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多核技术实验室落户中国高校

互联网 | 编辑: 2006-04-19 00:00:00转载-投稿

2006418日,北京——在英特尔刚把全球IT产业领进多核时代之时,几乎同步,英特尔便将自己最前沿的技术共享于中国高校。418日,中国首批英特尔高校多核技术实验室在北京揭幕,标志着英特尔多核技术大学合作项目的正式启动。在中国大学里可以直接体验英特尔最新的核心技术,这有利于缩小建设创新型国家与所需的创新型人才之间的“毕业鸿沟”。

来自教育部、英特尔公司以及各高校代表出席此次揭幕仪式。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副主任、博士生导师杨士强教授指出:“英特尔高校多核技术实验室的落成,将首次为中国的大学生提供一个参与全球最先进技术研发和课程学习的机会。”

教育部也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并且关注英特尔在这方面所作的努力,表示此次实验室的建设将直接服务于教学,有助于提升我国多核技术领域的人才培养水平;把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同步引入课堂,有利于相关学科专业的结构优化、推动课程体系改革;同时,以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为切入点,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高水平创新性人才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首批英特尔高校多核技术实验室将落户于全国五所重点高校, 其中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和浙江大学。实验室由英特尔支持建立。除了提供基于英特尔多核技术的最先进计算机设备和用于课程建设的资金,英特尔还向五所高校授权了相关技术资料,并通过教师培训、课程研讨会和校园技术讲座来更好地支持大学将多核这一最前沿技术引入教学。今年五月,国内五所高校的代表还将受邀出席在美国举办的多核技术课程研讨会,与来自全球的四十所顶尖高校的教授共同探讨多核技术教学课题。与此同时,英特尔的研究人员还将通过多核技术实验室与大学建立密切的科研合作,共同推动多核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五所重点高校对此表示极大欢迎,并表示将积极参与英特尔多核技术大学计划,以提升中国高校在多核技术领域的教学及科研水平,为提高中国在前沿技术领域的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服务。

出席此次揭幕仪式的英特尔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陈伟锭先生表示:此次支持中国高校建立多核技术实验室,将成为英特尔支持中国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的又一里程碑。英特尔一直以来重视和中国的技术合作,倡导科技创新,激励和培养创新型人才,以实现与中国IT产业共成长。”

当今世界各国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即大学里培养的科技人才不能适应科技创新型公司的需求,而且,两者之间的差距日益扩大,形成“毕业鸿沟”。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在学校期间无法接触到全球最前沿的技术,接受不到最新科研方法的训练。针对这一现象,陈伟锭先生说:“中国目前正在倡导企业的自主创新,因此更为迫切地需要创新型人才,而且中国已经制订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战略,这就需要更为长远地考虑培养年轻一代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而其中关键因素之一就是让年轻人通过感受最新技术成果而树立创新意识,通过参与最新技术的应用研发而提高创新能力。因此,英特尔作为落户中国21年的全球技术领袖,有义务为中国成为创新型国家尽一份企业公民的责任。”

英特尔自1985年来到中国,就承诺对中国教育的支持并为此付出不懈努力。在过去的二十年时间里,英特尔在中国已成功推出多项教育创新计划,从小学到大学,从提供科技设备到开展教师培训。英特尔每年资助教育事业的投资达1.2亿美元,相当于10亿人民币,其中相当一部分投入在中国,以帮助中国改善教学环境、培训教师与学生更有效地运用技术的能力,激发青少年对科学和技术的兴趣。这些计划包括英特尔®未来教育、英特尔®求知计划、英特尔®电脑小博士工作室、以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等。此外,英特尔还与中国大学和科研机构紧密合作,通过英特尔的高等教育计划,推动大学教学课程的更新和研发的创新体系的形成。

英特尔一贯履行“支持和推动中国IT产业发展,与中国的产业共同成长”的战略承诺。当前,中国迫切需要建立自主创新体系,提升创新能力。英特尔公司将一如既往地通过自身与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协助并支持中国IT产业不断获得并提升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为建立“创新型国家”奠定坚实的根基。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