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吸费诈骗数已超诈骗短信 运营商称绝未分成

互联网 | 编辑: 张蓉 2008-04-21 09:16: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第一页

●回拨陌生未接电话,常转至广告或遭设局诈骗

●“电话吸费”恐慌四起,是否“巨额诈骗”各方说法不一

●受骗人数多金额小立案难,相关部门称仍靠“自防”

编者按:

电话资费要做到明明白白消费,委实有些难度,且别说复杂的电信运营商计费系统,万一出件小差错会让你投诉无门;各种诈骗电话、短信伪装成正义的化身在你眼前晃动,稍有不慎便深陷骗局。通信周刊从众多的投诉声中,找到两两起存在消费陷阱的资费案例,分别剖析“明目张胆的诈骗”和“隐形欺诈”的骗局手法,一解读者疑惑。

午夜时分,手机来电铃声突然响了一声就挂断了,仿若“午夜凶铃”,当你在睡眼朦胧之中回拨之后,却传来这样一段声音:“您是不是很寂寞?您是不是需要人陪……”不要以为这只是一般的骚扰电话,网间盛传这是一种新的电话诈骗形式———吸费电话!更有传言称,一两分钟间,你的话费可被“吸”去几十甚至上百元。

更为触目惊心的是,在网上频现的各种“诚招吸费电话加盟商”广告更让这一诈骗方式得以迅速传播,运营商对此的说法是监管有难度;公安机关表示单件案数额太小,较难立案;法律界人士称目前国内尚无相关针对性法律法规;主管部门惟有一再提醒广大用户:“响一声电话,千万别接!”

是否真的存在吸费电话?广大用户面对这一“吸费”传言,只能束手待毙么?

案例回顾:一分钟“吸”去48元话费?

广州市民黄先生于近日午夜时分收到了一个“137”打头的陌生来电,响一声之后随即挂断,由于黄先生从事电器销售业务,担心是客户打来的电话,所以回拨过去,结果听到“台湾××声讯台欢迎您致电……”黄先生情知不妙,立即挂断电话,查询话费后得知,不到一分钟的通话时间共扣去了48元话费。

无独有偶,在广州下渡路经营铝合金窗生意的费先生也称近日遭遇了类似情况。

事实上,此类骗术正在泛滥成灾。记者了解的信息显示,目前全国只有少数地区暂时没有对类似事件的披露。在某大城市,去年接到的电话吸费诈骗案件达到近3000余起,更多的消费者由于被骗话费额度在几十元左右而选择了“忍气吞声”。据悉,电话吸费诈骗已超过短信诈骗案件数量,居于手机诈骗各类型骗术首位。

2008年1月21日,北京公共安全专家局在官网上发文提醒市民:“电话吸费诈骗是新型的诈骗形式……如果事主回电话,将被强行吸收话费,一次少则30元,多则几百元。”2月,信产部发布2008年第1号通告,提醒消费者不要轻易回拨陌生电话号码。

“成效甚微”。按照参与实施这一诈骗人士的亲身讲述,这些电话都是通过群发形式拨打出去,会集中“轰炸”某一号段的所有用户,比如从“137××××××62”到“137××××××72”号段之内的用户全部会在同一时间段收到同一号码呼叫,由于有些人会出于对业务以及工作的需要,约有30%的用户仍然会选择回拨,累计之下,诈骗总金额将不是小数。

但据中国移动主管计费的宁宇在博客中称,拨打国内号码,却遭收国际长途费,对这个传言曾经从流程、技术和要求上查过三次,但一直没有发现传言中所描述的现象,其至今尚未征集到相关案例。

赚钱原理:环环相扣形成利益链条

据一位自称是电话回拨公司的内部人士透露,要想从电话回拨中赚钱,仅需相关的工具:电话群拨器、电话卫星转接器、再加上一个手机号码即可。

据该人士称,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电话群拨器默认手机号码向外发出群呼,自动拨号接通后立即挂断可瞬间使上千个电话号码造成未接来电,包括手机、小灵通和固定电话。而对方电话上所显示的来电号码均是11位数的普通手机号码,当对方回电话时,电话卫星转接器将把打进来的电话自动转接到国外或者境外的高收费声讯电话服务台,由声讯台开始自动接听电话,从而让对方产生每分钟最低50元的高额话费。

该人士进一步透露,这一链条得以运作必须依赖于五家单位,一是单位设在国外或者境外的声讯台;二是国内的固话或者移动运营商;三是负责出售电话群拨器、转接器的经销商;四是电话回拨加盟商;五就是广大普通手机或者固话用户,亦即受骗者。

每一家单位各自职权不同,声讯台是最上一级机构,上当用户的电话最终都拨向这里,运营商是代收费机构,国外或者境外的声讯台和国内运营商签订协议后可面向国内用户提供声讯服务,费用则由运营商代为收取。负责出售各种工具器材的“经销商”以及“加盟商”是实施诈骗的直接“行动人”,他们会和国外或者境外的声讯台确定利润分成方案,然后开始拨打电话行骗。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3 页123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