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年PChome硬件中心AMD AM2主板横评

互联网 | 编辑: 2006-06-28 00:00:00 返回原文

2006年中PChome硬件测评室--AMD AM2系列主板横向测评。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想某些问题应该简单描述一下。选择AMD还是Intel?似乎很久以后,许多人不得不又面对这个问题。或许许多人只是跟风购机,很多人只是听从装机店JS,许多人只是让朋友帮忙,许多人只是看着网站、杂志乃

06'AM2主板横评,从一些废话说开去

开始的第一句话,从第四页开始,网友可点击文中链接了解更多产品规格和信息,而每款主板均有单独详细介绍文章,切勿错过。

2006年中PChome硬件测评室--AMD AM2系列主板横向测评。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想某些问题应该简单描述一下。选择AMD还是Intel?似乎很久以后,许多人不得不又面对这个问题。或许许多人只是跟风购机,很多人只是听从装机店JS,许多人只是让朋友帮忙,许多人只是看着网站、杂志乃至报纸论坛的文章……来选择自己的配置。而选择AMD还是Intel,其实这只是一个CPU问题,而CPU早就不再是整个系统的最重要部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如此。好的游戏可能更看重显卡,要性能可能更需要大容量内存,而硬盘只是存储空间的大小,其他配件则更多倾向于功能的拓展。有人会说,1.5G频率的处理器已经能做所有事情了!

AMD Athlon64 AM2内核示意图

也许是多年的习惯,也许是当初CPU几乎决定了PC的性能,也许是CPU这个单词的意思是中央处理器……但是又有多少人想到过慢的磁盘拖了后腿,臃肿的系统和软件在疯狂吞噬资源?AMD or Intel,That's a Question。但无论如何,选择CPU就是选择基调。而接下来那些选择AMD的朋友,你们将要面对的第二个选择,应该就是主板——每一个系统的基础。很好,终于切入今天的主题。其实换一个实用/够用角度来看,选择AMD和Intel又有多少区别?CPU只有这么两家。而主板芯片组就有4、5家,厂商则更多。

AMD Athlon64 AM2系统示意图

06'AM2主板横评,AMD火速联姻DDRII

或许,不少网友已经对AM2非常了解,甚至看过了不少测评或评述类文章。是的,现在看来,AM2并没有我们所期望的那样,通过支持DDR II而获得更多性能提升。除了那DDR II本身的高延迟等限制性能的问题不说,AMD这一次让不少忠实FANS们失望了。但换一个角度来看,AMD升级AM2更多的是为了什么?很显然,当DDR II成为主流的时候,AMD岂能还紧抓DDR不放?正如编辑的一句笑言,AMD拖了DDR II普及的后腿。话说回来,如今高延迟的DDR II性能并不好,为何还要选择后者。我想不妨有三点吧。其一,DDR II采用了BGA封装和更高的制作工艺,电压更低,相对发热量更小;其二,因为封装等原因,DDR II容易获得比DDR更高的频率,而更高DDR II才是今后的主流,同样也是体现DDR II真正实力的版本;其三,内存规格升级,也可看作再一次的厂商洗牌。部分小厂或能力较弱厂商若不能及时跟进,既是提高工艺推出新品,则必然被无情地清洗掉。所以DDR II必将走上历史舞台替代DDR。

AMD Athlon64 X2 AM2内核图解

AMD不能再等了,AMD必须支持DDR II。但因为AMD如今的处理器都采用了内置Memory Controller(内存控制器),虽然大大减少了处理器与内存间的延迟,不再由北桥进行交换;却也不得不面对控制器兼容性,转换平台必须升级CPU等问题。CPU当然不可能通过升级Firmwear或者软件等方式,而使得其支持DDR II。所以全新的AMD处理器便由此诞生。相信AMD在首次推出K8系列处理器的时候,应该就考虑过这个内存升级的问题。颇有点“成也MC,败也MC”的味道,当然,AMD并没有败,只是可能会小小阵痛一段时日。平台那么大的转换,等于处理器主板这两项重中之重都必须更新。

