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奥克斯是行业“内鬼”?

互联网 | 编辑: 2005-11-08 00:00:00转载

日前,被称为行业“内鬼”的宁波奥克斯再次祭起揭幕大旗,在南京发布《中国手机成本白皮书》,将一款其刚推出不久的手机的零部件价格、研发费用、生产经费等一一披露。

日前,被称为行业“内鬼”的宁波奥克斯再次祭起揭幕大旗,在南京发布《中国手机成本白皮书》,将一款其刚推出不久的手机的零部件价格、研发费用、生产经费等一一披露。

企业发布“白皮书”,自揭行业“秘密”,为消费者当起“内鬼”,奥克斯不是第一次了。

早在2002年4月,奥克斯公司就曾公布了一份《空调成本白皮书》,从成本到技术,从健康到服务,大曝空调行业“价格秘密”。奥克斯通过上演如此的行业《无间道》,成功改写了空调格局。这一次,奥克斯又来了,目标是手机领域。

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份《中国手机成本白皮书》摆在消费者的面前。白皮书是什么?《中国大百科全书》里有着标准的解释,那就是一个国家的政府部门针对某一个行业向国内外正式发布信息、资料、政策的一种手段。它带有一定的严肃性并能为人所遵从认可。显然,这是一个权威的概念,也是一个庄重的概念。正因如此,对绝大多数人来说,白皮书甚至代表着一种主义或者象征。

然而,奥克斯有资格发布行业“白皮书”吗?就连奥克斯全国市场总监李晓龙都承认,他们没有资格发布行业“白皮书”。但是,他又强调说,有没有资格不重要,他们为的是“用这样的方式告诉消费者真相”。

在笔者看来,这实在是一种可怕的逻辑。很简单的道理就是,既然没有基本的资格,那这样的信息发布也就没有相应的权威性,自然而然,这样的信息,谁又能保证其真实性呢?谁又能保证这样打着“为了消费者”旗号的揭秘举动,不是一种“变相广告”,来掏消费者腰包呢?我想,奥克斯还是想把当年在空调领域通过发布“白皮书”尝到的“甜头”也带到手机市场吧。

只是,奥克斯这样以《无间道》的手法来赢得市场战争,让我觉得缺乏一定的市场道德。以“白皮书”来标榜自己的产品,实在有些变质与变味。明知没有资格发布行业“白皮书”,却选择这样的“营销战略”,我所担心的是,会造成对消费者的愚弄。

“白皮书”成了某些商家炒来炒去的垃圾,实在是一件令人悲哀的事。在商家眼里,这样的“白皮书”只不过是他们为了卖掉自己产品而戴上的一双“白手套”。而这样的戴着“白手套”的行业“内鬼”,你千万不要把他当成是消费者的真正“福星”。一个品牌能否成功,最终还是握在市场这只手里呀。而在缺乏严肃的行业规范和行为准则前提下,靠发布“白皮书”这种手段争夺市场,不论其如何标榜自己的清高,恐怕理性的消费者也会把这样的“白皮书”视为被翻来翻去的“垃圾书”了。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