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问题学生,岂能一休了之?

互联网 | 编辑: 杨剑锋 2008-06-19 14:07:00转载

因出言不逊而成为网上众矢之的,注定不会是件愉快的事情,如果再被人肉搜索,又必定会让现实生活横生枝节。重庆某学院旅游系大三学生“Die豹”(网名),就正遭遇这恼人的问题。因在“不对头的时间里,在网上说了不对头的话”,她不得不选择休学一年。(6月18日中国青年报)

面对地震灾情,作为一名大学生,可以选择资助、同情,也可以选择漠视、冷淡,但是希望“下次地震来得更猛烈一点”,并将自己“很舒坦”的感受传至论坛,希望与人分享,实在很另类。如果此番不逊言论来自无知孩童,或许能被人原谅,而作为一名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大三学生,无疑让人很气愤很不齿,由此遭到网民围攻谩骂甚至“人肉搜索”也就不言而喻,实乃咎由自取。

时下,言论相对自由,公民享有高度的话语权,但是话语权出不是无限权力,它如一把双刃剑。人们在充分享受话语自由的同时,也要有所节制,要考虑到话语所带来的社会影响和政治后果。一些娱界“大嘴”,可以肆意“放炮”,大家尽可一笑了之,不必当真,而一些涉及国家政治话题、公民人身权利以及民众特别感受的话语,则必须以法律的柜架为底线,不可逾越,想说就说。仅在地震之后,一位辽宁女孩在视频中辱骂灾区人民受到警方拘留;臭名昭著的“先跑老师”被校方解聘;四川省作家冉云飞在震后发表不当言论也被该省作协处分……这些活生生事例都告诉我们,一个有正常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必须对自己的言行负责。

对地震出言不逊,当事人应当认真反省,学校应当以此为契机,加强对学生的品行教育。可令人遗憾的是,Die豹发表不当言论之后,自己并没有从思想深处认识到错误,为了应付网民声讨,始以一则道歉应付,后更不承认自己有错,而其所在学院,根本没有给她任何实质性处分,哪怕是批评教育,休学一年,还是当事人惧怕人肉搜索带来的现实暴力,自己提出来的。在学院领导的眼中,Die豹只是个“比较偏激幼稚的娃儿”,以至在接到学院处分决定后,Die豹一脚踢翻领导办公室外的垃圾桶,也被视为孩子式的举动,又好笑又好气——真不知笑从何来?

休学一年,本身不属于任何一种处分,在这一年里,当事人的认识会不会提高,与网民间的思想隔阂能否消除,都是个未知数。而学校作为培育人才的“工厂”,理应对每一个“产品”负责,面对问题“产品”,不能满足于当甩手掌柜,一推了之,而要切实担起责任,严格教育管理,通过认真细致的教育,使学生成为合格“产品”,为社会提供有用人才。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