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背后——非比较优势和机会主义的网盛困境

互联网 | 编辑: 张蓉 2008-08-27 13:49:00转载

《国际金融报》日前发表文章:《净利近零增长,“国内互联网第一股”中报遭质疑》,称网盛生意宝中报实在难看。

其实在我看来,哪怕仅仅从本身的赢利模式和发展策略来看,网盛也交不出什么令股东满意的答卷;如果再计较一下中报里面各项起伏跌宕的财务数据,那么网盛的生存空间和下一次年报的成绩又将如何,则不能不令人忧心忡忡。

中报的数据也许只是专家们研究的对象,并不能充分和形象地说明网盛模式问题。而我在网盛的网站上清楚地看到,孙德良的经营策略,体现得最明显就是旗下包括中国纺织网、医药网等等在内的,完全依照中国化工网模式搭建起来的垂直门户。在我看来,这是放弃或者至少忽视企业比较优势的一种失败策略。

比较优势理论的卓越代表,刚刚出任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的林毅夫认为:竞争市场中,企业的生存及发展取决于自生能力,而企业所处的环境、拥有的资源要素和禀赋存在巨大差异,所以必须基于自身能力来决定要素和禀赋的架构。对此最好的例证就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分别在资本技术供应和劳动力上具有优势,相对应的企业将得到很好的发展,双方互有比较优势。

中国化工网的成功造就了孙德良的上市梦想,但他随之而来的计划却是宣称“再造100个中国化工网”。我们都知道,隔行隔山,各行业有各行业的产业链、规则和潜规则,而网盛所标榜的互联网优势却不存在任何的有效性。直接的结果是:作为互联网企业的网盛搞不懂,至少是不能轻易搞懂除化工网以外的别的行业,不管是医药、纺织还是钢铁、住宅;而别的行业中,领军的企业、行业协会或者协调机构(不管官方还是非官方)却可以轻易地渗透到互联网上,因为从技术和推广上讲,开发一个拥有中国化工网那样界面、功能和架构的网站实在太容易了;除了资金,几乎没有任何门槛。这既是垂直门户的效率所在,也是垂直门户的软肋所在。

网盛的“小门户+联盟”也许想学习Google的成功经验,也许跟特许连锁有相似之处,也许网盛是想在互联网行业移植特许连锁的模式。但是特许连锁模式在零售行业的优势不等于网盛的优势;因为载体和客户群体的显著不同,特许加盟这种以输出品牌、技术和标准的模式,应用在互联网领域,要么是无根之水,要么是哗众取宠,至少目前没有成功的案例;Google和百度的广告推广并非采用特许连锁,而更接近传统的代理和渠道。

美国经济学家Harold Demsetz说,由于信息是有成本的,所以欺诈和机会主义行为无法彻底根除。网盛通过一时的概念“创新”也许能够赢得虚荣的目光、获得暂时的辉煌;但长远来看,如何避免走入欺诈和机会主义的误区、准确把握自身的比较优势,才是发展的正道坦途。

作者:瞬雨

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2101690100ao27.html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