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时代移动办公 Pushmail:这个可以有

互联网 | 编辑: 张蓉 2009-09-21 10:21:00转载-投稿

四年前当黑莓带着对国人来说完全陌生的“Pushmail”概念进入中国以来,国内市场并未如黑莓所愿掀起移动电邮风暴。相反,面对高昂的成本投入,国内无线网络环境限制等因素,企业和个人对其望风而逃。

如今,3G大潮汹涌而来,“移动办公”的需求被重新提起和放大。经过几年的沉淀,业内涌现出一批志在改善Pushmail应用体验的厂商。虽然基于3G的普及和推广Pushmail再次成为移动商务办公的主流应用,但是对于市面上已有的几款相关产品,想要出手的用户势必需要做简单了解。

笔者选择了黑莓、263移动畅邮、以及国内同类产品在价格、用电量、邮件收发速度、上手难易程度等层面做了横向对比,并将评测结果拿出来与各位分享。

资费是个大问题

Pushmail在国内的推广不利,很大程度上受制于高昂的资费。手机终端购买、短信提示费用、手机上网流量费、移动邮件的服务费等构成了pushmail的基本收费模式。目前,黑莓除了购买手机费用外,每月还需至少398元的服务费。移动畅邮以及其他国内pushmail产品,不需要购买终端,资费上采取了低价策略,使用资费仅为几十元/月。

但是影响pushmail资费的另一个因素-手机上网流量费就成了国内这几款产品资费高低的关键。谁的产品更节省流量,在流量包月外的资费就更少。

省电 or 不省电,这是个问题

对于智能手机用户来说,之所以不愿意下载和安装过多应用软件,主要是出于对手机电量的考虑。纵观当下国内移动电邮产品,每每给人“电耗子”的感觉。用户只要加载Pushmail,就意味着手机电量的急剧减少。

省电还是不省电,与上网流量有关。而流量又与手机的连接频率与邮件收发的频率有关。黑莓由于其电池性能、其他应用软件等复杂的原因,耗电量大是人尽皆知。在移动畅邮与其他移动电邮产品的流量测试结果看,“移动畅邮”无邮件情况下的日空载数据流量维持在6k/天左右,而其他移动电邮产品,在无邮件情况下,每天的空载数据流量大概在120k左右,对手机电量构成直接影响。

笔者在对市场上几款Pushmail产品的试用中,也切实地感受了一把手机的电量消耗问题。在使用“移动畅邮”过程中,每天几十封邮件,手机会消耗一格电量,但是,在使用其他产品的时候,电量消耗过快的问题便突显出来。十几封邮件就要消耗掉两格电量左右,对于使用邮件较为频繁的用户而言,两块手机电池是必备的。

即时收发,才是被Push的真谛

尽管在黑莓的大力宣传下,Push理念深入人心,而其“推”的技术也使国内厂商望其项背,是当之无愧的行业老大。所以此轮评测主要在移动畅邮与其他厂商间的比较。

笔者在试用中发现,多数国内Pushmail产品需要设置邮件自动收取时间,比如每30分钟收取一次。这是某些厂商在push技术方面存在假推,即使用轮询服务器查找更新的方式收取邮件。这样不但使手机在没有邮件的情况下,不断的发送接收请求,一直处于工作状态,耗电耗流量,同时造成了邮件到达手机的延时,无法做到真正的实时收发邮件。

“移动畅邮”则是基于263企业邮箱自有服务器存储转发以及客户IP数据等优势,利用客户端IP直接 push,无需用户设置接收时间。在无邮件到达的情况下,手机处于待机状态,而服务器接收邮件的同时在手机端提醒。实现真正实现即时收发,

邮件收发速度差异大

数据显示,普通人等待网页打开的耐心不会超过30秒,而据心理学家调查发现,同样的等待时间,手机相比计算机在人的心理感受上要长很多。那么,一封邮件从点击“发送”到到达手机客户端,究竟需要多长时间呢?

笔者就此问题做了实验。结果表明,目前国内移动电邮产品的邮件收发速度大致在60秒左右,并且在整个邮件载入过程之前,手机端还需收到“邮件提示”。而对于需求更高的移动电邮用户而言,60秒的接收速度显然更难承受。而在此次测试中,而在此次测试中,移动畅邮与黑莓都在3秒内完成收发,完全可以满足用户对等待的耐心。

笔者手记:

应该说,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国内移动电邮市场始终未能发展起来,但是由于国内企业对Pushmail的翘首以盼以及类似263“移动畅邮”产品不断涌现,这意味着企业的移动办公需求逐渐被提升到企业所重点关注的层面。同时随着更多企业的Pushmail产品的应用,以及3G浪潮的扑面而来,国内移动电邮市场势必成为企业移动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