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鱼吃慢鱼 由Napa上市谈买迅驰II时机

互联网 | 编辑: 2006-01-05 00:00:00转载

以前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而现在则是快鱼吃慢鱼,慢鱼吃稀泥!这世界是变幻无常,而IT世界更是风云莫测。看时光飞逝如电,市场更新换代如梭……芯片巨头英特尔宣布即将于06年1月推出第三代迅驰平台——“Napa”

以前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而现在则是快鱼吃慢鱼,慢鱼吃稀泥!这世界是变幻无常,而IT世界更是风云莫测。看时光飞逝如电,市场更新换代如梭……芯片巨头英特尔宣布即将于06年1月推出第三代迅驰平台——“Napa”,距离05年1月19日正式推出第二代迅驰平台——“Sonoma”仅仅1年! 而这距离03年1月9日,英特尔正式宣布推出“Centrino”第一代迅驰移动计算技术也不过3年!

当Sonoma推出后,“新迅驰上市笔记本狂降4K,节后还要大幅降”、“迅驰2代上市不到半月,一代笔记本价跌破6000”等新闻咱们是屡见不鲜的:一跌数千涉及面颇广,可见平台的更新换代对于行业的触动之大。其实,应该说到了今年5月以后,迅驰2才真正成为市场主流。那么在迅驰2成为主流不过半年,Intel就急急忙忙推出迅驰3 Napa,有什么意义?对于市场的影响将会怎样?那时,应该是三代(迅驰)同堂了吧?更进一步虽然有点“残酷”地想想,迅驰3一出,迅驰2就该大幅降价了吧?而且,虽然性能只及迅驰3的一半,但迅驰2依然能够满足现有的几乎所有需求,对于米不多的人来说,将更是实惠。那么,购买Somoma的最好时机在哪里?

  既生“Sonoma”,何生“Napa”?

三国时,一代天骄周瑜面对诸葛亮的强大竞争屡遭败绩,无奈发出了“既生瑜,何生亮”的慨叹,现在,迅驰2恐怕也要对迅驰3说这话了。为什么呢?为何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推出新平台?其一,是技术进步和Intel以新品获得高利润的市场策略。即芯片制造工艺向着65nm的迅速转移以及Intel在迅驰系列上取得的巨大成功所刺激。其二,竞争对手AMD、威盛等的巨大压力。尤其是AMD,本来Intel与AMD相安无事,但由于AMD对利润丰厚的移动平台垂涎三尺,创记录地推出了64位的移动处理器炫龙Turion 64,以更好的

性价比甚至“勾引”了与Intel最铁的哥们惠普“变节相向”。另外特别是Asus等厂家推出的基于AMD的游戏笔记本更是让Intel心有不甘:什么?用AMD的芯片是最好的游戏组合?!要知道,为了玩游戏更“爽”,恐怕是咱们更换机器最大的动力了。鉴于此,Intel必须要推Napa来阻挡,否则就会坐视AMD壮大。这怎么能行?

  Napa新平台的三大件分别是代号为“Yonah”的双核心处理器,代号为“Calistoga”的945系列芯片组以及代号为“Golan”的无线网卡。三代迅驰进步明显:生产工艺从0.13微米改进至90纳米,然后又改进至65纳米;FSB则从400M变成533M,然后再到667M;二级缓存从1M升为2M。(如下图)据评测,采用Napa平台的笔记本的SysMark2004成绩要比采用Sonoma平台的提高55%,PCMark2004提高46%,而945芯片组的3D显示性能也将提高102%,比单核性能高出76%。能耗方面,Napa比起Sonoma来,能耗减少了35%,待机时间提高到5小时。在无线通讯方面,Golan无线通讯模块体积更小性能更好。凭借英特尔强大的市场运作能力和影响力,以及高达3亿美元的巨额广告宣传预算做后盾,新平台的推出必将再次掀起

笔记本电脑新一轮更新换代风潮。同时,也将会暂时把AMD抛在脑后。不过,就在Intel的Napa平台呼之欲出的时候,它的死对头AMD并不甘寂寞,日前,英国Rock Direct公司就推出了首款采用AMD双核处理器的笔记本Xtreme 64。而且,我们很不意外地注意到,这款笔记本采用了Athlon 64 X2处理器和GeForce Go 6800 Ultra,打的还是“游戏牌”!

平台名称
CPU代号
芯片组代号/型号
无线网卡代号/型号
Carmel
Banias
Odem Montara-GM 855GM/855PM
Calexico Intel PRO/Wireless 2100系列无线网卡
Sonoma
Dothan
Alviso 915GM/PM
910 GML
Calexico2 Intel PRO/Wireless 2915ABG或2200BG无线网卡
Napa
Yonah
Calistoga 945PM/GM/GT
Golan Intel PRO/Wireless 3945ABG

  Sonoma会否红颜薄命?

