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悠视网看视频网站的奥运追逐

互联网 | 编辑: 张蓉 2008-08-05 14:51:00转载

7月的最后一天,傍晚6点。悠视网CEO李竹刚开完一个会,就急匆匆地赶回办公室。这一刻离他的“网上奥运直播”还有194个小时——自从获得2008北京奥运会的网络视频播出权后,他的日程就全部围绕着奥运会,以小时来计算。

作为公司的技术核心和运营核心,李竹要和同事们反复尝试怎么对接信号?怎样直播节目?怎么能让网民最快、最方便地找到自己喜欢的视频?所有这些事情都是第一次,而且不能出差错,李竹丝毫不敢掉以轻心。

与以往历届奥运会相比,2008北京奥运会的显著差别之一是,传播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互联网首次对奥运会产生全方位的影响。全球预计有数十亿人会通过网络观看本届奥运会,而仅中国就将有2亿人通过互联网来观看。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中国网民数量和宽带网民数量位居全球之首,平均26人中就有5人上网,而这5人中就有4人使用宽带接入互联网。因此,基于网络播放、点播、上传视频节目内容的视频行业应运而生,吸引的受众多达1.8亿。

正是考虑到互联网的影响力,国际奥委会决定首次将奥运会的视频播放权开放给互联网。

在互联网上看奥运会,看到的可不仅是图片和文字。随着互联网传输容量的增加,点对点传播技术解决了信息传输拥堵问题,互联网终于可以与电视同步直播视频信号。可以说,正因为如此,互联网成功瓜分了电视的“一统天下”。

网上看奥运直播,被称为宽带时代最时髦的事,因为网上内容更多、操作更自主、交互性更强。李竹说,“就算比赛时,你哪一眼没看也没关系,视频播放器能录下来,以后可以随时看。你还可以随时发表评论,与其他人交换你的看法”。

李竹说的是一款播放插件,它可以海量聚合网络电视和微视频内容,不仅能实现海量视频的流畅播放,而且能实现视频搜索聚合、录制及下载功能。

网络视频不仅要用电脑显示器取代电视屏幕,把客厅里的娱乐搬进书房,还要瓜分电视的广告市场。

用李竹的话说,现在他一方面要为直播努力,另一方面要为赚钱忙碌。“许多广告主都在等我签单子”,为了签单子,李竹有时甚至忙得顾不上吃饭。

去年年底,悠视网率先在国内视频网站中实现盈亏平衡。今年上半年,悠视网获得的广告投放量达到千万元级别,而7月的广告投放量同比增长2倍,8月同比增长3倍。此前,悠视网已稳居视频网站的前三位,李竹希望通过奥运会的助力,改变视频网站的竞争格局,牢牢占据龙头老大的位置。

当然,如此高速的增长是以高昂的付费换来的。为了获得奥运视频转播权,悠视网付出了数千万元的购买费。这对于刚刚盈亏平衡的网站来说,不啻是一个大胆投入。然而面对数以亿计的观众广告市场,获得了央视的视频播放授权,就可以堂而皇之地参与分享这个“大蛋糕”了。据CTR央视市场研究的预测,奥运给我国带来的广告商机达3500亿元,首次被邀请进入奥运会的互联网,预计将抢占140亿元的广告份额。在奥运互联网广告市场中,视频网站就像一种强效粘合剂,一端用精彩的视频内容粘连住用户的注意力,另一端联系着欲宣传和促销自己的广告主,由此换来巨额广告投放收入,成为新崛起的广告投放市场。

由于获得了央视奥运视频播放授权,目前到悠视网上看视频的人数已接近9000万。与其他媒体相比,李竹对悠视网用户的“身份价值”颇为自豪:

“他们年龄低、学历高、收入高,能挣会花,生活娱乐化、休闲化。对品牌具有天生的认同感,对生活品质要求更高。”李竹所描绘的这些既年轻又时尚、既有活力又有购买力的用户,正是广告商希望利用奥运概念吸引的潜在消费者。(周婷)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