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上海”:大海边上的防线
(PCHOME新闻中心/记者 顾未然)
想起当年“双核皓龙”的发布,13日AMD的45nm四核皓龙处理器在谨慎中揭开了她的神秘面纱,这一次的确,我们感受到的更多的是一个“决战者”在大战之前的气氛。对于AMD来说目前的每一步都至关重要,已经容不得任何的偏差。
也许,“上海”13日的低调发布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迟到的45NM,更多的讯号像是一场战争前的短暂静默。
而今天(12月3日),“上海”处理器回到它的主场上海公开,自然受到了更多的关注,这是第一次由中国城市命名的处理器芯片,在我们自己的上海,号角吹响。
而这一次,与上一代产品巴塞罗那相比,“上海”性能最高提升35%,而空载时的功耗可降低35%,最重要的是,AMD终于推出了自己的45nm产品,在制程工艺上前进一大步。尽管时间上是晚了一年,但目前的45NM市场才刚刚进入成熟,最大竞争对手英特尔则做了时间与空间上的“铺路”。
AMD应该在经历了“巴塞罗那”之痛后获得了良多的教训,在目前“上海”看来这无疑是宝贵的财富。甚至我们不得不承认,目前“上海”的作战环境要比“巴塞罗那”那时的风风火火更要适合AMD的现实处境,以最大竞争对手INTEL目前的环境来看,在这样一个45NM刚渐成熟的时机正式切入市场,未偿不是一个好的方式,对于现在的AMD。
现在严阵以待摆好正确位置的AMD会让这场战斗越来越有看头。
11月6日,AMD与Linux发行商红帽联合展示了一项新技术,该技术可以使得正在运行的虚拟机从一个基于英特尔至强处理器的服务器迁移到运行AMD即将发布的“上海”处理器的服务器上。这个没有中断操作的迁移发生在一台基于英特尔至强E5420处理器的服务器与一套基于AMD四核皓龙处理器“上海”的系统之间。
有媒体评价说:“这项技术无疑是重要的,因为这种转移几乎不可能在现实中实现,在以前这意味着IT部门会被迫运行同一个平台。大多数企业尽量避免被此类供应商锁定,因此虚拟机迁移被认为是虚拟化的一个弱点。IT人员被固定在一种虚拟机里以执行一些任务,比如定期升级或者维护服务器,平衡服务器负载,并积极主动地管理服务器可用性,以避免宕机或者丢失数据。”
这绝对是一个AMD的好消息,对于后来者的AMD,用户可以在需要或者对于AMD产品感兴趣的时候,轻而易举的实现AMD和英特尔两家供应商的服务器之间无缝不停机迁移。对于产品的推广与普及无疑是一针有力的强心剂,而从AMD平台到INTEL的平台迁移,从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又意义不大。AMD很占便宜。
AMD现在在上海正式发布,屏息而待,筑起“上海”这条大海边上的防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