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离子平台 想要搅局不容易

互联网 | 编辑: 耿佳 2009-02-26 13:30:00原创

对于任何一个业内人士而言,要其说出3个2008笔记本市场的关键词,其中必然有“上网本”的一席之地。从07年末ASUS EeePC的横空出世,到08年Intel Atom处理器的横扫天下,上网本热潮延续了整整一年,甚至在可以预见的09年上半年,上网本的热度也必然会有增无减。

Intel在上网本核心配置上一家独大的局面无论是OEM厂商还是终端消费者恐怕都不是那么愿意见到,好在市场最不缺乏的就是竞争者:VIA的C7、Nano可谓是前赴后继,AMD的Neo处理器和Yukon平台也是蓄势待发。然而一年过去,Atom凭借性能功耗以及平台兼容性方面的优势仍然牢牢地占据着市场的统治地位,两位竞争对手一位转战山寨本领域,而另一位干脆转向了All-in-One平台。

但是上网本如此巨大的市场,觊觎者也并不只有以上两家。近来一段时间在芯片组领域有些不得志的NVIDIA突然在上网本领域发力,高调推出了“Ion”(离子)平台。目前我们能够见到的基于MCP79芯片组的离子平台采用了10层Pico ITX设计,支持单核心的Atom230和双核Atom330,支持单条SO-DIMM DDR3-800/1066/1333,集成千兆网卡以及支持DX10的图形核心,配备了HDMI、DVI、D-Sub接口。I/O方面比较丰富,具有 eSATA接口、6个USB接口,而且还支持7.1声道音频输出等。就规格来说相比Intel方面的945GSE芯片组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特别是在显示核心方面,GeForce 9400M芯片组比GMA950在3D性能方面强得不是一星半点。

离子平台实物

与标准的ATX主板大小对比

如此看来仿佛离子平台的前景可谓一片大好,但市场是不是就是性能决定的呢?显然不是这样。首先一点,我们从Intel得到的消息,Atom处理器可以脱离平台单独购买,可以说在表面上是为NVIDIA敞开了大门。但是Intel方面还表示,如果单独购买Atom处理器去搭配非Intel的芯片组,那么Intel将不会给予过多的技术支持。也就是说新组合的各种测试项目要由OEM厂商自己负责。我们知道一个新平台的前期测试工作可谓极其庞杂,花费的费用也堪称不菲。有多少厂商愿意自掏腰包来进行测试——只为了上网本这样一个利润率并不高的产品?另外,就算厂商们都愿意掏钱,上网本大军中的那些新面孔,例如家电厂商、山寨厂商们又有几家有实力有设备做这样的测试呢?

离子平台产品实物

离子平台产品实物

其次,离子平台性能强悍是不争的事实,但同时发热量也不能小觑,如何控制整个系统的发热量以及稳定性,NVIDIA还缺少足够的经验。所以我们目前看到的离子平台实物尽管体积都相当纤小,但全部是基于NetTop(上网机)形式的。而上网本的离子平台截止到目前我们还没见到有实际产品出现。但市场用无可辩驳的事实告诉我们:上网机的前景远没有上网本光明,毕竟这个级别的系统之所以这么小就是为了携带方便,而上网机的这个优势纯粹是个废物,因为没有电源,它也就是个方便携带的高级砖头而已。

离子平台产品实物

离子平台产品实物

再次,离子平台能够支撑高清播放和部分大型3D游戏,这是个不错的卖点。但就算这样的优点不是以更短的续航时间为代价,又有多少消费者需要他们的上网本具有这样的功能呢?你会在1024*600这样的分辨率上看高清视频?然后把上网本接上比它大三倍的键盘只为了玩那几个少的可怜的游戏?

离子平台产品实物

当然中国消费者一贯喜欢高大全的产品,不少消费者仍然会为了一年也用不上一次的功能而多掏几百块钱,那种“我不用但是我不能没有”的消费想法仍然存在很多消费者脑海中根深蒂固,因此卖点更多同时性能表现更出色的NVIDIA离子平台仍然可能受到不少消费者的期待。但不解决前两个问题,没有OEM厂商的支持,恐怕市场上能见到离子平台上网本的可能性仍然不那么令人乐观。总之一句话:性能不是全部,革命尚未成功,NVIDIA仍需努力。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