AMD Socket940 AM2插座

06'AM2主板横评,全线CPU同居新Socket

很好,干脆推倒了K8前期所有的平台架构,我们重获新生。诚然,这个新生似乎并不那么新,那么鲜。因为AM2系列主板可谓均脱胎于以往,即便忠心耿耿于AMD世界的nVIDIA,其nFORCE MCP55号称专为AM2打造,却怎么看怎么像是nFORCE 4的升级版;而AM2的处理器,似乎也只是内存控制器的升级。好吧……如果一个内存的变化就使得AMD转换,似乎理由并不充足。是的,让我们仔细看看AM2到底包括了多少处理器:AMD Althon 64 FX,AMD Athlon 64 X2,AMD Athlon 64,AMD Sempron……OK,很清楚了,除了Opteron,全都到齐了。AMD已经将低中高,乃至小型服务器/工作站处理器都放在同一个平台。

AMD Athlon64 X2 5000+ AM2处理器

我们仍在经历着Socket 754与Socket 939并存的时代。当初,Intel毅然抛弃AGP,抛弃了8XX系列芯片组,通过种种手段,对厂商施加压力,对PCI-Express系列主板及LGA 775处理器降价……却没有换来太多消费者的好感。购买习惯的因素,AGP平台的廉价,现有AGP显卡/Socket 478产品的升级用户……而AMD因为内置MC的处理器推出,很快让众多厂商方便的推出了各类主板,规格/价格极为齐全。但这时AMD却可能希望更明确地区分低中高层次,而将处理器分成了Socket 754和939两大平台,更为廉价的Sempron和Athlon 64很快进入主流市场。当由此也带来了更多弊病,厂商们也想出的各种办法,例如可支持双接口的主板,例如让Socket 754也能享用PCI-E的nVIDIA nFORCE 4-4X……

左:AMD Athlon64 FX62 AM2处理器

但这多少也为升级用户带来的麻烦,同时更成为了他人口中AMD的诟病之一。而Socket 754平台不支持双通道却也让系统性能略为降低了一些。升级AM2以后,平台也统一了,大家都能用上双通道了,厂商不必再考虑两平台痛苦的“双管齐下”了,消费者不必再考虑升级问题了。我个人认为平台的统一才是此次升级AM2最大的意义。跨入AM2之后,AMD可自由支持已经成为主流的DDR II内存,不过为追求性能最大化,编辑推荐消费者采用DDR II 667以上的内存产品。

AMD Athlon FX AM2处理器官方样张

06'AM2主板横评,华硕M2N32SLI-Deluxe

相信大多数消费者心目中,主板的首选品牌可能就是ASUS。从若干年前最著名的那款T2P4到如今,ASUS带给我们太多美好的回忆了。似乎无论哪一个时刻,ASUS总会给我们带来最新,规格最高的产品,这一次也不例外。我们看到的ASUS最新款M2N32-SLI Deluxe主板。nVIDIA此次专为AM2研发的最高端nFORCE 590 Sli芯片组,支持全速双16X Sli规格,八相供电,6SATA II+2eSATA II,完整的RAID功能,7.1声道High Definition Audio,双通道DDR II 800,双千兆网卡,IEEE 1394,10*USB 2.0,外接eSATA II硬盘插口……

ASUS M2N32-SLI Deluxe主板

乃至于一体化设计的MOSFET管-北桥-南桥纯铜热管散热套件。还有那预留的802.11b/g无线网络模块接口同时,这款ASUS顶级主板可谓用料丰厚,做工优良,其定位和定价便是最高端的个人电脑发烧友,甚至包括中低端个人图形工作站用户。NF590 Sli本身就代表着最强AM2平台,而ASUS为其添加了更多内容,如虎添翼。ASUS M2N32-SLI Deluxe主板已经成为市面上功能最为丰富,性能最为强大的产品,其定位相当于Intel 975X。

恐怖的8相供电系统及上佳的用料

正因为此,我们将06'年PChome硬件中心AMD AM2主板横评之优秀产品奖颁给ASUS M2N32-SLI Deluxe主板。

华硕M2N32-SLI Deluxe主板编辑评分

06'AM2主板横评,技嘉M59SLI-S5

初看到Gigabyte这款GA-M59SLI-S5主板,编辑部里一群硬件FANS都异口同声地说道,怎么那么像Asus?!是的,两家一线板卡大厂可谓“英雄所见略同”,不但均迅速推出了采用顶级MCP55芯片组的主板产品,更是同样采用了热管-全铜散热片的MOSFET-芯片组散热系统。我们都知道,如今的主板芯片组集成度非常之高,其制作工艺和内部所整合的晶体管数量,竟不亚于前两年的中央处理器!所以这些产品的发热量可想而知。而此次面对nVIDIA,或者说AMD AM2平台最高端的nFORCE 590 Sli,似乎单纯的散热片也不管用,但若再配上风扇,却又不得不面对噪音、灰尘等问题。若采用的风扇不佳,停转/转速慢等不免又是问题。想安宁的解决发热大户——南北桥芯片组、MOSFET管,似乎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技嘉GA-M59SLI-S5主板

