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存芯片业破产危机 博弈还是自救

互联网 | 编辑: 周颉 2009-02-17 09:48: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作为台湾地区的存储芯片大厂,茂德科技在2月14日遭遇了一点也不甜蜜的“情人劫”。当日,有一笔 110亿元新台币(约3.2亿美元)的海外公司债到期,但直到13日,茂德仅筹措到33亿元。

内存破产危机-1

作为台湾地区的存储芯片大厂,茂德科技在2月14日遭遇了一点也不甜蜜的“情人劫”。当日,有一笔 110亿元新台币(约3.2亿美元)的海外公司债到期,但直到13日,茂德仅筹措到33亿元。

事实上,从今年1月起,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IT行业的新一波裁员浪潮,截至目前IT企业裁员人数已超过8万人,而位于电子业上游的芯片业成为其中的“重灾区”。

1月23日,德国DRAM内存大厂奇梦达(NYSE:QMNDQ)向慕尼黑地方法院提交破产申请。2月10日,美国最大NOR闪存芯片厂商Spansion宣布,其日本分公司已经申请破产保护。2月14日之后,由于巨额债务,茂德也难逃破产噩运。

“斗鸡博弈”

经济危机下,整个半导体产业增速放缓、收益下降、亏损、裁员、并购、重组,整个产业频频亮红灯,其中内存芯片将成为今年动荡中的主角。

行业市调机构DRAMeXchange的数据显示,DRAM颗粒价格2008年下滑近75%,全球前三季DRAM产业合计亏损逾80亿美元,DRAM 667Mhz 1Gb颗粒价格甚至从高点时的2.29美元下滑至最低0.58美元,不仅跌破厂商现金成本1美元(不计折旧成本),甚至逼近了后端封测价格0.6-0.7美元,使得不少DRAM大厂出现营运危机。

“预计内存芯片价格2009年内不会大幅提升,企业将削减投资降低产量来促进价格反弹。”三星半导体事业部总裁权五铉表示,过去18个月,1G DDR2的价格从6美元降到了0.6美元,内存芯片价格已经触底,“奇梦达等企业最近面临严重危机,但随之而来产业结构也将进入重新洗牌阶段,预计内存产业已经处于波谷,供应增长的明显减速将使价格有望在2009年结束前出现反弹。”

今年初,台湾力晶半导体公司和日本尔必达都宣布了削减内存产量,试图减产动态内存10%-15%,减产量占整个内存市场约2%。

“美国费城半导体指数创出单日暴跌4.23个百分点,最大原因是市场对半导体行业失去了信心。”iSuppli中国半导体行业分析师顾文军告诉记者,经济萧条所造成的需求、资金紧缩是外因,但各大厂商无限度进行的攻击性投资,即所谓的“斗鸡博弈”也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产业内部危机。

一直以来,半导体产业的景气都在周期性循环,“斗鸡博弈”是指在不景气时逆势扩大生产,大幅增加市场占有率,当景气恢复时最大限度地赚取利益。然而,当大多数厂商不约而同地实施这种战略后,半导体价格一降再降,业界的不景气也就更加严重。据世界半导体贸易协会(WSTS)统计,2006年为313亿美元的DRAM市场规模在2008年已经缩小为276亿美元,预计2009年该数字将有可能锐减至216亿美元。

“欧美国家的经济虽依旧萧条,但亚太地区的需求却在增长。如果在最近的不景气周期中丧失市场份额,则恢复景气时就不能挽回损失。”LIG证券研究员崔胜勋则认为,在市场困难时期技术和生产上的投资对半导体企业尤为重要。

崔胜勋指出,三星收购闪存卡企业晟碟(SanDisk)、海力士投资入股台湾茂德、尔必达在中国新建工厂等,都显示内存产业前三甲均在为半导体市场恢复景气做准备。“景气恢复后,市场占有率高的企业占据优势将是理所当然。海力士、尔必达、美光为了继三星电子之后,占据DRAM市场占有率第2的位置,今年依旧将展开激烈竞争。”

产业链传导

当消费电子产业遭遇普遍购买力衰退时,来自PC、手机等各类产品需求衰退的叠加效应,正集中作用在上游芯片厂商,这使得芯片成为当下不景气指数最高的电子产业。内存芯片则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赛迪顾问一项调查显示,过去18个月,电脑和数码相机存储芯片价格下跌了90%,而市场需求自去年9月起则逐月递减在20%-30%之间。

顾文军指出,芯片制造商供应了包括PC、笔记本电脑、手机、MP3、数码相机等几乎所有电子产品的主要核心部件;任何一种电子产品需求的萎缩,都会直接反映在芯片制造商的订单上,并且持续的金融危机正驱使消费者购买低端电脑、手机以及缩减MP3、数码相机等的娱乐应用,这最终都将影响芯片制造商的利润率,并可能导致芯片价格长时间停滞在谷底。

作为另一大芯片供应领域,手机市场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全球最大手机制造商诺基亚月内连续两次下调销售预期,摩托罗拉全球大裁员,国内手机厂商全线亏损,而一度的台湾股王联发科因运营数据明显下滑,去年11月来股价已跌去约30%。

来自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的最新数据也显示,去年11月份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额均呈负增长。以我国电子信息产品第二大出口地美国为例,2008年1-11月对美国出口933.84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9.3%,同比增长8.23%,但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7.64个百分点。其中,通信设备、半导体元件行业出口额呈负增长,分别为-11.94%和-6.44%,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16.62和40.65个百分点。

“经济衰退对电子信息产业的传导有一定的滞后性,电脑、手机等终端消费电子产品发货量的下调,其影响目前已经发酵到作为核心零组件的上游芯片业。”Garnter中国首席硬件分析师叶磊认为,其实半导体行业一直都是一个频繁景气循环的产业,只是这次美国金融危机使得半导体产业未来的信心指数大幅下降,进而影响了厂商和消费者对未来的判断。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2 页12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