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淘宝“超女”计划 马云的野心似海深

互联网 | 编辑: 张蓉 2008-05-05 15:03:00转载

在不动声色中,戴尔,开创并且一直坚持单一直销模式的电脑霸主,2008年3月在淘宝上开了旗舰店。这也是电脑厂商首次以官方名义在B2C网站上建立网店。和戴尔一样,很多中国品牌把重心转向内销,这也包括网络内销。这是在全球经济不景气、外贸受阻的大环境下所做出的集体举动。

这无疑也给淘宝网这样的电子商务平台带来了新的机会。4月10日,淘宝网B2C平台(淘宝商城)正式上线,至此,除了之前已经相当完善的阿里巴巴网站B2B平台以及淘宝网的C2C平台,马云的电子商务生态链条中又补齐了重要的一环。

来自外部的一种说法是,淘宝加大对B2C平台的关注力度,是为了加速淘宝的上市进程做准备。一些观点认为,淘宝网虽然凭借C2C的免费策略积累了大量用户和70%以上的市场份额,但始终没能走出免费的怪圈。此次推出B2C平台,将向进驻的大量品牌厂商收取费用,因此能为淘宝网带来不菲的利润,加速淘宝网上市的进程。

但淘宝网马上否定了这种说法。“盈利不是现阶段的考虑标准,现阶段淘宝没有赢利的硬性任务。” 淘宝网副总裁黄若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黄若认为,淘宝如果要赢利,可发掘的点是很多的。而这个点并不在于买卖之间的收费,淘宝网更看重的是这个平台所产生的巨大凝聚力,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广告效果。比如,由于在淘宝网上海量的交易行为每天都在产生,由此所产生的数据对于开发精准搜索,也提供了更多的利润点。

从消费者角度来说,淘宝推出B2C平台,其实是对消费需求的一次精准细分。当消费者进行购物行为时,所产生的其实是一个包括价格、时间、精力成本、人情成本在内的综合成本,淘宝网新推B2C平台,满足的正是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C2C提供的是一个大集市,满足的是对价格比较看重的那部分消费者,他们愿意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在海量的商品信息中搜索;而B2C则是一个品牌商城,照顾的是那些对品牌、时间精力比较看重的消费者,他们更愿意直接购买。正是针对后一类消费的特性,淘宝商城推出了“3+3”规则即销售同一个品牌产品的商家,总共不能超过6家。这样,既能保证货比三家,推进商家间的良性竞争,又能有效降低买家购物成本,特别是时间成本。

目前在淘宝商城中,既有声名显赫的顶尖品牌,也聚集了一大批波澜不惊的二三线品牌。按照淘宝网自己的说法,另外一个目的正是为了“在淘宝网上培养一批超女。”所谓的超女,指的就是国内厂商中的二三线品牌。比如,此前就成功制造了“贞水”、“韩至”这样的网络名牌,且让其产生了直接的经济效益。

不久前淘宝网所发布的2008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淘宝网188亿人民币的季度成交额已经接近于2007年沃尔玛在中国市场的成交额--213亿。与去年同期69.6亿的交易额相比,增长了170%;远高于2007年第一季度123%的增速,也高于2007年全年156%的增速。

B2B、B2C、C2C,一个都不能少,马云的野心似海深。B2C平台究竟能给淘宝网带来多大的空间?我们不得而知。但淘宝网公关经理卢维兴认为,这个空间大小跟需求有关,另一方面跟这个市场上的竞争者的能耐有关系。因此目前淘宝网的工作重心还是会放在改善消费者的体验上面。“未来我们不能保证还能占据这么大的份额,但是只要这个蛋糕做大,我们占据一定的份额,我们也就可以了。

作者: 匡冬芳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