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显示器的几个指标

互联网 | 编辑: 1999-08-14 18:16:17

选一个好的显示器是最让人头疼的,什么才是最好?最好就是让自己最满意。最好的显示器,并非最便宜的那种,看了时间久了,眼睛会疼;也不是最贵的那种,想着自己的钱袋,心就疼。好像价格和质量永远没有平衡的时候,有时候我们得象巴菲特那样,以找到最超值的产品为荣。

一般来讲,一分价钱一分货,这句话没错。显示器的品质取决于生产技术和工艺水平。显示器有着自己的技术指标,分辨率、带宽、点距等大家都已熟知。有那么多的品牌型号,又那么一大堆专业的数据,各种性能指标测试层出不穷,前辈高人又是各抒己见,那么我们到底怎样选显示器才会使自己满意呢。

大家可能已经注意到,不同生产厂家的产品,虽然产品线中同档次产品技术指标相当,画面品质仍会表现出巨大的差异,形成品牌之间不同的风格。

今天我们撇开厂家刻意宣传的常用技术指标数据,和大家谈谈其他几个影响显示器质量的指标。

  1. 显示器的色彩还原

彩色是光的一种属性。在光的照射下,人们通过眼睛感觉到各种物体的彩色,一切物体,都以它特有的彩色给人造成印象,所以,一切彩色都是人眼视觉特性的主观感觉与物体客观特性的综合效果。由于主观因素的存在,不同的人根据自己的习惯、喜好对于同一台显示器会产生不同的评价。

由物理学的光学理论知道:任何一种光都是以电磁辐射(电磁波)形式存在的物质。但是,并不是一切波长的电磁波都能引起人眼的视觉,其中,只有波长为380nm—780nm之间的电磁波能被人眼所感觉,所以将此波长范围的电磁波称为可见光,其余那些不能引起人眼视觉的,称为各种射线,如红色以外的红外线和紫色以外的紫外线等。如果将可见光范围内任何一种波成的电磁波送入人眼,就会引起彩色的感觉,就是常说的颜色。

发光体所呈现的颜色,决定于他们所发光的颜色。而本身不发光物体的颜色则不同,他们在外界光源的照射下,有选择的吸收反射或透射照明光中的一部分颜色,所以,不同的光源照明时,会发生偏差,理想白光的可见光谱成份具有完全相等的辐射能量,是一种理想光源。实际的光源还不能做到。国际上有几种标准光源,作为白光的标准光源:

  • 色温2854K,相当于白炽灯所发的光,白光偏红,现已基本淘汰
  • 色温4800K,近似于中午直射的太阳光,白光稍偏红,电视演播室中常用,对肤色表现较好
  • 色温6500K,通常认为近似于正常的白天光线,是我国和欧洲彩色电视所采用的标准白光,色彩还原比较平和,中性偏暖
  • 色温9300K,白光偏蓝偏紫,是日本彩色电视所采用的标准白光,色彩表现偏冷

看到这里大家就可以明白了,本来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选哪一个厂商自个儿看着办。由于荧光粉光谱不同,显示器厂商总是选择最能发挥自身优势的色温标准。这从以前彩电就开始了。

所以,以前评价欧洲显示器(采用6500K标准),如飞利浦,认为色调较逼真,表现自然纯朴,而日本产品(采用9300K标准),如索尼、松下等色调较冷艳亮丽,富有穿透力。现在高档的显示器都具备色温调节,可由用户自己选择,有些产品更添加了8/7600K色温档,取折中方案,以满足各种用户的喜好。随着荧光粉技术提高,频谱越来越接近理想白光,那样显示器的色彩还原才能更好。

  1. 亮度和色彩的关系

先简单说一下人眼辨色原理,物体本身固有的物理特性决定了特有的彩色世界,可见光作用于人眼,分别由人眼的杆状感光细胞和锥状感光细胞产生亮暗和颜色的感觉,在足够明亮的条件下,人才能感觉到各种彩色。

一般来说,亮度越高,人眼感觉色彩越鲜艳。显示器像管的束电流大小和荧光涂层的透光率决定了像管发光能力,同品牌的15英寸像管比14英寸像管束电流大概提高30%左右,新一代17英寸以上像管甚至提高了200%以上,荧光涂层的透光率也不断提高,纯黑像管的透光率比以前产品相比提高100%以上,所以,采用了各种新技术的大屏显示器的亮度和色彩要明显优于14英寸的显示器。比如采用松下水晶管的显示器。

大家一直交口称赞的SONY特丽珑显示器像管,以其独特的工艺、优异的技术傲视群雄,色彩艳丽无出其右。特丽珑像管的束电流相当大,大家可能还对屏幕中间2条隐隐可见的细黑线耿耿于怀,珑管的荫栅在电子束轰击下会因为热胀冷缩产生少许变形,这2条细线主要作用是用来固定像管的荫栅的,可惜竟留下这小小的遗憾。不过这种牺牲换来的是超凡的效果,也算值得了。

影响显示器效果的因素还有很多,在此不一一详述,大家购机时在尺寸、性能、环保、幅射、显管效果上多多考虑一番,才能买到满意的产品。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