促使华硕冒险成为第一个发力低端笔记本行业的主流厂商。 

此前,华硕高层表示:“收购带来的不确定性与日俱增。与其冒着巨大的风险去整合一家也许并不适合的公司,不如自我突破,开辟蓝海来实现企业的裂变,易PC正是华硕裂变的第一步。”分析师表示,一旦IDC市场调研数据将易PC销售列入笔记本项目,未来一年华硕笔记本出货量将迅速逼近千万台,大幅提升全球PC排名。 

群雄割据 

一直以来主流厂商始终按兵不动,却都不曾忽略低端笔记本市场的动向,巨头们希望看到一个勇于尝试市场的拓荒者,以及在它身上表现出的一系列市场反应。一旦时机来到,他们便会毫不犹豫地加入争夺,而“第一个敢吃螃蟹”的厂商待市场规模建立之时,也许将获得此领域的头把交椅,从这个意义上讲,华硕有可能是第一个“搏击者”。 

华硕的行动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最先有所回应的便是对手宏基。该公司虽然未对易PC表现出明确的肯定,但其高层也承认在特殊应用市场,低价PC的确有它的需求。虽然对于低价PC实际市场规模仍存疑虑,可宏基自信一旦条件成熟,“想要切入低价PC行业一点也不困难”。 

随后,惠普方面也表示笔记本低价化的趋势已经确立,一线大厂推出超低价笔记本的策略已无关于打击品牌形象的问题,而是必须建立与切分更长的价格战线。由于看好未来商用笔记本需求,惠普明年开始会加强成本控制,将通过降低成本的手段全力抢攻低价商用笔记本市场,未来低价PC成本将做到目前市面主流价格的1/3。 

低端笔记本领域也吸引了外围厂商的密切关注。早期,英特尔、微软涉足低端笔记本市场之前,对业界提出的低价笔记本概念均不以为然,且多有嘲讽之意。但随着未来学家尼葛洛庞帝自2004年起,在全球推广的OLPC(一人一台PC)计划的顺利进展,两公司也渐渐改变态度,发表了一连串针对全球新兴市场的PC推广计划和行动。 

分析人士表示低价笔记本的消费者很大部分定位于学生,而孩子从小养成的一系列使用习惯有可能决定着其未来购买何种产品。忽视了潜在消费力的培养,也就失掉了未来的市场,这也是两大巨头开始转变态度的原因之一。 

据悉,微软和英特尔公司均已与华硕达成了关于下一代产品的合作意向,双方高层还专程出席产品发布会,并对易PC不吝赞美之词。而在继OLPC之后,英特尔也另起炉灶,自主推出了同样理念的Classmate PC。 

低价时代的思考 

专业人士认为,华硕此时的境遇与多年前的联想相仿。 

2004年8月,联想推出 “冻土计划”,力挺低价台式机进入低端城市,开创品牌电脑价格低于3000元的先河。行业人士分析认为,当时联想降价是为了争夺更多的市场份额,稳固其亚洲第一电脑厂商的地位。 

2004年Gartner的调查数据显示,当时联想在亚洲的霸主地位已被惠普抢去,居于国内PC销售排名第二的戴尔则挟其先进的“直销”模式以3倍于它的出货量紧随其后,同时方正也以2倍的出货量奋起直追。无论国际还是国内,联想的市场份额都在被逐渐蚕食,只有不断地挖掘新的消费区域和群体市场,才能确保自身地位不受威胁。 

根据当时的统计,中小城市和乡镇市场约占到全国市场的20%,行业潜力巨大。于是联想全力进入低端领域,并一举稳固了内地市场不可动摇的霸主地位。 

果然,联想进军低端市场的策略引起了其他厂商的跟进,戴尔、惠普和宏基等国际厂商也开始加入低端市场的竞争中来,这使得3000元的低价台式机一时成为市场主流。时至今日,占尽先机的联想早把握了市场节奏,将对手抛之身后了。现在,同样的行业之争又发生在低端笔记本领域,只不过华硕能否成为联想第二,还需时间考验。 

尽管低端笔记本领域还没有形成较大规模,但其隐约透出的市场影响力却不容小觑。业内人士分析,价格战争只能是一个短期的市场行为,决定厂商生死存亡的关键仍是性能、质量、服务等基本因素。同时,低端笔记本行业的未来不能因为易PC现时的成功就充满乐观,它同样面临着许多考验,如操作系统的适配问题,主流配置笔记本的逐步挤压等都可能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隐患。而最值得引起厂商冷静思考的是,市场之诱固然吸引人,但如何将产品策略拿捏到位,与自身融合才是关键。 

最近戴尔方面就表示,旗下产品仍会坚持根据客户需求定制的策略,目前决不会“跟风”,且暂时无法透露是否会推出同类产品。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