技嘉GA-M59SLI-S5主板所支持的功能已显示其不愧为一线大厂作品。虽然在各测试软件的分数中并不占优势,但其中小小的差距完全在正常范围内,同时也不排除可接受的软件数据差异。这款主板与此次Asus提供的M2N32SLI-Deluxe相比,在功能及性能上大同小异,当然在整体用料上略差一些。不过据编辑对AMD新款AM2系列处理器的了解来看,Gigabyte的宫殿辅料也完全能满足需求。而且虽不知道具体价格如何,相信此次技嘉的NF590 Sli要远低于ASUS。在高端发烧平台也算是性价比更高的产品之一。

技嘉采用的MOS管-南北桥纯铜散热片

正因为此,我们将06'年PChome硬件中心AMD AM2主板横评之编辑推荐奖颁给Gigabyte GA-M59SLI-S5主板。

技嘉GA-M59SLI-S5主板编辑评分

06'AM2主板横评,微星K9N SLI Platinum

这一次测评中,微星送来的是K9N SLI Platinum主板。熟悉MSI的朋友一定都很清楚,Platinum是微星中高端主板系列,曾经数款MSI白金NF4给众多AMD FANS带来了美好的超频体验。而此次的K9N SLI Platinum虽未采用最高端的nVIDIA nFORCE 590 SLi,却也采用了性价比更高的NF 570 Sli。其与前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后者仅支持双8X SLi规格,但即便如此,面对7900GT的双显互联相信也足够了。这次MSI也是在用料上下了功夫,或许并未采用三相以上供电令人有些失望,但数个松下3300uF的电容却令人对其供电颇为放心。

微星K9N SLI Platinum主板

该主板提供了双8X SLi规格的双显互联技术,双千兆网卡,DDR II 800,7.1声道High Definition Audio,IEEE 1394,10*USB 2.0。因为NF570 SLi支持的PCI-Express Lanes数量较少,所以仅采用单芯片便可满足需求,而MSI则采用了一快足有两块MCP芯片大小的散热片。与ASUS,Gigabyte两款产品相比,K9N SLI似乎单薄了一些,但是其价格却更为低廉,比较适合中高端玩家级消费者购买。

松下3300uf大容量高品质电容

考虑其在该市场的定位,我们将06'年PChome硬件中心AMD AM2主板横评之编辑选择奖颁给微星K9N SLI Platinum主板。

微星K9N SLI Platinum主板编辑评分

06'AM2主板横评,昂达NF5D

昂达NF5D主板采用了nVIDIA nFORCE 550芯片组,支持AM2架构的全系列AMD处理器,乃至于Athlon64 FX机Athlon64 X2。虽然该主板只是采用了三项供电设计,但并没有因此而减少其模块的投入。大量密闭式扼流线圈,日系大厂的固态电容被纷纷采用,由此可见其稳定性之高。nVIDIA nFORCE 550芯片组依然为单芯片设计,因为其只支持20根Lanes PCI-E 1X管线,所以无需如nFORCE 590 Sli那样双芯协同工作,但经过破解改造之后,同样可提供中高端平台所需Sli系统。同时该主板还破解了SATA支持接口,数量达到了nFORCE 570 Ultra以上芯片组的六个!

昂达NF5D主板

在我们的测评中,这款NF5D主板配合双nVIDIA GeForce7600GT Sli双显,AMD Athlon64 FX62,A-DATA DDRII800 512M*2的整机平台,也非常明确地给予了该主板的定位。可扩展性能强劲,功能丰富……是的,作为一款日后AMD AM2中端平台的“标准版”,ONDA NF5D已经做得比较到位,虽然没有ASUS那样奢侈的全热管散热系统,却也不会如华硕般的高价。我们只需要用nFORCE 550的价格便能购买到近似于nFORCE 570 Sli功能/规格的产品,何乐而不为。而且据编辑了解该主板官方报价仅为699元,实际售价则更为低廉!

