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小女生与9个名校硕士抢“QQ”

互联网 | 编辑: 顾沈伟 2008-04-22 14:30: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一面:先喧哗后沉默!

《我的腾讯面经》最近在网上传得挺热,记录了一个小女生5次面试的经历,与她一起争夺这个“QQ”席位的12人中,11人来自全国名校,其中9人是硕士,而最终她抱回了“小企鹅”。这算得上是网上诸多流传的面经中最详细、最完整的了,长达1.6万字左右。转帖时,有的网友干脆把它当连续剧一篇篇发。记者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发现这小女生居然就来自杭州的浙江工商大学。几经辗转,终于找到了她。

她叫李凌飞,杭州人,浙江工商大学本科毕业,现在在深圳腾讯互动娱乐业务系统QQ宠物项目组做策划工作,谈到她的应聘经历,小李感慨万千:“里面的经验总结是我的归纳,也是我以后的职业生涯中必须牢记的。永远需要记住的是,学历只是一块敲门砖,能不能敲开门,要看持砖人自己的力量。”记者想,这一段经历,也许对很多学生都有益。

一面:先喧哗后沉默!

10月份网申、11月11日笔试,在浙大。网上发布的名单有将近100人,但是教室门口贴出的笔试名单有150人。笔试的题目与公务员考试题很像,天文地理啥都考。我当时有点慌了,按计算器的时候足足按了6遍才按出正确数字。

11日晚上6:47收到消息,邀请我参加12日上午的初试,喜出望外。我上网查了一下腾讯的面试题,和父母一起讨论,模拟一下。不料第二天考的就是这道题,我仰天长笑!可忽然发现12个人中只有我一个是普通本科院校的,其他都来自名校,而且有9个是研究生,立马感觉自己被扔进了牛人堆!

面试第二题,把我们分成两部分,尝试说服你旁边的人,时间为10分钟。我表现得比较活跃,大家彼此都不能说服对方,然后再根据答案换位置,让意见相同的坐在一起,说服对方。

我在“安踏”复试的时候有过经验,非领导小组的面试官不喜欢太出挑的人,所以我在这一轮中尽量保持沉默,只是在两个关键点站起来发言。我们组里有一个浙大的女研究生很厉害,说起话来如滔滔江水,一泻千里。可我当时心里就在想:她完了。

小组讨论结束后,面试官问我:为什么你一开始表现得很活跃,在最后一轮里只发言两次?我说:团队与团队间竞争对抗时,我们要做的就是分工合作。“狡猾”的面试官又问我:为什么别人发表主论?你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吗?我一听,有点慌了,但是赶快稳住阵脚说:我不觉得。我们是一个团队,不论谁来发表意见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团队能赢。

晚上收到腾讯复试通知,看来我的“先喧哗后沉默”政策起到了效果。那个很出风头的名校研究生,不出我所料,果然被刷下了。

经验总结:

1.要注意网络上相关资料的收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2.在非领导小组讨论的时候少说多听,说的时候要抓重点有力度。

3.在回答面试官的刁钻问题时,要冷静沉着,要学会话题转换。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3 页123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