  表面看,迅驰3代在多任务处理、发热量以及集成芯片上有了较大的进步,但这真就意味着Somoma会红颜薄命吗?我们的猜想是,虽然不至于薄命,但迅驰2最终恐怕难逃“过渡性”产品之宿命!可以肯定的是,迅驰3代笔记本出现,将会对现在的迅驰2代笔记本造成极大的冲击。但聪明的厂家会让迅驰3代的笔记本价格一步到位吗?通常的做法恐怕是先抬高迅驰3代产品的价格,“不求最好只求最贵”:)吸引想尝鲜又有资本尝鲜的米人,同时逐渐停产迅驰2代的产品并清理库存,当存货不多时,就是迅驰3风光的时候了。或许时间就定在明年年中?不过,回顾历史,迅驰2出来的时候,价格是比较平的,也不排除有厂家会果断出击,直接上到迅驰3并大批量出货的可能:

  戴尔售价仅5999的准迅驰2不就火爆异常吗。肯定有厂家会东施效颦的,推出5999元?乃至4999的准迅驰3也不是不可能呀。这一点,Smart非常看好国内厂商,尤其是所谓的二线厂家:他们本来迅驰2的存货就不多,不正好可以放开包袱“一步登天”吗?这或许可以从侧面解释,为何天极和其他许多网站拿到的迅驰3机型是出于国内厂家夏新之手而不是那些著名厂家了。他们可比Intel还积极呀!——没准迅驰3时代就从他们这里开始了;而且,这或许也是动摇主流厂家,重新洗牌的最好机会。这时,Somoma和Napa竞争的唯一手段就是更低的价格了,那么,会不会重演迅驰2上市迅驰1巨幅降价的好戏呢?说不准!当然,这里抢的就是时间,时间会证明,时间真的就是金钱!而被这些搅局者这样一搞的话,主流厂家怎会坐视不理?于是这价格战可不就打起来了?到了这一步,恐怕Intel也难以收拾整个局面了,而同时Sonoma相对于Napa的价格优势也就越来越小了,迅驰2就会成为昨日黄花被渐渐遗忘?它还能存留的时间,是俩月还是半年?总之,堪忧!

购买Sonoma的最好时机?

  虽然Sonoma存在的时间堪忧,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优秀的移动平台,至少比起第一代迅驰而言,其进步是非常明显的,只要不是BT的应用或者追求终极性能,迅驰2都是比较实惠的选择。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什么时候是购买Sonoma的最好时机?什么时候是他最实惠的时候?

我们以为,这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来看:

  1.冲刺阶段:这时迅驰2还应该是市场主流。在Intel在1月正式发布Napa后,笔记本生产厂家必然随后要对Sonoma笔记本进行一次“清洗”,时间基本上要持续到春节、寒假过完的时候。但请注意,小心JS借元旦之机的小促销,虽然肯定看起来很诱人,但你要不是那么急着要买的话,可以再等个十天半月到春节,没准又降个三五百。当然,如果厂家们沉不住气,在那时价格战已经全面开打的话,并且可选择面很多的话,那么就是这第一阶段出手的最好时机了。

  2.主打阶段:从寒假过后到“五一”再到暑假这六、七个月期间,应该是迅驰2代笔记本逐渐收缩,迅驰3代笔记本逐渐扩张的阶段。有资料显示不少厂家在3月份迅驰3的铺货量就要达到25%,这阶段迅驰2应该有不少亮点出现,也许能低价淘到不少精品;不过,这阶段也会是迅驰2市场最不稳定的阶段,应该有不少准迅驰3来搅局,厂家会否有反击就是我们所期待的了。这里要特别注意五一和暑促两个时间,都会给厂商不错的降价“借口”;尤其是8月左右的暑促,这时许多厂家迅驰3的出货量应该超过50%了,迅驰3对迅驰2的压力全面展现,喜欢迅驰2想要淘宝的TX千万可别错过好时机,这时应该是购买迅驰2最后的好机会了,过了就该是迅驰3的天下了,早买早享受啊。恐怕6999左右就能淘个名牌大厂的X700独显的Sonoma好本子陪自己渡过炎炎夏日的漫长假期吧?爽!

  3.过气阶段:暑促后,无论是Intel还是各个笔记本生产厂家,对迅驰3的生产都应该完全步入正轨了,迅驰2也该逐渐淡出历史舞台了。到那时,或许你能在市场上淘出一、两台半年前还是主流中的主流很棒的迅驰2笔记本,是赶紧拿下还是?Smart的建议是如果价位不是太诱人的话,还是果断放弃吧,在那时已经是迅驰3代笔记本的天下了,再抱着迅驰2不放的话是不是会被人笑老土?

  当然,这里面我们只考虑了Intel一家对迅驰2的影响,如果他抱残守缺不努力推广Napa的话,上面的猜想就该完全被推倒,迅驰2还将有很长的一段辉煌时间。但这可能吗?首先,最大的竞争对手AMD不会闲着。他同样是双核心(没准更强?)并不限制别人使用其他规范的无线产品和芯片组,在独显笔记本上的优势都会强烈地迫使Intel在迅驰3上走得越来越快。其次,别忽视了ATI、nVidia等显卡生产厂家的力量。前面我们讲,Intel依靠在芯片组上集成显卡夺取了ATI显卡出货量的王座,必然遭后二者所嫉。ATI的Xpress200就是对此很好的回应,其各方面的性能都不错,可以预计的是,ATI、NV都将在此领域对Intel发出挑战,于是,他们会很自然而然地与AMD构成某种程度的战略联盟向Intel叫板(或者是暗地里?)总之,迅驰3的前途不会是坦途,这样的话,Sonoma很可能更快被束之高阁……购买迅驰2笔记本或许永远没有最好时机?您看呢?

想知道更多关于移动办公方面的内容请访问移动办公频道。随时随地移动办公让您与工作零距离接触!

如果大家对本文有任何意见或者建议,可以在下面的意见提交区参与讨论。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