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造化之奇!浅谈我的生态摄影心得

互联网 | 编辑: 2006-05-17 00:00: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玩摄影到现在大概一年多的时间,虽说各种主题大概都尝试过,但拍摄最多的主题,还是生态摄影。一开始拍摄生态主题的时候,总喜欢尽量把主题拍的又大又清晰。只要主体够清楚,其它的部分都不太在意。对于生态记录而言,拍的清晰锐利是相当重要的。虽然“又大又清晰”可能没有

2

    摄影技巧

  Olympus C730虽然有四公分的超级近拍,但是拍摄昆虫花草,这个近拍是非常难用的。除了靠的太近会把虫吓跑之外,阴影也是另外一个无法克服的问题。于是我买了一片近摄镜(close up +3),装上之后,就可以在任何的焦段进行近拍,相当方便。两三百块的近摄镜可以说是最简单方便能得到近拍能力的工具(我喜欢便宜又好用的东西)。但是一开始使用近摄镜时其实很挫折,连拍几十张全部脱焦。后来才知道,近摄镜会让景深变的超级短,即使是小CCD的消费级数字相机,也会因为装了近摄镜而能有超浅的景深。克服这个问题有几个方式:用脚架、用手动对焦、对焦完后,身体前后移动取得主体最清楚的点。虽然我不常用脚架,但是其实脚架还是解决近拍时脱焦的最好方式。装上近摄镜后,很可能一个呼吸造成的震动就会让主体严重脱焦,所以脚架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在装了近摄镜之后,自动对焦很可能也会失效,这个时候就要改成手动对焦。或者在对焦之后,稍微前后移动一下身体,让主体清楚之后再拍摄。除了对焦之外,测光也是另一个常见的难题。不过生态摄影中的测光技巧,和其它摄影类别的测光技巧其实差不多。比较容易造成测光失误的环境就是主体和背景反差过大或者逆光的情况。适度的补光或者增加曝光补偿就可以得到较为正确的曝光值。我拍摄生态其实比较常用的是点测光,至少让拍摄的主体得到正确的曝光,亮部到暗部的细节都能清楚。当主体的体积较大时,一般的红、绿等颜色,由于反射光线接近灰卡,所以不需要特别设定曝光补偿(EV值)。但是如果主体颜色较亮,就要调高EV,主体颜色较暗时,就要降低EV。如果拍摄的主体体积较小,那么即使是点测光,也势必会把许多的背景光线计算进去,如果背景较暗,主体就常常会过曝,这个时候可以降低EV值,当然这个时候拍到的主体曝光正确,背景就会暗很多。

瓢虫在白晶菊上

  如果背景较亮,主体常会曝光不足,形成剪影的模式,此时如果想要主体的曝光正确可以调高EV值,让背景完全过曝变成一片白,而主体曝光正确。如果背景较亮,也可以适度的用闪光灯补光,提高前景的亮度。

补光范例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