双显六SATA-ONDA官方DIY主板

正因为此,我们将06'年PChome硬件中心AMD AM2主板横评之最具性价比奖颁给昂达NF5D主板。

昂达NF5D主板编辑评分

06'AM2主板横评,映泰TForce4U AM2

应该说去年Biostar映泰在nVIDIA nFORCE4平台上做得非常出色,其TForce系列产品受到了不少中低端消费者的好评。其用料厚实,超频性能不错,而且价格实惠,因此出货量也大大提高,该产品线也成为了Biostar的重头产品。时值AM2的平台转换,映泰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所以此次我们PChome测评室也在第一时间拿到了两款Biostar的两款AM2主板。其中一款便是采用了nVIDIA nFORCE4 Ultra单芯片/组,改造后支持AM2的TForce4U AM2主板。

Biostar TForce4U AM2主板

而映泰该主板的售价为799元,编辑感觉还应该有一些下潜余地,同时该主板通过厂商与AMD的努力,另有更为低价的套餐进行销售。而AMD在今后的中低端将采用频率更高/L2 Cache更大的闪龙处理器主打,与报价800多元的AMD Sempron 3000+ AM2盒装处理器配合却也相当不错。而最重要的是,AMD终于统一了处理器架构,并使得整个平台升级到了AM2。相信很快,将有更多套餐呈现于市场,其价格也更为低廉。

映泰TForce4U AM2主板编辑评分

06'AM2主板横评,映泰TForce550

与映泰TForce4U AM2同时到站的,还有一款同厂商的TForce550主板,采用的便是nFORCE 550单芯片/组。与前一款TForce4U AM2相比,两款主板在格局上没有太大区别,除了磁盘接口处因为各芯片组支持接口而不同,其他供电模块,各插槽/插口等几乎如出一辙。nVIDIA MCP55系列本身便是nFORCE4系列的升级,故各大厂商完全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简单升级,推出新款产品。因此编辑不再多费精力,我们完全可以将两款主板看作是同一线产品。

Biostar TForce550主板

实际上,映泰TForce4U AM2与TForce 550之间并没有太大的性能差距,这两款主板很好的体现了NF4与MCP55之间的微小的性能差异。虽然在性能方面,AM2可以说根本没有什么提高,但很明显的市场压力却使得AMD必须推出支持DDR II的平台。而且如今AM2的数款CPU已经上市,后续数量正在不断增加。这一次的升级我相信就如同E3转换E6核心一样,不必太多震动也无需过多宣传。一切都非常自然。消费者发现自己只需多付出一点点金钱,甚至无需更多付出,便可使用AM2,何乐而不为。

映泰TForce550主板编辑评分

06'AM2主板横评,磐正EP-MF4-Ultra

厂商一方面为了节省成本,一方面为了尽快上市,纷纷推出众多NF4系列的改版。正所谓老树生新芽,此举也并无不可。NF4的规格至今来看仍不落后,使其支持AM2也非常简单,厂商很容易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修改升级。同时也造就了AM2刚刚发布,众多AM2相关主板产品便纷纷出笼。编辑就拿到的这款Epox磐正出品的EP-MF4-Ultra,采用的便是nFORCE4 Ultra芯片组,走的更是更贴近大众化市场的路线。磐正EP-MF4-Ultra是一款EPOX味道十足的产品,非常传统的绿色PCB板,简洁而用料十足。单从字面上来看,该主板无非便是原本nVIDIA nFORCE4 Ultra的升级版本。而平台转移至AM2之后,该主板支持了包括Athlon64 X2,Athlon64 FX在内的全系列DDR2架构AMD处理器。

EPOX EP-MF4-Ultra主板

从多款AM2的评测中不难发现,采用nFORCE4系列的改版产品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款已经出现将近2年的芯片组,依然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究其原因我们不难看出当初nVIDIA的强劲与野心。NF4的出世便带来了包括PCI-E平台的支持,SATA II/RAID支持,Sli支持等一系列前卫的产品,而当时PCI-E也好,SATAII也好则刚在起步,或者说缓步发展阶段。AMD的A64与nVIDIA的NF4,互相成就了彼此。在AM2大潮来临之际,这位仍旧生机勃勃的老将依然能提供令我们满意的性能和功能。而且,据编辑了解,先期上市的NF4改版AMD价格相对便宜不少,也更容易让我们接受。

