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国内安全厂商“云安全”技术发展

互联网 | 编辑: 杨雪姣 2009-02-24 09:15:00原创 一键看全文

国内云安全技术发展

金山对“云安全”的态度的转变则更大,2008年11月18日,金山在发布金山毒霸2009时全面引入了“云安全”概念,加入了对“云安全”概念的热捧行列,而且由于吸取了此前多家厂商的经验,金山此次推出的“云安全”体系明显完备得多。金山毒霸2009的“云安全”体系可分为可支撑海量样本存储及计算的水银平台、互联网可信认证服务、爬虫系统三个层面。基于以上三大平台,金山毒霸2009成功实现了从样本收集、样本处理、安全应用覆盖面等方面对整个互联网安全体系的全面部署。金山表示,“云安全”计划的全面启动,使其实现了三项重大突破:病毒库病毒样本数量增加5倍、日最大病毒处理能力提高100倍、紧急病毒响应时间缩短到1小时以内。而在将来,金山毒霸的“云安全”体系将会采用更为开放的安全中心平台,更充分地引入用户交互,更全面地应用到金山的安全类产品之中,同时,还将与互联网软件行业展开更充分的合作,研发运营基于互联网的服务,真正实现软件互联网化。

由此,国内三大杀毒软件厂商都具有了“云安全”系统,但为什么大家都要打造自己的“云安全”体系呢?事实上,对于“云安全”这一概念,业界一直有人认为纯属一种概念炒作,这种看法不无道理,因为“云安全”的实现基本上都是基于已有技术来完成的,而纯粹的反病毒技术并没有显著革新,从这一点上来看,“云安全”的确好像并没有包含什么新东西。但是,我们也必须注意到,病毒技术也并没有太大革新,但为什么如今的网络威胁状况却比以往严重得多?关键就在于病毒产业的互联网化。如今,从木马病毒的编写、传播到出售,整个病毒产业链已经完全互联网化,病毒数量出现了爆炸性的增长,其攻击效率与攻击手段都有质的飞跃,在这种状况下,传统的安全软件产品已无法满足用户的安全需求。因此,造成这一切的根源,在于病毒制造、传播者们思路的转变,病毒的互联网化,而非纯粹的新的病毒技术的发展导致传统安全软件落后。既然病毒向互联网化方向转变,那么,杀毒软件也应当向互联网化方向转变才能应对,而“云安全”正是由此而产生。各大安全厂商打造自己的“云安全”体系,正是向互联网化方向转变的体现。

可见,“云安全”并不是一种纯粹的反病毒技术,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种反病毒理念,一种安全互联网化的思路,一个互联网化的安全防御体系,也就是杀毒软件的互联网化。利用“云安全”体系,杀毒软件能够更快地收集病毒样本,更快地对病毒进行处理,并能在网络威胁到达用户电脑前就对其进行阻止,反病毒的效率大大提升,而且将更为智能化,带来更完善的用户体验,最终目的可让互联网时代的用户都能得到更快、更全面的安全保护。

预计在2009年,“云安全”技术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应用,并且会和基于在PC上的传统的病毒防御技术结合,构建一个由内而外的立体防御体系。在“云安全”的概念下,杀毒软件厂商们比拼的不再只是纯粹的技术实力,每个厂商的人员及硬件设备的投入,他们的用户数量等等,都将成为其中的一个决胜因素。这将会是杀毒软件行业中的一场革命,网络安全领域也将会迎来一次大的洗牌。在这场云间大战中,谁能笑到最后,谁才会成为最后的王者……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2 页< 上一页12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