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决胜未来 企业竞相漫步云端

互联网 | 编辑: 杨剑锋 2009-02-16 00:30:00转载

 经过多年积淀和持续探索,云计算开始成为一种全球IT产业的主流声音,并有望在2009年落地。不过,不是每家厂商都能从云计算赚到大钱,因为每家厂商凭借不同资源推出的云计算背后的盈利模式不同,而且云计算仍未被大多数企业用户认同,还存在许多无法回避的风险和问题。

本报记者 张伟报道

2008年是云计算在IT市场迅速崛起的一年。据IT及电信行业市场咨询和顾问机构IDC预测,用于云计算服务的支出在接下来的5年内可能增长3倍,到2012年达到42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占IT支出增长总量的25%。美林证券预计,未来5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将达到950亿美元。

量的积累必然导致质的飞跃。2008年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他们积累了许多宝贵的技术和市场经验,从而决定了2009年将是云计算实现质的飞跃的一年,云计算服务体系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服务呈现的多样性将会超出人们的想象。

云计算的天下大势

对于云计算,Google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钱庄。最早人们只是把钱放在枕头底下,后来有了钱庄,把钱存到钱庄很安全,不过兑现比较麻烦。现在发展到可以到银行的任何一个网点,甚至通过银行的ATM机取钱,遍布全球的网络渠道使货币流通轻松实现。

李开复认为,云计算带来的是一种变革,由Google、IBM等专业网络公司搭建计算机存储、运算中心,用户通过一根网线借助浏览器就可以很方便地访问。“纯粹的云计算并不是启动计算未来的万能钥匙,云+端共存、云+端互动才是未来计算的发展趋势。”在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中国研发集团主席张亚勤看来,网络的世界和设备的世界最终将走向融合。

从“网络就是计算机”到“网格计算”,从“分布式计算”到“互联网计算”,长期以来,与云计算类似的理念被学术界和不同的企业各自表述,虽然各个理念的内涵有细微差别,但大多基于充分利用网络化计算和存储资源,达到高效率低成本的计算目标,希望能更好地整合互联网和不同设备上的信息和应用,把所有的计算、存储资源连结在一起,实现最大范围的协作与资源分享。

张亚勤认为,云计算理论和尝试已有10余年。近10年来,从.NET架构到按需计算、效能计算、软件即服务、平台即服务等新理念、新模式,其实都可看作企业对云计算的各自解读或云计算发展的不同阶段。

在2009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总裁王建宙谈到的云计算发展趋势引起业界关注。他表示,互联网的新技术应用,比方说云计算技术及其产品,使互联网容量更大、速度更快、成本更低,所以整个互联网会产生一个数量级的上升,这已经是业界公认的趋势。

云计算应者云集

张亚勤说,亚马逊推出的S3(Simple Storage Service)和EC2(Elastic Compute Cloud)标志着云计算发展的新阶段——基础架构的网络服务作为提供给客户的新商品化资源,如今EC2已成为亚马逊增长最快的业务。IBM 2007年推出蓝云计算平台,期望帮助客户进行云计算环境的搭建。此外,Google一直积极推广其App Engine,而Salesforce.com推出的CRM平台作为服务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2008年,经过多年积累和持续探索,微软公司正式发布完整的云计算平台——Windows Azure,并投入巨资在全球范围内建造数据中心。“我们正在建设一个Sun自己的‘云’平台。将Sun拥有的‘云’与企业内部的‘云’交互或互补,在两种不同形式的‘云’之间形成‘混合’服务。”Sun公司的云计算部门技术人员说,随着云计算技术日益趋热,他们已准备好进入云计算市场,通过自身技术以及相应的软件和硬件产品为用户提供“云”平台服务。

云计算在业界获得了空前的支持和响应。除微软宣布推出Windows Azure外,已公开宣布进入或支持云计算的业界巨头包括Google、IBM、Sun、亚马逊、英特尔、微软、惠普、联想、EMC等,可谓群贤毕至。这表明,经过多年积淀和持续探索,云计算终于开始成为一种全球IT产业的主流声音,经过多年概念流变诞生的云计算在Google、IBM、微软、SUN等IT巨头的引领下有望在2009年落地。

但正如甲骨文CEO拉里·埃里森所说,不是每家厂商都能从云计算赚到大钱,因为每家厂商凭借不同资源推出的云计算背后的盈利模式不同。尽管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加速了云计算的应用趋势,但云计算仍未被大多数企业用户认同,还存在许多无法回避的风险和问题,如数据放在远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访问权限的风险性以及隐私和可靠性方面的隐患。尽管如此,未来一两年内随着云计算市场逐渐扩大,更多的软件和硬件厂商将聚集在云计算这面大旗下共同协作。市场推动着技术不断发展并臻于成熟,疑难问题也会迎刃而解,人们最终会看到一个健康、健全的云计算运转体系。

系紧云计算“安全带”

云计算、虚拟化技术等新兴技术在大受欢迎的同时,也吸引了黑客的注意力。据安全厂商AppRiver称,2009年云计算将掀起一股黑客攻击的热潮。瑞星安全专家刘刚向记者介绍,瑞星基于云安全策略开发的2009年新品每天帮助用户拦截数百万次木马攻击。事实上,云安全是杀毒软件领域提出的一个新概念,这个概念在2008年开始升温的时候后面跟着一长串人们熟悉的名字,瑞星、趋势科技、卡巴斯基、McAfee、金山毒霸等。

在为云计算系上“安全带”的问题上,杀毒软件厂商可谓不遗余力。刘刚表示,云安全的三大要素是强大的核心技术和丰富的反病毒经验、人员和设备的投入,以及海量的用户。随着8000万老用户升级到最新版,瑞星的云安全计划显示出强大的威力,同时基本达到云安全的策略构想——使用者越多,每个使用者就越安全。因为如此庞大的用户群足以覆盖互联网的每个角落,只要某个网站被挂马或某个新木马病毒出现,就会立刻被截获。金山毒霸技术总监段雨洛在介绍金山公司的云安全技术时说,云安全三大体系之一的爬虫系统需要大量服务器和带宽,运行成本相当大,金山计划在刚竣工的珠海金山大厦开辟一层楼的空间放置大量的服务器支撑云安全。趋势科技方面表示,通过其架设在全球各地的3万余台服务器实时收集全球用户的应用请求,并通过在云端的计算判断这些请求是否安全。

如此种种,不禁让人联想,或许有那么一天,电脑不再需要任何操作系统和软件,只要在嵌入式设备里烧录一个浏览器便可以随时随地工作和娱乐,不必再担心数据丢失以及病毒入侵,随心所欲的动态计算资源即时获取也成为一种可能。这一切或许云计算都能带来,人们终于可以一起在“云中漫步”。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