磐正EP-MF4-Ultra主板编辑评分

06'AM2主板横评,磐正EP-MF570 SLI

磐正EP-MF570 SLI主板同样为Epox的一贯风格,翠绿色全长ATX大板,四周边圆角处理。因为nVIDIA nFORCE 570 Sli仅支持28条PCI-Express Lanes,规格为16X,8X,1X*4,所以仍旧沿袭了nVIDIA nFORCE4系列的单芯片传统。这样做的好处不但减少了南北桥规格在数据传送上的延迟,也为厂商节省了成本。当然发热量的提高也在所难免。nFORCE 570 Sli的具体定位于当初nFORCE 4 Sli完全相同,提供了两条PCI-Express 8X Sli双显卡支持。nVIDIA对其的标注为:追求性能的玩家,高端用户,游戏爱好者及多媒体应用。

Epox EP-MF570 SLI主板

Epox EP-MF570 Sli延续了其一贯品质优良的风格,性能与前代产品相比并没有太多令人惊喜的地方。而硬件规格也只是在NF4基础上的扩充,这其中最大的变化则是对千兆网卡,SATA II接口等方面的扩充。但我们都很清楚AM2的定位并非是技术上的突破或革新,只是一个迟到的升级。当然AM2的意义并不仅仅是内存规格从DDR向DDR II的过渡,同时也使得AMD在中低端Sempron和Athlon 64架构得到统一。我们不再考虑Socket 754与Socket 939的区别,直接购买AM2即可全盘使用。

磐正EP-MF570 SLI主板编辑评分

06'AM2主板横评,七彩虹C.NF5-DH Ver1.4

作为国内IT品牌中的主力,七彩虹自然也不会放弃跟进AM2的大好时机。但可能是因为时间过于仓促,七彩虹并未在第一时间推出nVIDIA专为AMD AM2平台开发的中高端主板,即采用nOFRCE 570 Sli及nFORCE 590 Sli单/芯片组的各类产品。而是先将原有VIA K8T890、nVIDIA nFORCE4-4X等芯片组升级插座/插槽,使其支持AM2并迅速推出市场。同时也及时跟进,推出了一款采用nVIDIA nFORCE 550 Sli单/芯片组主板:C.NF5-DH Ver1.4,一款与众不同的nFORCE 550。

Colorful C.NF5-DH Ver1.4主板

应该说,nVIDIA推出多款MCP55芯片组,就是采用了在显卡平台屡见不鲜的分频措施。同一款芯片/组,根据不同需求而打开/屏蔽各种功能,使其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毋庸置疑的是,nVIDIA nFORCE 550能被改造/破解成nFORCE 570 Sli已不再是令人惊诧的事情。早在nFORCE 4时代,众多厂商就已经对芯片组做了手脚。而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特别是囊中略微羞涩的DIY FANS们来说,多付出一点金钱而能获得更多功能,何乐而不为呢?nFORCE 4时代如此,相信MCP55时代也是如此。而七彩虹这款产品的售价相信不会离谱,而普通消费者也能享受到nFORCE 570 Sli这样的中高端主板。

七彩虹C.NF5-DH Ver1.4主板编辑评分

06'AM2主板横评,梅捷SY-AMNS-FGR

时至今日,AMD推出了支持DDR II内存的AM2处理器,并使得所有AMD处理器均转移至此。而SOYO也非常适时地将原本SY-A9N-SLI-GR主板立时升级,与时俱进的觉悟非常之高。相当于原来的S939版本来说,如今的SY-AMNS-FGR不仅仅只是在CPU插座和内存插槽上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其供电部分也进行了升级,而上市报价仅799元。而且除了价格上的低廉,该主板也保持了SOYO自重新出山后用料较好的风格。这款SOYO梅捷SY-AMNS-FGR主板共安置了多达三根PCI-Express 16X插槽,其用意非常明显。当你只采用一款显卡的时候,直接将显卡插入中间白色插槽即可;而使用双显卡Sli的时候,插入左右黄色插槽,每块显卡享受PCI-Express 8X数据带宽。

