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数码“高感度”了吗?

互联网 | 编辑: 2005-09-21 00:00:00

你的数码“高感度”了吗?

大家在选购数码相机的时候,最关注的问题往往都是“这台数码相机的像素是多少啊”。

当然,越高的像素数,就能够获得越精美的照片,这是像素数作为数码相机最主要指标的原因。但是,对摄影爱好者来说,数码相机的优势其实是和“像素”无关的!因为是数码的,所以可以在电脑上直接观看,避免了烦琐的冲印过程;因为是数码的,所以单张的拍摄成本很低,可以对一个主题反复拍摄,直到得到满意的作品;因为是数码的,可以在电脑上轻松编辑,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是数码的,可以实现拍摄有声短片这样胶片相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些,才是数码相机真正吸引我们的关键!

从2004开始,数码相机像素数的提高逐渐放缓,但我们看到这一阶段数码相机的发展非但没有停滞,反而有大量实用技术获得应用,使得数码相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有吸引力,如超薄机身设计,使得数码相机携带更方便;AS防抖技术,比以往的光学防抖具有更高的适用性……在这其中,我们特别要关注的最近热门的“高感度”技术。

其实,什么是“高感度”不难理解,通俗得说就是相机在暗处依然能够获得充分的曝光,拍出清晰的照片。它有一个量化的指标,称为“ISO值”。ISO值越高,就代表感光度越高,对光亮越敏感。那么,“高感度”技术究竟能带来怎样的好处呢?

首先,“高感度”技术能够解决夜景拍摄的难题。以往拍摄夜景,要么采用长时间曝光,要么使用闪光灯。如果是长时间曝光的方法,必须使用三角架才能保证相机本身的稳定,但沉重的三角架是在是外出旅游的一大负担。而闪光灯的特性也决定了它只能解决前景的亮度,无法兼顾背景的状况,导致拍出的夜景只有前景却没有背景。而“高感度”技术则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难题,由于对光更敏感,因此在“高感度”状态下,只需要正常的快门速度就能够进行拍摄,即不需要三角架,更不会出现前景明亮背景漆黑一片的现象。

其次,“高感度”技术让我们在相同的拍摄条件下,可以采用更高的快门速度,实现抓拍的目的。我们发现,小孩和宠物是目前最重要的拍摄内容之一,而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很难摆一个稳定的pose让你拍摄。以多数用户的经验,如果快门的速度低于1/15秒,排出的照片往往就是模糊的。通过“高感度”技术,我们可以成倍提高快门速度,如在ISO400的状态下,就可以比ISO100提高4倍,1/60秒的速度可以抓住每一个生动的神态。而如果是在ISO1600下,速度更可以快到1/250秒,即使是快速奔跑的宠物也逃不出你的镜头。

最后,“高感度”技术也使得拍摄变得更轻松,因为“高感度”带来的高快门速度不仅解决了拍摄对象的运动,更可以杜绝拍摄者手部的轻微抖动。其实,在许多情况下,拍摄者手部的轻微抖动是影响拍摄质量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对又轻又小的数码卡片机,按下快门的动作就可能带来相机的抖动。解决的唯一方法是提高快门速度,“高感度”技术则可以在不影响拍摄的情况下提高快门速度,实现“防抖”的目的。

既然“高感度”技术具有这么多的优势,为什么直到最近才成为市场的热点呢?这是因为技术的限制了“高感度”的广泛应用。“高感度”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提高了敏感度,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大量的噪音。所以以往的数码相机最多只提供了ISO400的感光度,而且即使这样,ISO400也会因为大量的噪点而不堪使用。率先解决这个问题的是2005年初富士推出的“自然影像技术”,其核心包括富士珑镜头、Real Photo引擎和第5代超级CCD HR。通过三者的配合,可以满足在高达ISO1600感光度下的完美拍摄。而F10、Z1、S9500等一系列产品的成功推出,也证实了“高感度”技术已经进入了实用阶段。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