Soyo SY-AMNS-FGR主板

nFORCE4 Sli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强大的平台支持,双显协同工作的模式已经深入人心。虽然对绝大多数消费者来说,购买2块显卡或许并没有太大的必要,或许购买两款中端单卡不如一款更强高端单卡价格便宜。如今一款7600GT显卡的售价在1300元左右,而一款7900GT已不到2500元。 但对于不少人来说,暂购一块76GT等将来升级却也是个不错的办法。nVIDIA全线显卡已几乎全部支持Sli技术,即便你选择最低廉的GeForce7300也能享用。

梅捷SY-AMNS-FGR主板编辑评分

06'AM2主板横评,杰微JWNF550A

杰微迅速拿到了nFORCE 550 MCP,从来推出了这款JWNF550A主板。而其并没有将自己限制在国产,完全低端与nFORCE 550芯片之间;而是提供了不错的超频选择,更是超越了nFORCE 550的硬件规范使其支持Sli双显卡协同合作技术。同时,说道nFORCE 550,给编辑最大的感觉就是如nVIDIA nFORCE 4相同的市场定位。相信正式上市之后,nFORCE 550将迅速占据500-700元左右的主流消费群体。而从nFORCE MCP 550下手,却是一个聪明之举。避开中高端一二线厂商锋芒,以价格优势强打低端。

J&W JWNF550A主板

观整块杰微JWNF550A主板,处处均以实用为主。考虑到其仅6XX元的上市售价,相信不少低端用户也能接受。无论INTEL也好,AMD也好,推广任何新品,却也不能少了这些厂商及其产品。低端市场仍然大有作为。而对于杰微来说,该主板做工用料尚可,其规格及性能也能满足大多数消费者需求。同时其BIOS里面的可调节部分也较多,还提供了Windows下的监控程序及超频软件-魔法电脑伴侣,并可简单通过鼠标点击进行操作,对普通人来说也非常直观,方便。作为低端主板,能在较低价格上,提供一定的DIY功能,并保证不错的用料,还是值得入门级AM2消费者考虑。

杰微JWNF550A主板编辑评分

06'AM2主板横评,华擎AM2NF4G-AM2

对于每一个希望在AMD平台上获得更多利益的厂商来说,AM2俨然又是一个良机。特别是众多中小型板卡厂商,这一次尤为看重AM2。对于不少厂商来说,即便不能首发nVIDIA专为AM2推出的nFORC 5XX系列主板,却也能通过简单的改造,便将原有NF4/C51等升级而使其支持AM2。客观来说,NF4/C51系列芯片组的功能/特性依然强劲,至少并不落伍,即便面对中高端消费者也能胜任。而对于厂商来说,不必大费周章便能迅速转换平台,何乐而不为。因为华擎率先推出了采用nVidia GeForce 6100+nVidia nForce 410 MCP整合芯片组的AM2NF4G-SATA2主板。

Asrock AM2NF4G-SATA2主板

该主板售价已经在ASrock官网登出,仅545元的售价对于该全新产品来说应该是相当不错。特别推荐给近期打算入手低端整合平台的消费者。AM2的闪龙处理器已经登台亮相,售价虽略高却也应该在可接受范围内,而DDRII的价格也一再调整,所以即便此时出手也没有什么太大问题。该GeForce6100集成了相当于GeForce6200 TC的显示核心,通过PCI-Express总线,Turbo Cache技术,获得了最大128M显存的动态扩展。对于低端用户来说,该显卡所提供的2D/3D加速性能已经能满足需求。

华擎AM2NF4G-AM2主板编辑评分

06'AM2主板横评,精英RS485M-M

AMD推AM2非常顺其自然,价格与原先平台没有太大区别才是个中之重。AM2处理器也好,AM2主板也好,乃至DDR2也好,与本来的Socket 939,nFORCE 4,DDR相比,整体价格并没有高多少。而随着更多厂商加入AM2主板的生产推出,更多的AM2处理器低价上市,很快这次“升级”便会自然而然的完成。而说到主板厂商便不能不说芯片组厂商,nVIDIA自不必多说,已经俨然是AMD平台的“官方”芯片组开发者;而VIA等台系厂商似乎只是在原有基础上升级插座/插槽而支持AMD。同样,在主板芯片组开发史上还仅仅是“新秀”的ATI,也只是简单升级了原有平台,这就是ATI Radeon X1100系列。而此次测评活动我们便收到了ECS精英送测的RS485M-M整合主板。

ECS RS485M-M整合主板

从整个测试来看,精英这款主板在整体性能自然不如nFORCE MCP55,但差距也不是很大。抛开个体差异不说,测试软件也不能完全代表产品性能仅作参考。但管中窥豹,仍可见一斑。这些年来,ATI在主板芯片组上屡屡发力,却因为产品定位等问题颇不得志。而眼看nVIDIA之产品,规格高,性能佳,虽未得Intel青睐却与AMD抱作一团。实际上,nVIDIA何尝不想入主Intel帐下;Intel也未曾不想招nVIDIA为大将。只因为nVIDIA之强势,颇为震动Intel的主板王朝。而ATI则主打中低端平台,也算是“填补了Intel的空档”。却不想Intel要将865G再卖一年。此间境遇,将ATI颇为尴尬。确实,在研发主板芯片组的实力上,ATI略低一筹,但并不是没有发展机会;但背靠Intel不一定好乘凉。这款整合主板,在低端市场也有作为,且看ATI是否能在显卡等产品中能抽出更多精力好好推一推主板。

精英RS485M-M整合主板编辑评分

06'AM2主板横评,硕泰克SL-K890M2-RL

此次AMD转换AM2平台之际,VIA虽没有任何新品推出,但仍有K8T890芯片组力争低端市场。编辑此次就收到的一款采用VIA芯片组的主板,便是由硕泰克Soltek推出的SL-K890M2-RL。该主板采用的是VIA K8T890+VT 8237R-plus芯片组,支持Socket 940(AM2)架构的全系列AM2处理器,包括Sempron,Athlon 64,Athlon 64 FX,Athlon 64 X2等。支持1GHz HyperTransport前端总线,AMD Cool 'N' Quiet技术。且让我们看看不甘寂寞的VIA,此次的K8T890是否能正常发挥AM2实力。

Soltek SL-K890M2-RL主板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句话道出了编辑以及众多网友的心声。从VIA K8T890芯片组的硬件规格来说,似乎已经非常老旧。但我们不得认可其较为优良的性能,同时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其明确的市场定位。此时此刻的VIA,可能更多地把心思放在了其他产品、芯片组上。所以对于AM2的推出,并没有更多实际动作。而想必不少厂商手中还有少量K8T890,正好赶上AM2平台转换大潮,所以此时将K8T890重新改造推出市场也在情理之中。同时编辑相信该主板售价会非常低廉,却也是低端市场一个不小的补充。

硕泰克SL-K890M2-RL主板编辑评分

06'AM2主板横评,测试平台-软硬件

其实整个测评做完,我们发现它们之间的性能差异并不大。考虑到测试软件总有或多或少的差错,以及性能如此接近,此次测评我们并没有把软件分数特别看重。而是加入了编辑打分的方式。在每款产品下方各有一张图表,以性能,价格,产品规格,用料/做工,创新/创意五项,对其进行相对评分,而评分标准以此次我们获得最高端Asus M2N32SLI-Deluxe主板为基准。满分为5分。

同时我们对每款主板均采用了相同的硬件配置及测试软件。

在这里,我们依然采用了强大的AMD Athlon64 FX62 AM2处理器,这款产品具备了双核,1M*2 L2 Cache,X86-64bit技术等技术,堪称如今AMD最强CPU。

硬件平台 ?
CPU

AMD Athlon64 AM2 FX62

主板

06'硬件中心AMD AM2横评各款主板

显卡 Nvidia Geforce 7600GT
内存 威刚红色威龙DDR II 800 512M*2
硬盘 西部数据 WD2000JB-00KFA0
光储 先锋 DVR-111EXL
电源 航嘉 磐石500
测试对象

06'硬件中心AMD AM2横评各款主板

软件平台 ?
操作系统 WindowsXP Pro SP2
驱动版本 ForceWare 84.21
测试软件

PCMark2005
Super Pi
ScienceMARK 2.0
PCWizard2006

我们的FX62测试平台

06'AM2主板横评,软件测试-PCmark2005

06'AM2主板横评,软件测试-ScienceMARK 2.0

06'AM2主板横评,软件测试-PCWizard2006-A

06'AM2主板横评,软件测试-PCWizard2006-B

06'AM2主板横评,软件测试-Super Pi

 

06'AM2主板横评,简评AM2主板阐述市场意义

所有主板详细规格参数如下,点击看大图

14块主板详细参数以及报价

实际上在众多AM2主板相关文章中,我们对如今各大厂商的系列产品都有所了解。其中最为积极的自然是AMD的老亲家nVIDIA。这家从显卡做起成为业界龙头老大的厂商,自然不甘只是在自己原有的一亩三分地耕耘。多点出击是所有大厂的作风。nVIDIA此次带来的MCP55系列横跨低中高三档,满足各种不同层次消费者需求。但仔细看来,其与当初NF4系列的规格划分/产品划分如出一辙。而其MCP55系列实际又是NF4的升级版本,只是nVIDIA带来了更多“新鲜”的东西。比如6SATA IIwith High-end RAID,内置双千兆网卡控制器,High Definition Audio。最高端的nFORCE 590 SLi更支持:

LinkBoost技术:

LinkBoost技术,通过Nforce590 SLI芯片组自动提高与Nvidia Geforce显卡间的PCIE连接总线带宽,将原有的8GB/s带宽提升到10GB/s带宽,提高将近25%的总线带宽。但这样的顶级技术目前只能够在Nforce590 SLI芯片组上实现。配合双16X的PCIE插槽,能够超水平发挥出显卡的剩余价值,是目前Nvidia顶级平台上最具诱惑力的新技术。目前7900GTX已经加入了对于LinkBoost技术的支持,只要将BIOS中的LinkBoost技术打开,系统就能自动侦测出显卡并且自动超频,提高25%的PCIE带宽。

而VIA为首的各大台系厂商,似乎便偷懒了许多。VIA仍旧是哪见了两年多的K8T890,但考虑到其低端定位且价格极低,相信在500元左右主板市场也有一定作为。ATI则仍旧严打整合主板市场,其X1100脱胎于原有的Xpress 200系列。实际上正如编辑一直强调的,AM2的升级更多的是市场行为,而不是技术行为。从技术角度来说,让AMD在已经成熟的Athlon 64系列处理器中植入DDR II内存控制器,已经根本不是什么大问题。而正因为此,厂商也能非常方便得升级原有主板,利用原有资源推AM2“新品”。

而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诚然,AM2并没有带来太多性能上的提升(即便没有给出测评数据,我们已经从许多渠道对此有了一定了解,所以编辑此言不虚。)。当AMD却借此统一平台,跟上主流内存步伐,其意义非同小可。所以我们不必太迁就于AM2性能如何,而是更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或许我们不用考虑太多升级问题,而如今同规格S939平台售价与AM2有较大差距,大可依旧选择前者;然而AMD会逐渐停产Socket 754/Socket 939系列产品,并将AM2平台的售价并入正常价格体系。很快此次小小的升级就如同E3版Athlon 64核心升级E6那样,顺理成章,自然而然。

归根结底只有一个问题,价格。从编辑实际了解情况中,搭建一套AM2平台,其价格并不比Socket 939贵上太多。而随着Intel扣肉的来袭,7月底两大家彼此血拼杀价,Socket 754/939平台的渐渐停产乃至消失,很快我们就能在心理和购买意图上真正接受AM2。同时,此次获得最具性价比的主板,通过改造NF550使其具备了NF570 Sli的能力却不到700元,这已经达到了不少中端消费者的主板心理价位。

题外话,消失的IDE

若说当初Intel推出单IDE的i915P是为了尽快将SATA推向主流,那么此次nVIDIA MCP55也只提供一个则更显得顺理成章。时至今日仍然有部分消费者选择PATA硬盘,这说明了该接口并不如Intel预想到的那么快成为主流。而SATA的光储不但少得可怜,其价格更是曲高和寡。IDE少可能对于升级用户来说有些许麻烦,但对于新装机用户来说并不用太过在意。据说INTEL下一代ICH南桥芯片ICH8连一个IDE都不给,看来ATA这个规格也正远离我们。

返回原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